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泸沽湖探寻摩梭走婚的秘密

已有 1380 次阅读2014-6-16 15:15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泸沽湖, 秘密 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泸沽湖探寻摩梭走婚的秘密


昨天,我在中华论坛刚刚发表了

【中华论坛】 普评制点评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在泸沽湖走婚
普评制 发表于:2014-06-16 01:32:48 阅读:4328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71/34/67/4_1.html

在这篇文章的下面,有网友质疑摩梭人的走婚制,很有代表性

6楼作者:jinll47发表于:2014-06-16 13:40:0

摩梭人的走婚,在恩格斯那里被称为对偶婚。相爱的两人婚姻关系相对稳定。但是那只是在人口密度较低,外界物质诱惑程度也较低的状况下才能维持。一旦人口密度加大,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对偶婚就有解体被现在多数人接受的婚姻制度所替代。有资料表明,摩梭女子在过去物质条件低下时会因为对“礼物”的诱惑,委身于跑马帮的男子。这就是经济条件将决定婚姻形式的例子。世界其它民族都曾经历过摩梭人类似的对偶婚阶段,只是历史、地理、生产水平等因素的原因摩梭人的对偶婚像“化石”般维持到现在。但是它与共产主义阶段的人类婚姻状态是有区别的,因为那时社会物质条件将大大地丰富,物质对婚姻的影响将不复存在。


9楼作者:普评制 发表于:2014-06-16 16:56:17  我的回答是

对偶婚(家庭),是指一男一女在一定时期内,结成相对稳定配偶关系的婚姻形式。

“相对稳定”是说他们之间的配偶关系并不是唯一的,只是群体配偶中相对稳定的一对而已。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但并不排斥与其他异性保持两性关系。 “一定时期内”是说,这种“主夫”或“主妻”身份并不稳固,随时会因一方或双方的原因而失去。

对偶婚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原始社会时期的最后一个婚姻家庭形态。

以上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对偶婚,而摩梭人的走婚制完全不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对偶婚。

和你的观点相一致,在1960年代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受到古典社会进化论影响,摩梭人独特的母系家庭和走婚文化,被定义为“原始社会”的残留。


多吉“大妈妈”(姨母)的儿子格则·次苏尔车还记得,工作组经常站在路口,手持剪刀,监督摩梭妇女们是否脱下了大襟金边衣和白色百褶裙的民族服装,换上“现代”的服装,并剪成短发。红卫兵常常暗中“卧底”,观察谁与谁走婚,然后以合作社不发粮食为手段,强迫大家登记结婚。


1967年开始搞“婚姻改革”;1975年发起强制性的结婚运动。村寨里来了工作队,不断宣讲摩梭婚姻形式落后愚昧。学校的教师们,则在上课时间大讲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特点,说摩梭人还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


许多摩梭男女为了避免扣“工分”和“口粮”之苦,违心地组成一夫一妻式的小家庭,多是男到女家“倒插门”。多吉的六舅格则·贡嘎只好去伴侣所在的“下中农”汝亨家做了上门女婿。


多吉七个舅舅正当走婚年龄的四个,都去了妻子家上门,家里骤然冷清下来。不过,“文革”很快结束了。很多结婚的摩梭人重新离婚回了娘家。多吉还记得离婚回娘家的五舅走进祖母屋,一言不发。不过,五舅继续跟前妻过着走婚的生活。


据1984年统计,在调查的永宁551户摩梭人中,母系家庭只占总调查人户的32.4%。但到2000年,在31个摩梭村落,1049户摩梭人的调查中,母系家庭占总调查人户的69%。随着国家民族政策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落实,不少人又从一夫一妻制家庭中走出,回到自己出生的“依都”(即母系大家庭)里,恢复了传统的“走婚”形式;而这代人的子女,现在的中青年,在成人后大都过起了走婚生活。摩梭人终于证明,母系家庭并非因为生产力和资讯落后而“不能充分进化”,而是他们经过选择并适应和坚守的文化。


当代的研究者发现,缘于同一个母亲“一根骨头”的摩梭母系家庭,所有人都有对下一代的抚育之职,也对所有家庭成员有赡养义务,从来不会发生遗弃老人和残疾人的现象(即便无儿女,也会由亲戚的孩子继承家名,尽赡养义务)。而在计划生育的时代,摩梭妇女没有生男孩的压力,而且认为姐妹的孩子就是自己的——母系摩梭妇女很少用足国家允许的三胎限额。【事实胜于雄辩,摩梭人为人类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如此。】


jinll47网友过于相信经济条件决定论,这符合实事求是吗?这符合辩证法吗?这符合否定之否定这个客观规律吗?请看


    当今,全世界普遍实行一夫一妻结婚制。男权社会,男的娶媳妇,负责传宗接代。女的嫁人是泼出去的水,所以,男女平等问题谁也解决不了,造成很多很多难以解决的弊端。你比如,家庭暴力导致的杀夫、杀妻、杀父母、杀子女、硫酸毁容、爆炸杀人,还有,出走、单亲、不教、不孝、第三者、包二奶、重婚、分家,争遗产、家暴、拐卖妇女儿童、黄赌毒等诸多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全世界普遍存在,至今无法解决。请问谁的经济条件不比泸沽湖好?美英法还是北上广?所以,经济条件将决定婚姻形式的理论根本不成立!


摩梭大家庭从古至今,都比周边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家庭更富裕。摩梭人的“走婚”也有着强大的同化能力,譬如普米族人是实施一夫一妻婚姻,但跟摩梭人生活在一个区域的普米族甚至部分汉人也走婚。参见

【中华论坛】 普评制点评泸沽湖女儿国的摩梭文化
普评制 发表于:2014-06-15 06:38:08 阅读:2613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71/33/34/9_1.html

《泸沽湖女儿国的摩梭文化 》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就是实事求是的告诉人们:摩梭人的走婚制并不落后,非但不落后,而且还是人类最先进的婚姻形式。如果恩格斯知道了走婚制,他的那篇全世界都知道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得重写。因为恩格斯所说的

                                                                                               “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恩选集4卷80页)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不过,个人性爱的持久性在各个不同的个人中间,尤其在男子中间,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会成为幸事。只是要使人们免于陷入离婚诉讼的无益的泥潭才好。”(同上81页)男不娶女不嫁正好符合恩格斯的要求,同时也正好


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礼记 礼运 大同篇》)真正从家庭内部彻底铲除了男权社会的基础——封建家长男子世袭制,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自由、民主,没有情杀,没有情斗及社会,家庭的婚姻纷争,计划生育,天人合一,没有抑郁症,没有狂燥症,没有同性恋,没有爱滋病,没有好多好多遗传病,没有好多好多社会病。没有黄赌毒,没有拐卖妇女儿童,没有印度那种轮奸杀人案,没有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000名妇女死于亲属的那种“荣誉谋杀”,(注:女性遭遇强奸,就被看成是给自己家族的荣誉带来“玷污”而被家族亲人杀死,这在伊斯兰国家被称之为“荣誉谋杀”。)真正做到了通过广大老百姓自主选择走婚登记制,从而为共产主义的和平实现铺就一条金光大道。毛主席说: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9页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53页

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第635页

共产主义最终要不要消除男尊女卑?共产主义最终要不要消除封建家长制?共产主义最终要不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问题在实行家庭联户代表普评制的农村,通过民主选举家庭法人代表是可以实现的。可是要在单身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及其它形式的残缺家庭中,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很难。所以,用男不娶,女不嫁,不分家的走婚登记制,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很有必要。


非常可笑,一些专家教授在谈共产主义的时候,根本不管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辩证法?什么叫否定之否定之客观规律?信口开河,竟然以清一色,一刀切,惯性思维的方式大谈:


  爱情和婚姻。爱情和婚姻是个奇怪的东西,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这个人类劣根性到共产主义还没变。这样问题又来了:每个人都想,凭什么别人的老公比自己的帅、别人的老婆比自己的漂亮?尤其是那些电影电视里的男女明星,谁都想要,怎么才能均衡分配资源?用轮换制度?还是不论男女,一律蒙上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同时还要规定睡觉时一律拉灯,不能看对方的脸?


真不知道,摩梭社会的老百姓,在看完他的这篇宏论,会不会笑破肚皮?下面请看,
   
泸沽湖探寻摩梭走婚故事的秘密
2009-08-26 09:09:01
网址:
http://koudai.360.cn/u/17639945/article_215132423.html?s=y

本文删了前面五个自然段。

  泸沽湖,形状如马蹄,南北长东西窄, 被摩梭人称为"谢纳米"-母亲湖,是中国第三深淡水湖泊, 属高原湖泊, 是因古代地层断陷而形成的天然湖;其面积约50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2米,由于没有污染,湖水透明度达12米,湖水可直接饮用,年平均气温15℃,湖水终年不冻,盛产鱼虾,其自然环境优美,周围森林密布,气候适宜,景色迷人;湖中含里务比岛,谢瓦娥岛等5个全岛,里格等2个半岛和1个龟形海堤连岛,湖畔狮子山,被当地人敬为格姆女神山, 摩梭人就居住在泸沽湖周围,泸沽湖就是古老神秘的"摩梭王国"的摇篮。


  摩梭社会是有着和谐生活习俗,现存唯一的母系社会;湖周围以永宁坝子为主居住着三万多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而独特的母系文化,其中包括奇特的"走婚"习俗,这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体系已经保持了近千年,如今虽然面临着日增的旅游者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但仍在变通地延续着。

  摩梭风情篇--母系家庭与走婚

  母系家庭文化

  所谓"母系社会"只是外界对现在摩梭人聚居区的一种称谓,其实并不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它们有相似点,但有着很多本质性的区别和不同,摩梭母系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经过上千年演变的,适合摩梭人生存而发展到现在的文明的具有母系家庭体制特点的居住群体,母系家庭是摩梭母系社会的基本社会单位,许多不同的母系家庭构成了摩梭母系社会,正因为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独特而神奇的婚俗-走访婚(简称为走婚),摩梭人母系家庭的历史,也就是摩梭人走访婚的历史,什么是摩梭母系家庭呢?


  整个摩梭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母系家庭文化,母系家庭("衣杜")是摩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指同一母系亲族成员组成的家庭及其居住的房屋,包含"母系家庭"和"房屋"双重概念; 摩梭人认为母为尊,女为贵,母亲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轴心和靠山,摩梭人离不开母亲,离不开以母亲为主的家屋,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贵的地位;母系家庭中的成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均系一个或几个外祖母的后裔组成,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婚女不嫁,夜间,女子在家中花楼接待来自另一家庭的男子,而男子则外出与另一家庭的女子偶居,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摩梭人以生女孩为荣,生男不生女,就意味着绝嗣,在缺乏女继承人的家庭里,为了维系母系家庭,必须设法过继同一母系血统的一至数个养女,或者以结婚的形式接进一位女子,续接家屋香火,这种"结婚"与其他民族的"结婚"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每个母系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 称"依杜达布"或"达布", 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长,负责一切内外事务,"达布"往往是自然产生的,不须经过任何选举或仪式,家庭成员都绝对服从达布的安排,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义进行活动,他们尽力协助"达布",参加全家的一切活动,抚养姐妹的子女,共同维系母系大家庭,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就由他们姐妹的子女照顾,由于共同的生活和劳作,他们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其生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特殊。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根"(同一母系血缘)母系成员是你的亲人,包括母亲,女儿,儿子,舅舅等,而"父亲","妻子"等都是外人。
 

  摩梭母系家庭与外界社会的家庭含义不同,首先摩梭母系家庭的结构模式不一定是一夫一妻制,传统摩梭母系家庭内没有父亲,丈夫,妻子,女婿或媳妇的角色,也没有父子,夫妻,妯娌,翁婿或姑嫂关系,人人都与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兄弟,母亲,母亲的姐妹兄弟同住,男不婚女不嫁,过着走婚的生活,家庭内每一个成员都来自同一根根(母系血缘),母系家庭以母系血缘为本,以走访婚为主体;其次摩梭母系姐妹兄弟不分彼此, 一个家庭内的摩梭个人基本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 一切财产由家庭成员共分,其生活的原则是"分享"不是"占有",生活的主导意识是"我们"不是"我";摩梭母系家庭中摩梭女人享受着高度的自主空间, 男人也轻松无压力, 摩梭母系家庭文化体现了"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文化思维。


  摩梭人的日常称谓非常简单,用得最多的就是母亲("唉咪")和舅舅("唉乌");在同一摩梭母系家庭中与母亲同辈的女性全部被称作母亲("唉咪"),男性全部被称作舅舅("唉乌"),这种独特的母系文化使摩梭小孩子拥有多位母亲和舅舅,在体贴关爱与自由的氛围下成长,以至于有很多在母系大家庭长大的成年摩梭人,一直都分不清众多母亲中究竟谁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舅舅要承担起教育和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的责任,这些与汉族家庭截然不同,这种特殊的母亲和舅舅的思想也一直扩展到了所有的摩梭家庭,不论是走婚的,还是结婚的;正是由于摩梭母系体制,摩梭人很少分家,因为没必要通过增加人口来增加劳动力,而且姐妹的子女都是自己的子女,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同辈姐妹生下女婴,家族根根便可延续,其他姐妹就不一定要走婚,不一定要生小孩,摩梭人口增长速度极为缓慢,数百年来摩梭人口增长速度之慢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之最,实是天然的计划生育。


  摩梭母系家庭与走婚,二者相辅相成;由于这种"同一根根"的母系家庭格局,生成了走婚这种特殊的婚姻形式, 因为走婚保持了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只会是一个母亲的后代,保持了母系家庭的母系纯洁性,维护了"同一根根"的延续;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一朵奇葩, 这种至今保留着唯一的、 亘古独存、淳朴独特的奇俗,由21世纪外界社会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着实让人感到扑朔迷离,充满了神秘的诱惑。

  走婚风俗

  "走婚"即走访婚,摩梭语"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较多宣传和关注的;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quot;走"来维持男女双方性关系而实现种族延续的一种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归回自己家中,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被俗称为"阿肖"或称"肖波","阿肖",就是有性关系的亲密情侣,由于摩梭无文字,只能用汉字的"阿肖"称谓,但也不能确切表达"色色"的意思;有的书上称为"阿注",是不确切的,那只用于一般朋友之间的称呼。


  走婚并非杂乱无章,更不是乱婚,群婚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亲戚血缘关系的严禁走婚;不能同时结交多个阿肖;男女双方有好感就可走婚;感情破裂标志走婚关系的结束;若女方有小孩走婚关系就稳定下来。无论哪一种婚姻,它们的核心一样:基于男女自愿,感情为基础,是一种男女在性选择上平等的反映。传统摩梭在长辈姐妹兄弟前,火塘边有关性的一切话题都是害羞的;走婚纯属个人私事,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只在夜间相聚,白天装作不知此事。


  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些误导使外界认为摩梭人只有走婚,其实在摩梭地区走婚制和结婚制是并存的,但走婚占绝大部分,摩梭人可以自由选择走婚或结婚,可以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形式,但选择结婚就不能再走婚;结婚的有几种情况:以前的土司阶层实行结婚制;经调查统计,在永宁的摩梭人与摩梭人之间都是走婚的,与外族通婚或在外工作的摩梭人才结婚,还有文化大革命时政府强迫实行一夫一妻制,造成的结婚;永宁坝子及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实行走婚,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侣双方需要同居, 或因家中有男无女, 视女"根"的摩梭人,只好娶一个媳妇,以续香火, 其他男子仍然走婚, 有的母系家庭两种形式并存; 现在政策鼓励摩梭人的走婚风俗,大多数摩梭人愿意走婚不愿结婚, "走婚"占70%,"同居结婚"只占30%;无论哪一种婚姻,这里从未产生过情杀,情斗及社会,家庭的婚姻纷争,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核心是一样的:基于男女自愿,感情为基础,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不论是走婚还是结婚的每一个摩梭人,在他们的心中,只有母亲家才是自己真正和永远的家,母亲的家门对儿女永远是敞开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