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想查一下“茶道”的定义,可是手头的《辞海》中没有这个词条,再查《汉语大词典》居然也没有。日本的权威辞书《广辞苑》则把“茶道”定义为:“是用茶汤进行精神的修养,并在茶事的与他人互动中讲求的交际礼法之道。”这个说法显然不足以概括中国的茶道。
今天我们已知的第一个提出“茶道”一词的,是唐朝高僧皎然。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说:“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饮酒多自欺。悉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
陆羽的茶书被叫做《茶经》,所谓“奉经以行道”,这个道,属于精神的层面。一般认为:中国四大茶道流派中,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说:“一、以茶散郁气;二、以茶散睡气;三、以茶养生气;四、以茶去病气;五、以茶树礼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尝滋味;八、以茶养身体;九、以茶可行道;十、以茶可雅志。”亦可谓精辟之言。
陆羽的同时代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提到过常伯熊这个人,是他对陆羽的茶书“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的。《封氏闻见记》还记载:“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烹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而且“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这岂是懂茶道的行为?所以陆羽为他感到羞愧,并著《毁茶论》,对这种伤毁茶道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和论说。
总上所言,我以为茶道最高境界是它的“德”,能理解茶之“德”的人,便悟透茶道了。
原载《青岛晚报》2008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