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庄子》说:“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史记》也说: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孔子在学生面前三日不谈,显然是失态的,这种失态,是为他需要对老子的思想进行思考,但这个思考却没有结果,所以把老子归结为难以把握的“龙”。我们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孔子一说到怪、力、乱、神的时候,就常常是失态的时候,比如还有麒麟这东西根本不存在,可是他非要说获麟了。
孔子临终也是有点失态的,先是鲁哀公十四年春天,鲁国西郊打死一只奇特的动物,孔子说那是麒麟。到鲁哀公十六年他死的时候,也完全不像他自己所说的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仅没有从心所欲,连不惑也没有达到,还在子贡面前流着泪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还念念不忘地强调自己是死了棺椁放在厅 两柱之间的殷人。这就让人生成了许多疑问:他这岂不是在否定自己做了一辈子周人的身份?那么宣传了一辈子的周公之道难道真有那么好吗?是不是临终前发现了自己的理论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拿孔子和老子相比,人们既讲不清楚老子生于何时何地,也不知道死于何时何地,他好像不在乎是否出身于可夸耀的名门,也不担心自己和自己被世人淡忘,就像许多自然界的动物,在临死前都悄悄地消失了 。再拿立足于社会层面的孔子的思想,与立足于自然层面的老子的思想相比,虽然在修身养性,保持社会和谐等方面有不少积极的内容,但孔子的“礼义”、“仁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然有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这种理想主义,封建强权在他活着的时候都是对他敬而远之的,但反过来用它来统治老百姓却是再好不过了。所以鲁迅说那是在“吃人”;柏杨则说那是个“酱缸”。
老子的理论比较讲究理性,他的三法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慈,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要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杀了少正卯,思想也是不可能统一的;所谓俭, 根据的是要节约有限的自然和社会的资源,这是需要把各方面的利益和积极性调节到最佳状态才能实现的;不敢为天下先,就像水一样给万物以生命,却常往低处流,这种行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还要把天下人放在自己之前。人最难忘怀的是自我的存在,但在我们默默努力的时候,没有必要一定要告诉别人,当我们成功了,就更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
原载香港《文汇报》2008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