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自从清人徐干学在《资治通鉴后编》里说“莫须有”三字应该是“必须有”以后,出现了很多对“莫须有”一词的论证。毕沅在《资治通鉴考异》里用《中兴记事本末》的旁证,认为也应该是“必须有”的意思。但俞正燮则在在《癸巳存稿》里认为还是应该从字面解释,于是把它标点做“莫,须有。”表示的是秦桧语气的迟疑。李敖则显然不同意以上的说法。但究竟如何?似乎还是应该拿宋人的原话来,自己去仔细比较、分析才会比较清晰起来。
好在“莫须”一词,在宋人著作中出现的频率还是较高的。比如《宝真斋法书赞》里有“莫须与他明辩”;《分类夷坚志》里有“莫须谢尚书否”;《思陵录》里有“莫须批出”;《后村大全集》里有“莫须有人”的话。除此之外,还可以找到了以下一些例子:
一:岳珂《金佗编》:“金人再犯东京,贼方在境,难以召卿远来面议,……据事势,莫须重兵持守,轻兵择利。其施设之方,则委任卿,朕不可以遥度也。”
二: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帝曰:‘士大夫但为身谋,向使在明州时,朕虽百拜,亦不复问矣’,帝辞色俱厉。如渊回曰:‘今日事势,与在明州时不同’。(李)谊曰:‘此事莫须召三大将来,与之商议,取其稳当乃可’。”
三:朱弁《曲洧旧闻》:“曾鲁公以魏公文字问执政诸公曰:‘此事如何?’清献赵公曰:‘莫须待介甫参告否?’鲁公默然。”
四:蔡绦《铁围山丛谈》:“及后北方寒盟,上为大惧。宦者梁师成自抱前后结约文牍于上前,上顾师成曰:‘北事之起,他人皆误我,独太师首尾道不是。今至此,莫须问他否’。师成迫上耳密奏久之,上遂默然而止。”
五:曾布《曾公遗录》:“曾布曰:‘不审陛下以光等为有罪、无罪?’”徽宗答道:‘莫须是有罪!’布曰:‘圣意如此,臣乃敢尽言。’”
六:王巩《清虚杂着》:“金紫人即呼妇取纸,语二同坐曰:‘误勾此人来矣。’绿衣人曰:‘已来,将奈何?’朱衣人曰:‘既误,莫须放回。’金紫人曰:‘合如此。’”
七:《朱子语类》卷七三:“是个卵象……占法则莫须是见豚鱼则吉。”
八:王安石《与王逢原书》之六:“不知逢原此行以何时到江阴……但到金陵莫须求客舟以往否?”
九:唐赵璘《因话录》:“ 闻上谓宰臣曰:‘有谏言疏,来年御含元殿,是如何?莫须罢否?’宰臣魏公謩奏曰:‘元年大庆,正殿称贺,亦是常仪,况当无事之时。陛下肆觐 百辟,朝廷盛礼,不可废阙。’上曰:‘近华州奏,光化贼劫下邽县。又关辅久 无雨雪,皆朕之忧。岂谓之无事?须与他罢。’”
再拿岳飞被害的《宋史》原文来看:“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韩世忠是要秦桧拿出证据来,秦桧讲的是岳飞之子岳云与张宪密谋的书信,虽然当时没拿到证据,但他认为那事必定是有的。
所以“莫须”应该是肯定的口气,用“或许有”来代替都是讲不通的。而用“必定”、“一定”、“肯定”,则不仅能代替,而且放在以上几例中也是正确的。
除了赵璘以外,杜甫《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诗:“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为什么鸳鸯惊起?不关我船的事,一定是那白鹭的打扰。那么这个词语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宋人话,而是在唐朝就出现了。而且“莫”和“须”也都有“定”的意思,《诗经·大雅》有:“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毛传》的解释是:“莫,定也。”因为“莫”是“暮”的通假字,暮则人定,可以引申为“定”;《夷坚支志·涂文伯》:“科举君须中,危科子必登”;马致远《黄粱梦》:“道不得殷勤过日灾须少,侥幸成嫁祸必多。”其中的“须”,也都是一定、必定、肯定的意思。
原载香港《文汇报》2009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