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2月12日刊登题为《为什么赶超美国的是中国人,而不是我们》的文章。
文章称,看看中国经济,你会感到嫉妒。几十年前,它还是个农业国家,近10亿人过着穷日子,被看作强盛苏联的“小老弟”。而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高科技强国,在全球市场挤走了其他竞争对手——从玩具、服装到汽车、电脑。
为什么中国人成功了,我们却没有?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问题。我们越早找到答案,就能越快适应新现实——更准确地说,是任何现实。
前不久,阿尔平纳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创新者:中国企业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一书。作者们试图弄清中国企业家的成功秘诀。被拿来做例子的不仅是在国际上知名的企业(华为、海尔、联想),还有所谓的“隐形冠军”,即那些默默为跨国公司提供零部件并赚得大量财富的企业。
文章指出,一种流行的看法是,中国人只会模仿。但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解释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效仿老师是必要的。
这并不是偷窃。许多中国企业从生产西方产品起步,按照许可证的规定,一丝不苟。这给了它们通过实践而非理论来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而且中国很快就认识到,仅仅生产别人的产品没有多大意义。马斯洛夫解释说:“中国人的口号是‘市场换技术’。你们需要培训人员,把技术带到我们这里来。而作为回报,我们给予巨大的市场——你们将在这里获得补偿。”
这篇文章认为,中国人不但获得了新技术,还完善了它们。
对中国企业的另一个成见是:它们是车间,仅此而已。但实际上,情况早已不是如此。中国头部科技企业会把8%-10%的利润用于研发。
《中国创新者》一书的作者写道:“在现代中国,想要成为最优秀者,仅仅善于模仿已经不够。许多行业的技术现代化让人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中的‘红皇后竞赛’——只有快速更新才能让你留在游戏里。”
这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国内竞争。
《中国创新者》一书的作者写道:“中国创新者喜欢用试错法来适应和学习。中国企业善于带着不那么成熟的产品进入市场,然后再去改进完善。”
中国共产党的做法也很务实:在照顾企业的同时,给予其行动自由。
俄罗斯国民经济和国家行政学院的国际政治专家罗曼·法因施米特认为:“到目前为止,那里的企业没有受到与频繁检查或监管有关的严格限制,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获取利润上。”
至于初创企业,它们在中国得到的支持力度是巨大的。
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奥列格·列梅加说:“中国每天都有大量新公司诞生,每隔不久就会有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出现。那是一个能迅速检验和放大想法、不怕犯错和陷入泥潭的市场。”
文章总结道,重点在于中国人采取的战略,他们巧妙地利用了自身优势,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说实在的,我们也需要这样做。
在这方面,中国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很简单:给经营活动提供最大的自由,扫除官僚主义障碍,鼓励各种发明和创新,保护企业利益。同时,监管不能惹人厌烦,以促进企业家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另一个重点是,游戏规则不能变来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