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在故乡北部湾,生长着一种珍稀的海洋动物——鲎。鲎主要产于中国北部湾和墨西哥湾,分别被称为“中国鲎”和“美洲鲎”。由于中国鲎濒临灭绝之危,上世纪末我国已开始禁止捕捉,目前被列为国家二级海洋保护生物。
孩提时,我尤其喜欢这一海鲜,可直到上完高中,嗜食了十多年鲎了,竟然还不知道“鲎”字怎么写,甚至连广东人爱用普通话套译白话的替代字“鱼后”或“鱼侯”之类字也未曾见过,所以还误认为这个“鲎”的叫法是本地的俗称而已。
我要说,在我们老家,对于这一海洋生物,无论其名字、“外貌”还是“内涵”,都有点让人“搞不懂”。
大多时候,鲎们就这样一对对相依为命过日子的
上图: 这是一只藏在泥沙里的鲎
然而鲎的味道却是绝对的独特,甚至称得上是无与伦比。
即管你仅仅试过一次,其味儿便永远挥之不去,以至终身难忘。
邻村有个名叫大生的“卖鲎佬”,他是一个把鲎整成“小吃”串村走巷叫卖的乡间货郎。鲎被大生分解成——鲎肉、鲎脚、鲎蛋(卵)、鲎血几大部分调制出来。尤其是鲎蛋称得上极品中之极品,那鲎蛋韧柔而爽脆,弹性十足,用牙齿轻轻碰开之后则是无穷的香趣。那是用细如粟米般难以数计的钢青色鲎蛋蒸成一盆半寸厚的“糕点”,再用界刀切成薄片,盛放到一只小小的青花碟上,最后浇上“祖传秘方”调制出来的“芡”,顿时,递上来的鲎蛋味儿已令人唾涎三尺......
高高瘦瘦的“卖鲎佬”大生,肩上架着一条长长扁担挑着的两只扁扁箩筐,连同那一声声悠长的“卖~~鲎~~哦——”,至今仍然是我童年贪嘴欲念最美好的回忆。
然而所有有关“史书”上都没有这么一项纪录:鲎从海里捞上来后,可以埋在沙池里二三个月不死,只需三五天在上面浅浅浇一瓢咸水,就万事大吉了。渔民们就是以这种方法把鲎 “养”着,以备家里没菜吃时,还随时可以吃到新鲜的鲎。平时,小孩子们总爱把鲎放在地上当“车子”玩,还故意在它的壳上面驮上很重的物件,看它吃力地爬行,围拥在一旁大声呼喝它取乐,而鲎总能拼尽全力照爬不误,若是走累了,它便选了个旮旯趴下来歇歇,你再赶它时,它又蠢蠢欲动。待玩腻味了,小孩子们也就随便把它丢在一边,等到几时再记起了,要去找时,哎,那个怪家伙竟然还趴在哪屋角头的什么地方,在呼呼大睡呢。
其极强的生命力,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海陆兼容的“耐死力”如此强的物种,这样一种从古代泥盆纪熬到今日,五亿年来形态不改的海洋节肢动物,人称“生物活化石”,按广东人“食补经”的说法,当为大补的长寿佳品是也。
若从“动物性情学”上说,鲎还被渔民称为“痴情种”,是“海洋鸳鸯”,成年鲎平日总是出双入对,结伴而行,而且雄性喜欢趴在雌性身上双双前行或蛰伏。每对鲎都是母比公的体型大许多,又因为母鲎还有一肚子成千上万的卵,所以特别受渔人的钟爱。再加上一个说法,说是其实雄鲎对爱情海枯石烂,而雌鲎却水性扬花,如是渔民先抓获雌鲎,雄鲎是不会自己逃走的,反之若是先抓了上面的雄鲎,下面的雌鲎则立即逃之夭夭,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发现后,总是从底下先抓住雌鲎,而痴情的雄鲎却要死守住自己的伴侣,宁愿束手被擒,同时赴死。这个说法一直在我们乡间流传至今。孰对孰错,也没人去计较。
鲎竟然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据说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鲎的头胸甲两侧还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聪明的人类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物种一跃成为近代仿生学中引人瞩目的“明星”。
鲎还是我们人类所说的“冷血”动物,血液为蓝色。科学家们后来得知鲎血中含有铜离子,便从其中提取出一种“鲎试剂”,其可以准确、快速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还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们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因而,在中国北部湾一带的有关部门,现今采用一种所谓“非常科学”的方法,即是对海里的鲎抽血之后,便把它们放生,然后过一段日子后再抽血,再放生......为人类所用其极是也。
把鲎翻过来,它只是爬走不了,就这样一两天放着,也绝不会死的
这是最普通的煮熟的鲎蛋
其实因为海里宝贝的东西太多,而鲎并不是每个人都爱吃,所以在我们渔乡的海鲜中,它实在是排不上队,以至是很平常很烂贱的。只是我后来一直很长时间都自作聪明地认为,按照“鲎”的种种独特之处,这厮一定是个好东西,因此便对其“情有独钟”。每年回乡或到海边去玩,总爱托朋友想办法“贡献”出一两只鲎来,大家饕餮一顿。
忽然便在这些年间,听来一个十分恐怖的消息:世界各国医学界的研究表明,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说是鲎肉含有大量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导致痛风;又说含有一种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中毒死亡。还说鲎血中重金属(Cu2+)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加速引发衰竭氨中毒并发症等等,总之是绝不宜吃的歹毒之物云云。
然而,当这类“宣传”之风盛刮时,我们渔乡里的老渔把式们却不为所动,有人甚至嗤之以鼻:“鲎真有这么衰啊,你看五婆就明白了!”五婆是渔村里的老寿星,前年已过了110岁,她老人家以鲎为平生最好之物,三头两日必吃一顿,且百吃不厌。
到头来,故乡人只相信眼见为实的东西,他们始终认为 ,那些“宣传”,只是政府为保护这海洋生物所“造”出来的口号,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法,过自已的日子,不管日出星沉,潮涨潮落。
所以我坚持说,在我们老家,对于鲎这一海洋生物,无论其名字、“外貌”还有“内涵”,都有点让人“搞不懂”。真的。
只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这五亿年生存力的鬼东东,肯定是个好东西。尽管你怎么看。
这是新近发现的五亿年的鲎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