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郎不秀”与“不稂不莠”

已有 288 次阅读2022-10-17 00:04 |系统分类:杂谈| 就是 分享到微信


   《红楼梦》八十四回,贾政说: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国语》说:马饩不过稂莠,一般都解释稂莠害苗之草。唐人舒元舆《坊州按狱》诗有: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的句子。清人沈自南的《艺林汇考》引文说:今俗鄙称有不郎不秀之语。有解曰:此祖《诗》语。《诗》云不稂不莠,禾粟生穂。盖不实之称也。可是《诗经》又说:既坚既好,不稂不莠。禾粟仅生穂而无谷,则与稂莠差不了多少,所以《儒林外史》也说:人生世上,难得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

   明人高士奇《天录识余》说:洪武初年,每县分人为哥、畸、郎、官、秀五等,家给户由一纸,哥最下,秀最上;而每等之中又有分等,巨富谓之万户三秀。如沈万三秀,即为秀之三者。所以于卖油郎秦小官一出场,就已经显示了不同经济地位的差别。《水浒》中人物郓哥、武大郎、柴大官人等比比皆是,另一位明人汤沐在《公余日录》中说:明初,闾里称呼有二等,一曰秀,一曰郎。那是民间对于贫富人家的简单分别。

     钱伟疆《素丝堂晬语》说他看到旧家谱中,其始迁之祖别名为万十三秀。从很多钱氏谱牒中知道了元明之间苏浙地区,多爱以万、千、伯、仲为行辈。于是就有了万三、千六、伯九之类,明初犹沿其俗。尾加以秀者,尊称也,犹后世之呼为公。十三秀自然就更了不得了。而五等中的,是所谓畸户单丁尚不属最低一等,《红楼梦》原本,就曾经过畸户叟之手。小二哥才属最底层。

   《初刻拍案惊奇》有句话:你这样的人,种火又长,拄门又短,郎不郎秀不秀的。顾张思《土风录》载:子弟无所事事,谓之郎不郎,秀不秀。夹在郎秀之间的是官。唐代的官户属于贱民,多为有罪籍没入官的人及其家属。宋朝的官户是指官员之家,也可以通过封赠或者出钱、纳粟买官取得资格。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说:官员家属和他们的后代,都叫官户,他们享有免役的特权。这种人家,容易出现一些游手好闲之徒,所以郎不郎,秀不秀,大有现在说孩子:既没有特长,又不肯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当官了那样的揶揄意味。这种人与郎秀相比都不实在,但秀与官又有着密切关系。邹应龙《劾严世蕃父子疏》说:世蕃之门纷然如市。有刑部主事今告病,礼部祠祭司员外郎项治元者,本为富家,必欲得此,乃增至一万三千金。世蕃家人严年为之递送,竞升吏部主事。人以所贿之数,有符昔之富民沈万三者,乃以沈官儿呼之。

    稂莠自身不齐,与禾粟也不齐。不稂不莠一变而为稂莠不齐,二变而为良莠不齐,解释起来也就有点令人抓狂了。

                                             原载《就是》2012年第二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终于买了瓶美容霜
下一篇: 沈万三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