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当代物理主流理论的常识悖论之七
作者 苟文俭
【首先要说的话】:物理理论的某种命题,如果与它自身陈述的基本事实矛盾,又违背了推埋的逻辑常规,就称是物理理论的常识悖论。
基本事实无法否认,推理的逻辑常规必须遵守。但作为自然科学之首的当代物理的主流理论却是逆行其道,不仅自身有一系列常识悖论,而且还总是强加给了当代世界的主流社会,不仅构成了逻辑与观念的极大混乱,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也严重损害了物理学的美与尊严。对此我们决不应该视而不见!
本文要陈述的,就是当代物理主流理论的第七个常识悖论。
(-)
在当代量子规范场的标准模型中,满足了规范对称性的粒子质量本身为零,但由于真空中存在有波函数的振幅不为零的希格斯场,它就会使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粒子通过与物质场的汤川耦合而获得质量。这就是所谓的希格斯机制,由苏格兰物理学彼得・希格斯提来出的,其具体表述是:希格斯场有四个自由度,由于它有非零的期望值,这就会引起弱电SU(2)×U(1)对称自发破缺,它的三个自由度也就会被SU(2)群表示的弱作用规范粒子吸收而成为它们的纵向分量,这些规范粒子也就成为了质量很重的矢量玻色子W±及Z0,它余下的自由度即是被人们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该粒子也是希格斯场量子,是玻色子,没有自旋,也没有内禀角动量,在真空存在很普遍。
希格斯机制的要意是,有物质的粒子自身没有质量,都是由希格斯粒子赋予的。进一步也还可以归纳成这样的简单命题:物质自身存在不可能测量到质量。
(二)
我们都知道,由祜止质量量度的物质既可以形成引力场,也都有惯性,由此也就可以根据引力场的强弱、或惯性的大小对其测量,也因此就获得了物质的引力质量或惯性质量。说物质自身存在不可能测量到质量,与物质自身可以构成引力测量机制或惯性测量机制的基本事实完全矛盾。
实际上,提出希格斯机制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在弱相互作用中使用杨-米尔斯场,实际也就是使参与弱作用的规范粒子获得质量,以保证弱作用力程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保持一致。标准模型认为:所有传递力作用的规范粒子都与实际的粒子运动一样,都可以用物质波的状态函数Ψ来表示。依照希格斯机制:这些规范粒子虽然是物质但无质量,由于希格斯场的耦合才使它们获得了质量,由测不准关系它们参与弱作用的力程也就因此变得很小,以致于与弱作用力程的实验事实保持了一致。
我们知道,在测不准关系中与空间距离(Δx)共轭的是物质波的能量(ΔE),具体关系是ΔEΔx≥h,而并非物质波的质量。
物质波的能量与其质量虽然都只有大小的数量关系,但决非同一概念。如光子这样,弱作用规范粒子同样也可以只有能量而无质量。希格斯机制以质量代替能量使用测不准关系,在逻辑上就构成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因此,当代物理主流理论说物质自身存在不可能测量到质量,由于来自对推理常规的破坏,同样也是地地道道的常识悖论。
(三)
我们知道,物质只有有了质量,才有可能构成现实中我们所见的物质现象。希格斯粒子赋予了物质质量,也就自动赋予了我们常见的所有物质现象。这也就说明,在包括我们自身生存活动在内的所有物质现象,为什么起作用的都不是物质存在本身,而是要由无影无踪的希格斯粒子来操纵呢?
再有:质子、电子的质量取值精确且长期稳定,但赋予它们质量的希格斯粒子却异常诡秘而极不稳定。稍纵即逝的希格斯粒子,它是怎样绝对精确地长期稳定地赋予质子与电子的质量,而又正好是那样的倍数关系呢?
还有:光子与弱作用规范粒子都可以同时出现于同一真空位置,光子也有物质,也有物质场,希格斯粒子既然可以通过物质场赋予弱作用规范粒子以巨额质量,为什么又偏偏要拒绝光子的物质场呢?
希格斯机制根本无法回答的上述常识性问题,作者还可以再罗列一些。这些问题都充分说明:说物质自身存在不可能测量到质量,质量只能由希格斯粒子来赐予,是多么的荒诞无稽!
(四)
对于当代物理主流理论来说,寻找希格斯粒子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全世界才投下了约80亿美元的特大豪赌,建造了周长约为27公里的大型质子对撞机(LHC),动用了34个国家150个研究室,2000名科学家来寻觅它。虽然LHC的能量远远超过了标准模型给出的该粒子质量最大值180 GeV,但至去年开机以来,却并未找到有它的任何踪迹。
最近有报道说,LHC的科学家们发现在1400Gev能区有奇异现象,疑似希格斯粒子。既使在1400Gev能区发现了新粒子,这比理论预计的希格斯粒子就重了约10倍,怎么还可能疑似希格斯粒子呢?
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果希格斯粒子质量是1400Gev,预言它的理论当然也不再成立。
另据报道,为了验证当代物理主流理论的一些观念,LHC的决策者还准备动员数十亿美元的投入来建造更?大的对撞机。希望决策者不要再去验证那些本来就是错误的常识悖论。全世界人民为这些常识悖论卖单已经付出得很多了。
(五)
在作者创建的IV模型中:粒子物质就是真空基本单位的物质元素a、通过转移在粒子中心的聚积,它们自身就构成了惯性,也有引力场行为的传播,在测量中也就构成了粒子的惯性质量或引力质量。即物质自身存在也就自动构成质量测量机制。对此,在作者2008年底出版的专著《粒子及其质量计算》中有详细论述,以后也还准备写专门文章再做简要介绍。
【特别说明】:对作者所述的当代物理主流理论的常识悖论,本文已是第七个了;真诚欢迎感兴趣网友批评斧正作者所有这些认识。作者的原则是:以无可?辩的自明的基本事实、以及公认的逻辑常规为依据,而不使用华丽的数学表述。这是因为离开了基本事实的数学并不是物理学,而不服从逻辑常规也就不可能是数学的正确应用。也真诚欢迎邮件联络。作者的E-mail地址是w.j3699@163.com。
完成于2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