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峡江之歌

热度 3已有 881 次阅读2022-11-2 00:14 |系统分类:杂谈| 香港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生在长江尾的我,很久以来一直对于共饮一江水的重庆、三峡,抱有一种神秘而亲切的感觉,因为那里太多古老而浪漫的传说,早已在记忆里结晶成一种向往。刚上了船,就听到有个老船工在低吟那个特殊年代的《插队之歌》:“我坐在船舷旁,极目望远方,长江嘉陵江水后浪推前浪。载着我们奔向前方……”真是“流不尽的长江水,止不住的辛酸泪”,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段经历却仍然是老船工永远的痛。而我则在自言自语:“真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如今终于坐在了三峡游的船舷旁。”依依惜别了层次错落、立体的山城和有立体感的人群,一边和老船工聊着天,一起告别了他“美丽的山城,可爱的故乡”,游船起锚缓缓驶向了三峡。

 仙婷号轮缓缓驶过了巫山烟雨、白帝轻舟、神女香溪……徜徉在随处可以拾缀起许多历史碎片的峡江上。又正值淡云微雨养花天,就像多梦的季节,多盖了一床被,不尽的思绪犹如旅人漂泊的心,起先是觉得无处可收留,终于演变成不可收留。

 领略了一路美景,船到神农溪,就换乘当地的“豆荚船”漂流,只见两岸悬崖壁立,湍急的水流从高高的神农架奔腾而来,与逆流而上的“豆荚船”,在纤夫们一根竹编的纤绳上形成一种对峙的张力,古人把这种竹编纤绳称为“百丈”,杜诗中也出现过多次。如今身处其间,看着三峡纤夫们的背影,精神上亦随之产生一股张力。禁不住随即也写下了当时的感触:

鹅卵石在崎岖坎坷路上翘滑,

荆棘在曲折蹉跎中刺伤髁胫,

穿不透雨幕的号音已经嘶哑。

但请看贴身湿透的小褂:

依然裹不住满腔的豪情。

自从一根纤绳在肩头嵌卡,

便懂得爱的努力在于脚下。

自信拉起一枚自己的朝霞,

要让生命的黄金比例;

在艰难里一步步接近。

 不知不觉中,漂流在有几处悬棺的峭壁前接近了尾声。土家族导游张菊花告诉我们说:那就是他们的祖先,注重的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重视的是不能忘本的回归,生命终结的时候,追求的是把灵魂高高地托起。所以至今,土家族的姑娘出嫁时,走出生养他们的娘家时,要哭上几天几夜;而死了人送葬时则以歌舞相伴。接她为我们唱了首山歌:“哥哥你松松手,我要回娘家……”

 坐在船舷旁听导游唱歌的感觉真好,现实与理想之间、人工与自然之间、历史的古今之间,所有这些层面上,都断裂出了深浅莫测的河沟,坐在船舷旁往来其间,可以同时欣赏到两岸的景色。

                                原载香港《文汇报》 2009年7月18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李清照再嫁之谜
下一篇: 一丈之夫




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