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河南李文郑先生授权转载
读对联,游河南(235)
新县杨氏宗祠
位于新县县城西北二十公里沙石湾,创建于1917年,现保存完好。
渊源承鳝室
俎豆焕龟山
上联说,这里的杨氏渊源是远承杨震而来的。杨震(?~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名臣。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聘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安帝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刘恺为太尉。因秉性正直,不屈从于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顺帝继位,下诏平反。
据《后汉书·杨震传》的记载:杨震在书院讲学时,有鹳雀衔三条鳝鱼落于讲堂之前,主讲之人说:“鳝鱼黄地黑文,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汉承秦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后来,他的学生把两间草房的“校书堂”,更名为“三鳝书堂”。“鳝室”,即指鳝堂、三鳝堂、三鳝书堂。
下联说,我们每年的祭祀,就是为了让杨时的精神大放光芒。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将乐人。北宋名臣,哲学家、文学家。熙宁年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
《宋史·杨时传》载:杨时年轻时,曾以师礼见程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意思是,我的学问要向南方发展了。四十岁时,杨时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他与游酢(zuò)“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佳话。《宋史·杨时传》载:“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杨时学成后回到南方,继续潜心研究和传播程氏理学。他为了弄清楚张载《西铭》之理,专门写信向程颐请教。他在二程理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联语用两位历史上杨氏名人的典故,表明了杨氏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也是祠堂对联的惯常写法。“鳝室”和“龟山”的对仗,很是工巧。
(李文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