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历史上荔枝湾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区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为著名的荔湾艇仔粥的发源地。
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为村驻地,且开始经营这一名胜。其后经过千百年来人工与天工的巧妙结合,成为广州著名的消夏游乐地。在唐代,那里建有著名的园林名胜“荔园”,南汉时,又建有皇家园林“昌华苑”,每当荔熟之时,皇帝与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赏荔游乐,称“红方宴”。至明代,这里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清嘉道年间,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宛如人间仙境镶嵌其间,“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荫覆,渺不知人间有盫蒸气。”每当“荔枝红熟,绿树丛中,如缀如缯,游人乘画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鉴。”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解放初。虽然后来由于人为与自然的种种因素,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荔枝湾在历史的风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却依然存在,在荔湾湖公园内保留着一段长约400米的故道。两岸古树嵯峨,浓荫掩映,一派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弥足珍贵。
荔枝湾的衰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再加上四十年代末期荔枝湾附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 ——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1958年,修建了荔湾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因为污染太大封起来了,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
荔枝湾的新生: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当年正式实施,2010年为迎接亚运,重新开挖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也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使河水变成了净水,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从历史回到了现实中,成了今天广州人向世人炫耀自己美丽独特景致的窗口之一。
“一江珠水绿,两岸荔枝红”,深藏于西关街巷内的广州旅游新景点让游“惊艳”。坐着篷船游荔枝湾涌,看两岸的西关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景点
广州文津古玩城
文津古玩城由广州市供销社日杂仓改建而成,仿古改造后的古玩城占地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容纳400多户商铺
文塔
文塔又称文笔塔、文昌塔,坐南朝北,高13.6米,底座为石脚,塔身为大青砖所砌,属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其整体风格与广州琶洲古塔和香港新界屏山聚星楼相似。文塔内供有的文曲星掌握文人雅士功名命运,据传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文塔旁边有一棵参天细叶榕古树,树龄157年。
桥桥皆景致,步步见风光
“十里红云,八桥画舫”——文献中关于历史上荔枝湾风光就有如此迷人的描述
荔枝湾 【龙津桥】
共有五座桥:五条桥的起名和顺序也非常讲究。从文塔数起,龙津、德兴、大观、永宁,再加上“至善”,正好形成一个序列:龙津是起首,以龙喻津,是对整条涌道的概括;德兴蕴含了道德兴盛的意义;道德兴盛然后蔚为大观;然后举世皆善,为“至善”;最后是永远的安泰宁和——“永宁”,龙津桥与文塔相呼应,“一桥一塔”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为荔枝湾重要景观。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进深的大祠堂,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现在是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内有荔枝湾历史变迁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