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官不要钱的人

热度 3已有 509 次阅读2022-10-12 01:07 |系统分类:杂谈| 香港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明洪武初年方克勤任济宁知府。经过元末的战乱,全国人口剧减,土地大片荒芜。所以朱元璋建国后下诏垦荒,规定新垦田亩三年不纳粮。但所谓经手不穷,官吏们为了以“政绩”讨好上级,也为了趁势牟利,所以新垦之田不到三年就被征税了,并且以田亩多寡规定了徭役。对于这种失信于民的做法,老百姓大失所望,纷纷弃田不耕,使土地重又荒芜了。方克勤赴任后,对垦田重申了旧约,对纳税田亩和徭役也做了合理的的分配,使得吏属从此无法中饱私囊,于是农民又恢复了垦田的积极性,新垦土地日渐增多。

     方克勤刚到任时,正值济宁闹饥荒,那年冬天,百姓又须为北方守军送军衣,还规定只许陆路输送,禁止舟运,违者论死。在飢冻的民众的恳求下,方克勤毅然决定不理会上司的规定,让百姓通过运河船运了,他说:吾知从民便,抵法非所辞也。结果其他各郡的陆运者,在风雪严寒中,无数人畜冻死在了途中,只有济宁百姓安全无事。到了五六月间,因为济宁城牆坍坏,济宁守将仗势役使民众修城。当时正值农忙的五六月间,万余被征召来修城的百姓,眼看着田里的庄稼因无法收割将要烂掉,哭声闻数里。方克勤痛心于民方耕耘不暇,奈何重困之畚锸。那么民病不救,焉用我为!但军队的事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中,于是只好写报告向中书省禀告,可是下属没有一个敢在报告上共同签字的。总算报告送达后,丞相胡惟庸得悉此事,立即下达停止筑城的命令。正巧此时遇上久旱之后的甘霖,于是百姓作歌颂方克勤: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成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那以后,方克勤在任的三年内,济宁年年丰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了,户籍也从三万增至六万,国家的税赋,也由万馀石增至十四万四千余石。

    然而,吴晗曾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充满了贪污的故事。陈胜吴广对起义时的口号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刘邦和项羽看到出巡的秦始皇也分别说了:大丈夫当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之!无不透露出一种企羡的口吻。那么,那些从龙之辈,又为了什么呢?朱元璋哀叹的: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左舜生有一句名言:政治者俗人之事,君子不得已而为之,小人寅缘以为利。他说的政治,当然是指贪腐的官场。但方克勤却廉洁正直,爱人惟恐不及,律己惟恐不严。一件布袍竟穿了数年,居室简陋到牆垣倾颓处购苇席蔽风,连人送的两只新鲜水果都要退还,同乡的邻郡县令赠一大雁,他当即拒绝,并因此与之断交!他连自己的俸禄也都拿出来资助别人,这样的人自然不容于贪腐政治,于是洪武八年春被召入朝,并受到朱元璋嘉奖的他,回济宁府继续任职后不到半年,属下曹县知事程贡,因曾渎职被笞而怀恨在心。史书记载:他上书诬陷方克勤,朝廷又责令程贡朋友杨御史查办此案,杨御史怕查出真相后,程贡反而成诬陷罪,就微服暗查,希望找到一点方克勤的过错,可是查了两个月一无所得。于是将府中卒史抓来逼供,还是一无所获。最后只好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是还不需要取暖的十月,偏偏捏造事实,诬陷他盗用官库炭苇两百斤用来取暖,把他贬到浦江去了,而克勤不与辩,这还要辩吗?

    明朝当官不要钱的,也并非方克勤一人,魏忠贤引领官场贪风大畅之时,也有魏大中拒收馈金,说:此番须令知中原有不受金钱之人。而方克勤之所以能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首先在于深厚的学养,在出任济宁知府之前,就有四方学子慕名前往求学者百余人了,到济宁后也十分注重教育,他聘学官,修各州县设学舍数百间,有弟子二千人。这种教育,绝不是为盈利的教育产业。在学养基础上是坚定的道德信念,究竟如何才算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难道就是作威作福吗?所以他能培养出方孝孺这样的儿子。

    吴晗把贪腐归咎于制度,但制度是要人去执行的。文化是思想的反映,不从文化的根子上找原因,制度永远是苍白无力的。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4826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鹤庆婆
下一篇: 暮春三月踏青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威聯 2022-10-16 21:17
既得利益者,贪腐体制捍卫者,口舌:“...制度是要人去执行的。文化是思想的反映,不从文化的根子上找原因,制度永远是苍白无力的。" ---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