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时,有过一首楚歌风格的《告慰春申君》:“小潢河兮今犹在,黄浦江兮续根缘。豪情涌兮楚豫风,诗意抒兮吴越篇......”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君子中唯一一位不是王室成员的人。不过,说春申君开浚了上海的黄浦江,却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只要查一查历史地理专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可以知道,那时今天的上海黄埔江一带,还是一片汪洋。
春申君是嬴姓黄国的后人,公元前648年,黄国併入楚国后,黄国的贤能者就仕于楚。楚顷襄王时,秦将白起联合韩、魏两国讨伐楚国,危急之中,春申君出使秦国,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秦昭王退兵。公元前262年,他又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成为楚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任他为相,封其为春申君,赐封地淮北十二县。在秦军围攻邯郸的考烈王五年,春申君带兵救援,三年后又北伐灭了鲁国,文治武功蔚为壮观,以致元代的理学家许衡说:“战国之四君,其可称者,唯一春申耳。至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子,乃尸位素餐者也。”
《史记》记载黄歇当了十五年楚相后,对考烈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此时楚国已经灭了鲁国,“齐南以泗水为境”,与楚交恶的齐国离淮北近,自然不安全,但考烈王还是同意改封他到了江东。于是“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安乐窝,变得奢侈起来,司马迁说:“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赵平原君派人出使到春申君处,也想炫富一番,他们“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可是春申君的门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当年为了让秦昭王退兵,他饮鸩止渴地献了秦统一天下的计策,正在被秦国一步步实施,恐秦的绝望之外,他要抓住一切机会享受一把。
春申君的江东封地,就是在公元前333年随着楚灭越,而归入楚国版图的原吴国国都苏州、湖州一带。三国时吴国的史学家韦昭给《国语.吴语》作注,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子与之申地,故曰‘申胥。”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说:“《国语.吴语》作‘申胥’盖以‘申’为氏。”楚文王灭南申侯之后,曾将南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强行迁往东面的信阳地区安置,成为强楚的附庸,亦称“东申国”。春申君封于其地,但与姜姓的申国没有关系了。
吴兴有黄浦,江阴有申江,传说黄歇还开浚了黄浦江,但上海地方史的研究者发现宋以前只有吴淞江,没有任何文献提到过“黄浦”二字,就是北宋郏亶的水利专著《水利书》里也没有。清乾隆年间张端木所辑的《西林杂记》中,有高子风记载的南宋绍兴28年(1158年)的《南积善寺记》碑文,其中有“黄浦”二字,为世存文献中最早的一处。明人曹泰《黄浦》诗曰:“月照黄龙浦水黄”,清初吴覆震在《五茸志逸随笔》中说:“黄龙之浦,气势宏伟,实惟松江之巨川,其间回旋曲折,若龙蟠地中者。”秦荣光记黄浦亦称黄龙浦,明朝疏浚范家滨,上接黄浦引淀泖之水入海,才有了今天的黄浦江。所以《辞海》在“春申江”条目中,指出“误传为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江而得名”,在“黄歇浦”条目中又说,“此上海黄浦不见于宋以前记载,以此浦为黄歇所凿,显系后起的说法。”明确指出了黄歇开凿黄浦江的传说,是个美丽的误会,人们顺便也把隐约有过的伍子胥的“申”,误会成了“春申君”的“申”。
春申君的祠堂、陵墓遍佈楚地,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有“春申君陵园”,古黔中郡开元寺(今湖南常德一带)、江陵城东泥港湖东岸也有其墓地。无锡、苏州则有春申君庙、春申城、春申涧,上海除了黄浦江,还有黄歇村、春申村、春申桥、春申塘......这一切都因为春申君为相二十五年的影响所及,特别是大力治理自己的封地,疏浚河道,开发经济,也有惠及了百姓之功,以至于人们不惜以讹传讹也要来纪念他。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