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据记载,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设县开始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2020年镇远古镇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镇远古镇的名字很直白,镇远,威镇远方。事实上古镇得名也确实和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这里自古就是京城与西南边陲及安南、暹罗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既是贵州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山水城浑然一体,倒影成画,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的独特太极图的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碧如翡翠的舞阳河以曼妙的S形将古镇分成南北两岸,石桥相连,并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从高空俯瞰,古镇如是一幅生在山水中的太极八卦图,这样别具一格的布局是天意,也有人为。
民居一栋连着一栋,紧紧邻在河畔,身在房舍之中,探探头就能看到碧绿的河水匆匆而过,那份诗意和禅意大约会让每个来到镇远的人都生出“逝者如斯夫”的时光飞度感。
连接河水两岸的祝圣桥处处显出斑驳古老的意味,走到桥中,迎面是檐角飞翘的魁星阁,据说光绪四年时,这魁星阁刚刚建好,镇远便出了第一个状元,真是神奇。
古镇不大,漫步其中,耳边有河水缓流声,有酒馆店铺的吆喝声,有人来人往的嘈杂声,空渺的同时又让人感慨这大山深处有云烟。
明清风格的建筑尽显古朴,远处青山横亘,青石板路已被磨得光亮,或许是被武侠小说中频繁出现的“镇远镖局”所影响,走在古镇里总有种身处江湖之感。
看不到奔流不息的车辆,听不到刺耳的鸣笛,时不时就邂逅一座古牌坊,偶遇一栋古祠堂,这古镇好像长在时间之外,让人想就此留下,将时光封存,做镇远的江湖儿女。
古朴的民居沿着山势层层高升,走过的一路都在不停向上,不时便有狭长幽深的街巷,街街相通,巷巷相连,要是第一次走,真有如坠迷宫之感。
“歪门邪道”是镇远民居建筑的独特之处,七条古巷层次错落,但却不一致,房门对后巷,后巷对远山。宽宽的大街走到头可能是个“南墙”,狭窄的幽巷中却藏着深宅大院,真是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夜晚的古镇灯火辉煌,白天的镇远反而更显沉静和古朴。日升月落的转换间,街还是那条街,绮丽和热闹却如一场幻觉,这样的古镇让人心生亲近感,仿佛可以就此停步,可以“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在此设无县后,历代王朝先后在这里设置县、州、府、道。从元代至1949年的7百多年间这里一直为州府所在地,历代许多名人如:王阳明、张三丰、林则徐、邹一桂、何昭基、李烈军、冯玉祥等游历
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位于贵州东部,沅水直流舞水畔,城中有青龙洞、和平村、周达文故居、天后宫、四宫殿、府城垣、卫城垣、吴王洞和大片的古民居院落、古巷道、古码头和民族民俗文化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图。
每一座小城都有一个不同的历史故事,在哪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影子,同样也能体会到以后的美好,它们用古朴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寻找到了心灵的美好。
石屏山如雄狮昂首挺胸,姿势傲然,舞阳河则如一条凝碧的玉带。
镇远还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城内古街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留存着历史的痕迹,无不向游人展示着千年古镇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