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寺
位于浚县浮丘山碧霞宫后最高处,始建于唐代。规模宏伟,殿宇轩昂,布局严谨。寺内有自然形成的山上山,巍峨壮观。西侧石窟(分南窟和北窟)内雕刻佛像千余尊,千佛寺由此而得名。据考古学家判定,所凿年代不晚于唐代。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手可弃,目可捐,方现斯宝殿金身成化境
君宜尊,亲宜孝,宁惟是莲台贝叶渡迷津(大雄宝殿)
上联讲述的是佛学中著名的三皇姑舍身救父的故事。兴林国君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笃志向佛行善,潜心修炼,日日净手焚香礼佛,虔心悟道。后来,妙庄王身患恶疾“人面疮”。三皇姑献出自己的手、眼,终于治愈了妙庄王的病。妙庄王感念三皇姑救命大恩,率百官敕封三皇姑。本想将其封为“全手全眼”观音,因过分激动说成了“千手千眼”。帝王的金口玉言,话音刚落,三皇姑圣像展现空中,果然长出了千手千眼。从此,不少名刹寺院就添了尊端庄慈祥的“千手千眼”观音,“千眼遍观世界不平事,千手遍护受苦受难的庶民百姓”。
下联大意是,对“君”应该尊敬,对父母双亲应该孝顺,(佛)愿意用“莲台贝叶”为人们指点迷津(迷误的道路)。“莲台”,即莲花座,据传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故寺院中的佛像都以莲花为宝座,称之为莲花座。“贝叶”,即《贝叶经》,用贝多罗树叶子刻写成的佛教经书。
巧用传说,引人入胜;又涉及人世,教化百姓。几处当句自对,十分漂亮。
(李文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