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政术与蒲卢

热度 2已有 385 次阅读2022-10-20 00:40 |系统分类:杂谈| 人间福报 分享到微信


    明嘉靖八年科举考试,主考官高拱出的考题取自《中庸》孔子语: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和《孟子》: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热衷道家长生的嘉靖帝不快地问内阁首辅徐阶:蒲卢何物,夷何义?徐阶回答:夷是有恒之义,蒲卢为长生之物。从而为高拱打了圆场,因此,大家觉得徐阶对高拱有恩。

   民之秉夷在《诗经》中为民之秉彝,比较好懂。蒲卢究竟是何物,后人有令人费解的不同的解释。明清科举是以朱熹写的《四书集注》为根据的,而朱熹采用的是沈括《梦溪笔谈》的蒲苇说。《红楼梦》第五十回,湘云猜李纨之谜:一池青草草何名为蒲卢,也是这个意思。然而《礼记·中庸》说:“夫政也者,蒲卢也。芦苇与政似乎也很难扯上关系。

    郑玄的注释是:“蒲卢,蜾嬴,谓土蜂也。《诗经》: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所以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喻有万民不能治,则能治者将得之。早在西汉,扬雄《法言》就说过:螟蛉之子殖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宋人袁甫则在《蒙斋中庸讲义》中说蒲卢之喻可谓妙于形容矣。虽然陶弘景早已指出螟蛉之子并不是那回事。

     高拱出的考题,让人联想到对在上者追求责任,这就犯忌了。

                                          原载《人间福报》20151230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荒茫野荡(小说)
下一篇: 司机经验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