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黄康俊:我的听海屋 //www.sinovision.net/?63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黄康俊:我的听海屋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康俊 著《中国刀王——阳江十八子品牌攻略》(十)

已有 2938 次阅读2009-4-16 08:57 |个人分类:品牌谋略|系统分类:财经分享到微信

黄康俊 著《中国刀王——阳江十八子品牌攻略》(十)_图1-1            第九章

                                                        十八子情结

                                                                             ——人才篇

●李发:有发挥平台,有归属感

●梁泽池:“开荒牛”的魅力

●谢汝享:“三出三进”,终属十八子

●陈基宾:用心做事,厂荣我荣

 

  松下幸之助说过:“名刀是由名匠不断锤炼而成的,同样的,人才的培养,也需经过千锤百炼”。

  十八子的成功,与其对人才培养的千锤百炼分不开,同时也与其使用了一批“合适的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李回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其实我们公司有“大牌”学历的人才还是不多,而且上层管理者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是,我们着重在于用好了一批“合适的人才”。什么叫“合适的人才”呢?笔者理解的是能为十八子所用,同时也乐意被十八子使用的业内人才。

  在十八子集团下属刀剪公司中,有4个厂长,人称“四大金刚”,这4个厂长在十八子的时间都超过15年以上,其中两个还是“开厂元老”级人物。他们都是从最底层做起,一步步走上来的。这是十八子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四大金刚”,十八子的发展需要他们,他们的发展也需要十八子。他们已和十八子密不可分,都有着深深的十八子情结。

 

      李发:有发挥平台,有归属感

 

    现任十八子刀剪厂厂长李发,今年39岁,进厂时20岁,是在1986年向阳刀具厂成立时,扩大招工被招进来的。

  之前,高中毕业后,李发已在广州某毛刷厂当过机修工,负责机械安装修理,喜欢钻研技术,这也促成他日后在十八子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才。

  这是一个肯动脑筋,埋头苦干,爱厂如家的年轻人,深得李辉宠爱,视为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李辉鼓励他积极上进,放手让他自由自在地在刀剪技术舞台上大展身手,又乐意手把手传教。李发在这儿找到了自己发挥的平台。其早期与李辉、李回等研究开发出多种获得国家专利权的产品,也获得各级多次科技成果奖。在十八子公司,除了李辉父子四人之外,李发成为最受员工拥戴的人物。90年代初,李发被十八子公司委以重任,从副厂长到厂长,成了十八子公司高层出色的管理者之一。

  李发在几次接受采访时,总爱滔滔不绝地谈他们如何在新技术、新工艺上的攻关,如何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等等有关刀具生产上的事,且谈得很细,很具体;相比于管理,他更喜欢的是技术。他是一个与李辉脾性比较相近的人,也以“制好刀”为自己的最大乐趣,别无他求。他说自己与十八子和辉叔一家,好像是上辈子就结下的缘份了,他爱十八子胜过爱自己的家。每年下来,就是有休息日,自己家里若是没什么事,李发便愿意终日泡在厂里。“我每日总爱在工人中走动走动,心里才安稳,才舒服。”李发笑笑地说。

  作为十八子一厂之长,其身价在别的厂看来当然是有份量的,这么一个名厂的头目,自然成了众多厂家挖脚的对象。多年来,很多刀剪厂通过千方百计,私下里找到李发,开出高过十八子几倍的年薪,下决心要“挖”到他,但李发都不为所动,始终不肯挪离十八子一步。

  问他有什么想法,李发几乎不加思索,便一口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十八子是我30多年来选择的第二个单位,但如果十八子不炒我的话,我想这儿将是自己终身的单位了。因为,十八子是最适合我这种人工作的地方。快20年了,老板和家人对我如同一家人。在厂里,你会听到新老员工都爱说,老板和我像父子一样。一路下来,公司给了我发挥自己才能的最大空间,老板不仅教会我做事,还教会我做人。如果说,我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的话,也是老板手把手带出来的结果。而最让我珍惜和看重的,是老板对我的多年关爱,他真的就象父亲那样,对待我和全家人。我结婚时没地方,他就让出一套房,我一直与他的小儿子同住一幢楼,水电费等还不用我出。后来我自己建了一幢四层楼房,董事长还特别送给我10万元。每年年底都会奖给我们一个红包。我们每个管理人员,公司都给配上交通和通讯工具。平日里,我们谁家有事,老板一家人都会帮的。比如,我有3个孩子,属农村户口,小孩要读书了,老板娘知道后,立即主动出资为我帮办了城市户口等等。公司对我们每个管理人员生活关心,工作信任,从不把我们当成这个家族的外人,这种工作环境,我想在别的地方,是不可能找得到的。也许别处的工资会给得高一些,但说不定一年半载就被炒掉,或者他们的厂撑不下去了,你再高工资,也会丢饭碗的。但在十八子,就不会这样,一是老板从不轻易炒员工,顶多不适合工种时才换一下;二是十八子这么个好效益的公司,只要好好工作,就有自己奋斗的平台。还有,十八子以人为本,尤其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他们意识超前,眼光放得远,让人在这儿干,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所有这些,都是我乐意在十八子一直干下去的原因。真的,我热爱十八子,我早已把这儿当作自己的家!”

 

 

        梁泽池: “开荒牛”的魅力

 

   十八子刀剪厂的员工们,喜欢称呼副厂长梁泽池叫做“开荒牛”,他是从1983年公司创业的第一天起,一直跟随十八子走过22年的“开厂元老”之一。

  梁泽池今年55岁,从13岁初小毕业后,先后在江列镇罗岗队办刀厂、江城某街道刀厂当工人、技术员,一直是从事小五金生产。在进入李辉的刀厂时,已经是一个有15年造刀工龄的熟手技术员了。

  他说之前自己在别的地方做,总是难安下心来,但是自从跟了辉叔,就暗暗下了决心:这一世人就跟定师傅了,即使被赶也赖着不走了。

一个人能把一个厂、一个工种当作终生所系,这个人不是“死”心眼就是“活”心眼,梁泽池算哪种“心眼”呢?

  梁泽池朴实厚道,不善言语,甚至算得有点木讷,他也爱做刀这一行,这与李辉的“爱好”和脾性都十分吻合,作为同是喜欢弄刀的师徒俩,大家“臭味相投”,关系融洽,对二者来说,实在也是人生难得的一件幸事。加上李辉脾气和善,宽宏待人,善于关心员工,象慈父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没随意批评或处分过一名工人。在工作上,着力奖掖后进,还乐意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所以,梁泽池和头一批跟随李辉打江山的其余8名“随从”,一个个都打心眼里对李辉佩服得五体投地,除了3名有能力自己做老板要离开外,这些拓荒者都坚持与辉叔和十八子一道共荣辱,一直坚守到今天。

  李辉向来主张“人性化”甚至是“人情化”的管理,即使是公司做大后,全面实施企业规范化管理,又引入ISO9001国际标准体系管理,但很多时候,若牵涉到处罚、追究责任等与企业管制性有关的事情时,李辉大多数还是偏向了“私人感情”一面,人性良心一面。然后,李辉总是“高抬贵手”,叮嘱违规者下不为例便不了了之。原则上来说,李辉的这种“软心肠”怂恿以致放纵的做法,会对现代企业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他应该明白,若是这样被员工瞅准“软肋”,屡试不爽,那就是对企业制定的条条框框的挑战或破坏,难免不使管理者失威信。但是,在十八子公司,在梁泽池之类员工身上,李辉的这一套做法,却是颇有效力的。所以,理解李辉的人都说,辉叔虽然不懂用高深理论教导人,说服人,但最懂得用“心”、用“情”去教导人,说服人,他用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培养出人才,留住了人才。这就是李辉的特别之处。

  梁泽池就是在李辉的“温情”中成长起来的。

  这也是梁泽池死心塌地忠于十八子、服务十八子的主要原因。

  梁泽池现在是负责管理生产的副厂长。他懂技术、爱钻研,更有“老黄牛”的服务精神,这是他最受李辉看好的地方。江城区评选劳模,厂里上报他的先进事迹材料,题目就叫《爱厂如家,真诚奉献》。建厂初年,有次刮台风,他家在城郊外五六公里的那格村,房子破旧,还有个瘫痪在床的母亲,老板让他赶紧回去照顾家庭,但他却怎么也要独自留下来守工厂。那晚10级以上的台风,让他忙了一整夜没合眼,还利用值班时间加工出30多把成品刀,且不要加班费。翌日,大家看了十分惊讶,他却笑笑说:反正不敢睡觉,就做工呗,多做一把是一把。有个工人因病缺勤,但其负责的那道工序一旦停工,将影响整条生产线,梁泽池便立即顶替上,凭着自己的多面手技能,在连续5个小时加班打磨后,300多把刀身按时按质赶出来了。尔后,梁泽池又匆匆提了一篮水果去探望那位工友。梁泽池受李辉的耳濡目染,对待工友一如兄弟姐妹,他平日以身作则,着重用行动去影响工人,对未熟练生产技术的工人,乐于手把手教,从不厌烦,这使他在厂里管生产显得很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人们记住了有关梁泽池的一件事:1991年,邻座员工在打磨刀具时,突然砂轮飞出,重重砸在旁边的梁泽池左腿膝盖上,把个膝盖骨砸碎了,送往医院留医动手术缝了14针,没想第三天他就溜回来上班了。老板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却求情让自己坐在旁边指挥,他说自己是技术骨干,自己没在场,放心不下。弄得老板也奈何不得。至今,这腿留下残疾,走路时一瘸一瘸的,他从不对别人说这是因工伤致残的。员工说:梁副厂长一年到头365天,没几天离开过工厂,除非家里有急事,就是节假日,他也不肯休息。

  在十八子公司的管理成员中,梁泽池是从工人开始,一个岗位一个岗位摸索过来的,论造刀经历,仅有李辉一人比他长,所以他的作用和贡献不可小觑。最难得的是,他是埋头苦干从不叫累的“老黄牛”,年年都被评为工厂的生产能手。他有句口头禅:“有活干就是享受”。梁泽池因此也成了十八子员工们效仿的对象。而对于十八子这样的公司来说,需要的正是如此实实在在能干活儿的管理人员。

  十八子用的正是“合适的人才”。

  梁泽池很感激十八子,感激李辉父子,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公司对我们很好,很信任,很放心我们做事。平时,老板很关心我们,早期时,我的衣服都是老板亲自给买的;我老母亲瘫痪在床,老板给钱让我找人照顾;我家1991年建房子,又给我近万元钱支持;儿子读大学时,老板又送上一笔钱。公司和老板对我这么好,我总觉得有愧,我还没做好,报答不了。”

  梁泽池很懂得感恩。他心里一直觉得自己亏欠着十八子。要知道,一个企业,让自己的员工抱着感恩的心,亏欠的心去做人做事,这种管理效果和境界,肯定不是光靠什么死板的奖励或激励机制所能达到的。

  象十八子这样品牌的企业,还有在当地社会的影响,作为管生产的厂长,梁泽池自然少不了被众多的刀剪企业所看中。他说在沿江路建厂第二年时,就有老板来要他,答应给高待遇,但他没有去。前几年,多次有同行的厂家来“引诱”他,甚至愿出高过十八子数倍的年薪,也被他一一婉拒了。梁泽池说:“我知道,他们看重的是我的技术,说不定得到了,就不需要我了。但十八子决不会这样,这儿放手让我做事,也适合我,再加上老板一家对我这么好,我还没法报答呢。”

 

     

          谢汝亨 :“三出三进”,终属十八子

  谢汝亨,1983年进入十八子公司工作,是第一批8名“开厂元老”之一。1998年起担任副厂长职务,现为十八子制剪部副厂长兼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及对外业务联系工作,也是十八子刀具研究开发的技术人才之一。他是十八子几个厂长中“经历”比较特别的一个。他曾“三出三进”十八子,尝试自己当老板,自立门户经营,每次佳因力量单薄,管理不善,难以为继,又回到十八子。谈起自己在十八子的感受,谢汝亨感慨良多——

 

  我是阳江本地人,1960年出生。高中毕业后,1980年开始进入国营小刀厂当临工。1983年,辉叔开了一家刀厂和饼厂,人手不够,大家相熟,我见辉叔人品好,技术也好,相信他开厂有出路,就过来跟他做了。其实那时他还在国营小刀厂上班,平日靠下班后或星期日才有空来管刀厂。当时做碳钢刀,很低档,我们几个人,日产量才几十把,很难有什么大效益。但辉叔却很执着,很爱这一行,他和我们说,别顾着要赚多少钱,只要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日后总会有回报的。他强调只想有一个属于自己做刀的地方,他相信日后会做出一把好刀,一把能有所“作为”的刀。我知道他这人做事特别认真,跟这样的师傅准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尽管这私人厂工资比国营厂高不了多少,我却有心一直做下去。

  1985年底,阳江个体刀剪厂发展很快,一下子增加了很多间。家人和亲戚朋友怂恿我,说我有技术、有能力,何不自己出来做老板,开自己的刀厂?我也想试试自己有多大本事,别人能办厂,我也能办嘛,就向老板要求出来做。没想老板很开通,同意了,还鼓励我好好干,说要是没经费,他还可以帮。我独自办起一间水果刀、小刀生产厂,但是由于光有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几年来也没多少利润,眼见难以支撑下去,1990年只好忍痛关门。这时,有另一家刀厂的老板要聘我过去,给出了好待遇,但我只留恋十八子,我向老板提出回十八子做,老板很高兴,一口就应承了,他不计较我“背叛”过他,还委以重任,让我从事技术方面工作,发挥我专长,又说:日后你有想法了,还可以自己出去做。我感谢老板的宽宏大量,感谢他的信任,回十八子后,跟他学到了很多技术和知识。你知道,就在我离开十八子后,老板领着那班技术人员,研究攻克了不锈钢制刀技术,成为阳江第一家用不锈钢板打造菜刀的厂家,这与过去的碳钢刀相比,品质好多了,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此后,辉叔又自创“连体直出刀”,在全国行业内让人刮目相看,影响很大。我回十八子后,辉叔又和我们拿下好几个全国首创技术,比如“不粘肉”、“刮鱼鳞”、“起瓶塞”、“齿状切冻肉”等10多个功能品种刀,让我们当时的向阳刀厂名声大震。

  我不想掩盖自己做事的不成熟,反正几年后,自己又有一次创业冲动,那是1993年吧,我又向辉叔提出想自己做,辉叔也不问原因就批准了。但到了1997年,自办厂又亏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回到十八子公司。

  记得2000年底你那次采访我吧?之后不久,我又有了自己做老板的欲望,当时40岁,还有闯劲,或说是好胜心强吧,认为师傅把公司办成全国同行第一水平,红红火火,为什么我就办不成?我不死心,再一次向师傅提出要“单干”。师傅还是那么理解,他没对我说一句埋怨或批评的话,只是笑笑地嘱咐:希望这次成功,闯出一番事业,你已经很有这方面经验了,也成熟了,若是需要帮助,随时开声就是。我记得当时听了这话特别惭愧,我想若是这次做不出名堂,就不敢回来见师傅了。

我没想到,这次输得更快。我虽然加大了资金投入,还聘请专人管理,自己专门负责技术和联系业务,但由于对市场把握不好,生产和营销脱节,控制不了生产成本,连工人工资都发不了。无奈之下,我赶紧罢手,决定再也不去单个做老板梦了。

  2002年,我关了厂门后,一时没路走了,很苦闷,我都不好意思再提出回十八子了,所谓事不过三,我已经是第三次从十八子出来,第三次失败了,而每次都是十八子收留我,没面子啊!辉叔知道后,立即给我传话,说十八子欢迎你随时回来。想想自己的行为,真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我知道只有辉叔不会嫌弃我,而我在最困难时头一个想到能帮助自己的,也唯有十八子。反正都“沦落”到这一步田地了,还顾什么面子?我一咬牙,便回来了。

  十八子一路对我不薄,这是令我受之有愧的。其实,公司对所有员工都很有人情味。这儿不但生活、工作环境很好,最主要的是,老板很关心下属,乐于为下属解决各种困难。比如女员工生小孩时,给予产假,有需要时公司还特别派人到医院照顾;在十八子的员工,不管男女,要是结婚了,都可以领到公司一笔现金大礼;清洁工人宋桂莲的儿子患病,需要到广州治疗,公司给予一笔钱帮助;有个员工空余时间在外被摩托车撞致重伤,本来不是工伤公司可以不管的,但公司领导十分关心,立即送钱让其住院救治,有关这类例子举不完。由于大家都很看好十八子的前景,很多员工在工作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慕,产生了感情,双双在十八子结为夫妻,这样的例子就有10多对,包括现任厂长李发夫妇。这也说明十八子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对十八子的管理也很欣赏,公司各部门责任分得很开,有一套严格的执行和跟踪管理制度。管理机构设置比较合理,讲究创造性和效率性。管理人员精简,一人多职,一专多能,一个人顶几个人,降低一切生产成本,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也做得很成功。十八子的技术人才是自己培养为主,也就是从岗位上“脱颖而出”的,这儿让人才有成长发展的很大空间;同时,又舍得花血本收揽外面的人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所以在业内有很大的技术人才优势,而坚持技术创新也是十八子发家的本领……

  想想也真是,其实我的命运全在十八子,是十八子教会我技术,教会我做人,给我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不计较我一次次的“背叛”,始终一如既往地关心我,扶持我,帮助我。每次在我挫折失败后,都宽宏大量地收留我。我想,一个人一辈子能遇上这么个老板,有这么一个好公司,真是自己的福气。

  我不怕和你说,我现在明白了,原来我不管走开多长时间,心里记挂的还是十八子,我对十八子的那份感情越来越浓,越是试着离开就越是离不开,原因是这儿才是适合我做事的地方,这儿有辉叔、回总、维总一大批好师傅、好兄弟,这儿像自己家一样温暖,在这儿做事让人感到特别安稳。

  我想我日后再也不离开十八子,去做什么“老板”梦了,除非十八子不需要我。我知道,自己40多岁了,也没太大“单干”的冲劲了,就是有,我也服输了。我发觉自己不适宜“单干”,我只适宜在十八子这样的“大家庭”中合作做事,我要好好珍惜这“最后一次”机会,用行动报答十八子,报答辉叔的知遇之恩。

  我还想多说一句,那就是透过自己在十八子的“三出三进”,不得不对十八子公司心服口服:我自己当老板,自己经营就是不成,而人家十八子就可以。十八子让我一生学不够。我为自己能继续成为十八子一员感到荣幸。

 

 

 

陈基宾:用心做事,厂荣我荣

 

   陈基宾,1969年生人,现为十八子刀剪厂(剪部)厂长,之前为刀剪厂副厂长兼第三车间主任,负责全厂的质量管理。

  陈基宾是个坚持在车间现场“办公”的厂长。笔者曾两次采访过他,每次他都是从车间两手黑黑赶回来。那天采访时天气很热,气温在39℃,因为他不在办公室,室内还没打开空调,我们坐下后大汗淋漓,他直抱歉,解释说:这儿只是个摆设,我每日从早到晚都在车间和工人一起。他和梁泽池有相似之处,也是一个靠“苦干+技术”坐上这个位子的十八子高层管理人员。

  谈起在十八子的经历,陈基宾用略带阳江口音的粤语说开了——

 

  1988年高中毕业后,我出到社会打工,第一份工也就是到现在为止,都一直是在十八子,如今已经17年了。之前,首先是我哥哥进入十八子,当时叫江城向阳家用刀具厂,哥哥觉得在这儿工作待遇不错,有前途,就把我也带了进来。我进来后,又把父亲也介绍入来。这样,我家父子三人都成为十八子的员工,可能我们是十八子公司里比较特殊的。据我所知,一个家庭夫妻俩或兄弟姐妹一齐在十八子做同事的,也大有人在。

  光提到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十八子在我们阳江当地的企业中,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开始是一名电焊工,专门负责对菜刀尾柄与刀体的焊接,是按件计薪的。3年后,我改为开冲床,开刀模、刀柄。我做事和做工都很讲究质量,这可能是日后公司让我担任全厂质量管理的原因。我当时开冲床时,是全厂废品率最低的一个,工作认真,过细,讲究用心做事。1998年,向阳刀具厂搬到新厂后,公司让我担任第三车间主任,责任重了,压力大了,但我更加懂得向辉叔讨教,向所有用心做事的同事学习,很快就把车间的管理局面打开了。这点让我认识到,一个人成长首先靠自己努力,其次还需要有场所让你发挥,再就是依靠同事一道做好工作。

  有次日本商人来一批订单,但认为我们的刀柄部分抛光质量跟不上,这是我们这个车间该负起的责任。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商讨研究了几天,又把李发、谢汝亨两位厂长请来,先是从磨砂做起,但抛光程度也没见好转,我试着用一般布碌抛光,也没效果,后来,再改用绒面布碌,效果就达到了对方的要求。他们一个月内要出货,时间非常紧迫,但我们还是按时按质做到了。再比如美国甄文达公司来的订单,因为甄文达是世界级大厨师,他要求的菜刀刃口和整把刀体都十分严格,很讲究,别的厂都不敢答应,我们却满足了他的所有要求,尽最大技术能力和生产条件,出色地完成其贴牌生产任务。我举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我们只要肯用心去做事,就能将很多看来不可能办好的事情,把它办好。

  我担任副厂长一职后,公司让我负责全厂的产品质量管理,我知道这是给我压担子,但是要是你敢于挑起来,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当时,辉叔认为要把菜刀的开刃口作为一个技术革新课题攻下来,一把菜刀,关键在开刃的角度,厚度,这决定其锋利度。以前没有规定多少度,后来,我们经过不断研究试验,固定一个标准,那就是30度,斩切刀正负30度,斩骨刀正负45度。那时,老板不惜花本钱,每个星期买回几十斤牛肉、排骨,用来切、斩试刀,我们每次都要写出报告送他,他是内行,要不他就驳倒你的。

  我们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是从产销全程跟踪进行的。比如在售后服务方面,尤其重视对顾客退货的分析。对那些退回来要求更换的个别产品,我们集中审查、评定。有些家庭把用了几年的菜刀再磨时,若低于25度,就容易出现缺口现象。后来,我们把这些问题拍成一个VCD,让各地经销商对顾客进行图像宣传,这样后来退货就少了很多。我们有个标准,退货率不能大0.01%,我们说多好都没用,由顾客说了算。

  辉叔经常叮嘱我们,平时要多看点行业的书,要有专业理论才行。有些关键性的技术工人不明白,还说得过去,但我们要彻底明白。有时工人让我示范,我就示范给他看,我能做得来呀,我是内行,这才有说服力。

  我们提倡质量自检,把每道工序当作最后工序,自己把好关。在工序与工序之间,要求视为主顾关系,也就是确保自己的合格品质,对自己负责,从而为下一道工序提供质量保证。不能像以前一样,等下一道工序去做好,去纠正。后来公司实行ISO9001国标质量认证体系,我们的质量管理就更加规范,更有保障了。

  我和员工打成一片,凡是员工提出有关建议,好的技术改进意见,我向老板汇报时,都把功劳记到员工头上,还实行激励制度。比如三车间有两名员工,一个是四川藉的胡勇,一个是广西藉的龙能,他俩曾提出抛光方面的布绒纤维需改进的建议,我们觉得很好,就采纳了,过后还对其奖励。

  2004年,集团公司把十八子刀剪厂分为刀部和剪部两大部分,剪部生产剪刀为主,产品主要用来出口。这样,老板便把我从原来的三车间叫了过来,让我全面负责剪部的工作。我知道,这是公司对我的信任,开始我不够自信,你知道十八子集团的影响力有多大啊,作为一厂之长,我这么一个靠“干”出来的一般管理人员,能胜任吗?我推卸了很多次,但老板还是开会宣布了。这让我觉得,在十八子做事,一定要用心去做,认真去做,做好了,你就得到大家的肯定,只有能力,你就能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位置。十八子看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

  我认为自己已经在十八子找到归宿,所以特别喜欢今天这个工作环境。每天早上,我6时就赶到厂里来,我坚持一定要比工人来得早,先用十至二十分钟巡遍各个车间,也就是过一次眼,才放心让工人正常上班。每晚都是七时半八点才敢返家,在厂里时间每天至少12个钟头。平时要不是有会议或其他干扰,我都是在工厂里面的。我不提倡每个管理人员都这样做,我只觉得自己有必要这样,要不,我就睡不好。因为,李回总经理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那就是:“不做则已,做则最好”,我始终铭记在心,也按这个要求来约束自己。

  我是2004年初才上任的,公司和老板对我寄予厚望,将这个担子交给我,同时我也感到压力很大,我恨不得每天守着工厂过日子。所以,对家庭照顾就少了。但家人都理解,我儿子今年13岁,放假时陪不了他,我干脆带他到厂部来。其实公司对我们一直很关心,平时我家里有什么困难,公司都出面帮助解决。前年,我四姐的儿子得了脑病毒,要到广州留医,我想借点钱,老板立即借给15000元。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这儿数不胜数。

  十八子公司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在阳江很有地位,这让我们每个十八子员工都感到脸上有光,平日十八子的员工走在街上,穿上工装,都觉得特别骄傲。这说明一个企业成功了,员工也光荣;若是到别的企业应聘,人家一知道是在十八子做过的,就特别欢迎,甚至工资都会开高一点。我想,这就是十八子的价值和魅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