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媒体人谢青桐说:“绝大多数人都错误地以为,越忙碌就显得自己有价值,越有成就,‘被需要’的感觉真好,功名利禄滚滚而来,一忙就是一生一世,至死也弄不明白为那些事情奔忙劳碌究竟有什么实质意义。”可是,陶渊明就懂得“一个人若能闲下来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将是他此生最大的幸福。”但“孔子倡导的仁义之道在现实中已被统治者窃取,成为他们营私利己,窃国称侯的工具”,陶渊明喜欢做的,难道不是以自然的风流与之抗衡吗?
古人作诗靠口耳相传,或者传抄,即便是定稿出版了,也还有不同版本。陶渊明的《精卫》诗就有,就有“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不同,对于不同的读者,很难说究竟哪个版本好,比如对于通行的版本,写精卫,扯进刑天,就有主题不集中,在组诗中存在不一致的评论。《饮酒》也一样,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同版本,对此也不断有见智见仁的考证和评论。
苏东坡对“望南山”版本深恶痛绝,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当时附和苏东坡的人也不少,比如《蔡宽夫诗话》说:“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其闲远自得之意,直若超然貌出宇宙之外。俗本多以见为望字,若尔,则便有褰裳濡足之态矣。乃知一字之误,害理有如此者。”与苏东坡一个腔调。晁补之《鸡肋集》说得更明白:“记在广陵日,见东坡云: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採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採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採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以比碔砆美玉不类。”苏东坡还分别评价了白居易与韦应物仿效陶渊明的诗:“此诗景与意会,故可喜也。无识者以见为望。白乐天效渊明诗,有云:‘时倾一樽酒,坐望终南山。’则流俗之失久矣。惟韦苏州《答长安丞裴棁》诗云:‘採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乃真得渊明诗意。”后世的“见南山”,是不是受到韦应物的影响而改成了见无从稽考,但陶渊明的“望南山”,和白居易的“坐望终南山”却自有他们的道理。苏东坡、蔡宽夫、晁补之等人也并非真的不知道“望南山”的版本并非“近岁俗本”,因为之前萧梁时的《文选》、唐朝《艺文类聚》中收录的都是“望南山”,之所以如此强调,有他们现实的需要。
南山是个意象丰富的地方,终南山的南山就有终南捷径的南山;《诗经·小雅》:“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的南山也是终南山,因为小雅是西周王畿的乐调,丰镐的南山也是终南山。陶渊明隐居在庐山脚下,成书于陶渊明逝世后不到60年的《宋书》以及稍晚的《南史》都明确说陶渊明是寻阳柴桑人。他的友人颜延之写《靖节征士诔》说:“有晋征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南岳即南山。《出三藏集•阿毗昙心经序》记载了陶渊明同时代的太元十六年,江州刺史王凝之集中外僧徒八十人在庐山翻译佛经:“其年冬,于寻阳南山精舍,提婆自执胡经,先译本文……”庾亮的《翟征君赞》中也称庐山为南山:“景命不延,卒于寻阳之南山。”南山就是庐山。
庐山对于陶渊明有特殊的意义,释惠远的《庐山纪略》说:“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裕受道于仙人而适游其岩,遂托室岩岫,即崖成馆。故时人感其所止为神仙之庐而名焉。”所以庐山又称匡庐,以后历代都有隐士隐居庐山。《晋书》载:东晋前期与陶家同为浔阳地区名门的翟汤隐居庐山:“寻阳翟汤、会稽虞喜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不肯出仕而乡人赖之”。干宝评价东晋士风:“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他们一边尚清高不干事,一边又个个要官做,所以颜延之说陶渊明:“韬此洪族,蔑彼名级”,他是真正主动退隐的。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之时,他仰慕的是庐山的先贤们,所以他有意无意地要望上一眼,那样可以让他感到自豪与慰藉。
所谓“笑我家贫难买赋,羡君官大好题诗”,到了苏东坡的时代,文人离开了官场这个平台,也就几乎离开了文坛,他要在风雨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在《贾谊论》中说:“君子之所取之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东坡临终和僧人惟琳以及钱世雄的对话,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感悟和写照。惟琳要他不要忘记努力去西天,苏东坡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西方即便有的,但要去却无处可用力。钱世雄还要他“更须着力”,苏东坡说:“着力即差。”语绝而逝。然而在他“着力即差”的背后,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艰苦卓绝的忍耐,所以他说自己:“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就是一再被贬,九死一生,也不能象陶渊明那样甩手而去隐居。
他只好在随遇而安中寻找偶遇“悠然见南山”的机会,同时他也要把这个理念告诉世人,为此,即便故意说疑似之间的话也在所不惜。就像他科举考试时用了一个“想当然”的典故一样,表达了要说的思想,达到目的就行,因为他相信,明眼人都是看得懂的。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