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很多古人认为,通过读书,可以得到颜如玉般的美女。但我却觉得,一部好书的魅力,是绝对超过一个颜如玉的美人的。也有一些乍一见似乎是“颜如玉”的书,从背后看看让人陶醉,侧面看看也让人想入非非,但正面一看却会让人赶紧撤退,那一定不是自愿要读的书。但是有时候还必须去读这样的书,那就很难会有多少快乐可言了。
读书的快乐在于读自己想读、爱读的书。有时会为书中的精辟而倾倒,有时为只能理解只字片言而心有不甘,有时也会发现总有几处文字的差错而不以为然。于是随着书页的翻动,情感也为之起伏,这样就越发令人手不释卷了。
一切游戏大多是人生战场上的小型演习,勾起的多为克敌制胜的好胜本能,然而一阵宣泄之后的那种征服的快乐,却总是比不上读书以及读书所带来的学识,让人感受到的快乐来得长久。而且读书的乐趣还不受个人条件和年龄的限制,它是可以让人终身受用的。我的朋友常说:“坐着读书,躺着思考,站着做人。”读书之所以让人快乐,也全在于它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而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的火花。正是思维的火花让人直立起来脱离了低等动物,并让人享受到做人的尊严。
有文章说:绍兴三味书屋的“三味”,源自宋人的《李淑书目》。李淑说的是:“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吃是维持生命的第一要务,也是口腹之娱,读书的好处与重要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在“娱”的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精神的愉悦总是比生理的愉悦更耐久,即使是食物,有的时候也需要动用精神的力量去消化。寿镜吾的孙子寿宇说他祖父也曾对他说过:“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最富的人、最有权力的人并不是最快乐的人,而一个仅能达到温饱的人,只要有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在手,就能源源不断地从中得到快乐。因为书指示和不断校正了他去得到真理的方向,让他明白掩盖在事物背后的真实,从而可以比较从容、比较有尊严地面对人生,这是可以让人一生受用不尽的。所以苏轼说:“谁知圣人意,不在古书中。”也正如《中庸》所说:“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读书的“三味”,也就是咀嚼书外之味的乐趣。
原载《中国民航报》2007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