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何为“刍狗”的解释,晋人李颐的《庄子集注》说得直截了当,他说:“结刍为狗,巫、祝用之。”也就是以刍草为材料,做成的狗形之物,陆德明的《释文》也引用了这个解释。“刍狗能立而不能行”,《庄子·天运》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陈设出来之前的刍狗,不仅要认真对待,还有许多装饰,而刍狗在被利用之前和利用之后,遭受截然不同的待遇。《淮南子·齐俗》说:“刍狗、土龙之始成,文以青黄,绢以绮绣,缠以朱丝,尸祝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及其已用之后,则壤土草蓟而已,夫有孰贵之。”按照《淮南子》的说法,土龙是用来求雨的,刍狗是用来除疾疫求福的。
可是《老子》所说的“刍狗”,只是对人造之物的存在,给予了它万物之一的承认,而后人多用刍狗,来比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者言论。王弼注《老子》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顾颉刚在《蕲驰斋小品》中认为王弼:“以刍代表植物,以狗代表动物,谓动物食植物而人又食动物,任其自然,天地无容心也。按此固言之成理,而其训刍狗则显违实际。”......
以仁为思想核心的儒家,与老子是对立的,“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的道理不适合儒家。如果按照老子所说的做法,就不适合儒家圣人治世的主张,因为如此一来,他们主张的仁,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他们的圣人,以及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也势必大打折扣。《淮南子·说山》解释:“圣人用物,若用朱约刍狗;若为土龙以求雨。刍狗,待之而求福;土龙,待之而得食。”占领一个仁的高地有很多好处,可是一旦到达了仁的境界,就不免要被当成刍狗供起来。刍狗的本意是祈求对自己有利,那就打破了自然平衡,就会对他人不利。孔子生前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尧舜可以拿来当刍狗用,那是虚幻不实的。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也算不错了。只有能“让”的伯夷、叔齐,是“求仁而得仁”的“古之贤人也。”害得司马迁也把《伯夷列传》放在列传之首,实际上,伯夷、叔齐也不过是刍狗而已。
原载《人间福报》2021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