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黄康俊:我的听海屋 //www.sinovision.net/?63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黄康俊:我的听海屋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國第一刀(十三)

已有 1341 次阅读2010-4-6 04:56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第十三章

          无意苦争春

八十年代第一春。

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嘹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纪元,昭示着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已经来临!

恶梦醒来是早晨。

这天傍晚,李良辉从厂里下班回来,刚踏进家门,便兴高采烈地拦住正要出门拉夜车的妻子,欢快地大声说:“从今天起,不拉车了!”

妻子莫名其妙:“怎么啦,不拉车,干什么去?”

“我想让你换个工种。”

“我们刚刚才不算地下运输了,再也不怕别人检查被捉,又换什么工种?”

直到去年底,上级才有文件下来,说私人经营人力车运输不能算作地下运输,他们正为这份活计得到正名而高兴呢。同时,上级还有文件,为方便群众生活,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等个体手工业劳动,只是不准雇工。还给本来就不是资本家的小商小贩摘掉“资本家”的帽子。这样,他父亲李河被冤的四类分子的帽子自然摘掉。同时,还为卢荣娟和四个孩子落实政策,申报了城市居民户口。今天,李良辉被通知,去政府有关部门领取了户口簿,办理了粮食,就在那儿,他得到了一个最新最激动人心的消息: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可以自己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从事有关修理、服务等个体手工业劳动……李良辉真是三句不离本行,他自然想到了办刀厂做刀。于是,他立即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

你是说,我们可以办厂做刀?”妻子知道家人的粮食户口已被批准了,又晓得丈夫的新想法,一时也很高兴。

“是的,我们自己办厂做刀,怎么样?”

“这当然好,但不知道有没有别人办厂,我们才刚刚拿到正式户口。”

“没别人干,我们就饮头啖汤,反正我们合条件了!”李良辉始终信心十足。

“不过”,还是女人心细,卢荣娟马上想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自己办厂,是不是要一大笔资金?”

“这个嘛,我们再想办法,先办个小厂吧!”

“若能自己办厂,我也不想再去替别人当车夫,日晒雨淋了。”卢荣娟心里高兴,但想得更多,“只是你说上级文件还不准许雇工,你又要上公家的班,就算有几个弟弟帮忙,但我们都不会做刀呀?……”    妻子提出的问题很实在,李良辉显然一时还没想好。是呀,我还得上班,要是办刀厂,至少得七八个人。也就是说,除了缺钱,还缺技术人手,这事情……李良辉先前的热情一时受到打击,但始终认为上级允许私人从事个体手工业劳动这一政策,是一个致富的好机会,这不能错过。这个敢想敢闯的技术人员,一直在作刀行业里屡屡走先一步,大胆革新、改造,创造出行业多个新的记录,这与他为人本份、厚道、守规矩的性格正好背道而驰。如今,当他得知有政策、有私人发展的机会时,他便决定要抓住它,用好它,可不,在他的第一个想法尚未成熟时,他很快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那这样吧,我们先别办刀厂,就做点小本买卖,像往年我们下乡卖小商品一样,挣够本钱,又有条件了,我们再办刀厂,好吗?”

看得出丈夫态度很坚决。卢荣娟本来曾经最看好小本买卖,几年前她动员丈夫和自己一起下乡卖应节货品时,就曾用“无商不富”的大道理,说服丈夫一齐行动的,现在听到丈夫支持她先做小买卖时,认为这样更实际,更可行。于是,她理解地点了点头。

卢荣娟从多年“挣钱糊口”的经历中,已锻炼出一套“生意”的眼光和经验,很快,她便看中市面上流行的衣服和鞋袜类货品比较畅销。这时,国门刚刚打开,封闭多年的单一的穿衣着装问题,被迅速消解,过去的男女喜欢着统一色泽的军装军衣,穿统一的解放鞋的做法,被追求时尚的人们所打破,市面上的衣物鞋袜等日常生活用品,开始走向多样化,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市场也就有了一个相当大的需求量。无疑,这里面大有“生意”可做。

尽管是小本买卖,但得有一个固定的店铺,才能逐步做大。限于自己手上的积蓄太少,卢荣娟和李良辉商量后,决定找一两个人合伙经营,这也符合上头文件规定的“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的精神。

卢荣娟找到了和自己一起拉车的两个女伴,一个叫黎蓉,一个叫莲香,与她俩说了自己的想法,她们听了一致赞成,一拍即合,三个人每人各筹资金1000元,在阳江城南恩路大戏院对面,租下一间10来平方米的小店,摆卖成衣和鞋袜等日常百货。

1980年8月3日,小店正式开张营业。

小店卖出的衣物,全部从广州进货。卢荣娟领着两位合伙人,奔走在阳江至广州之间。那时,从阳江到广州,要搭一天的长途汽车,第二天进了货,还得当天连夜赶回来。尽管辛苦,但由于经营得法,到年底分红时,每人竟然分得2000元钱。

虽然这是一笔小小收入,但对于当时刚刚尝到当小老板滋味的卢荣娟来说,已经是一次很大的物质刺激了,也因此膨胀了独自当小老板的欲望。过完了1981年春节,卢荣娟毅然向李良辉提出:这小本生意,我们自家做!

李良辉对妻子的想法自然支持,他理解她。他也想让她从自己经营中,多积累点经验,以便将来办刀厂时,让她当主角,因为,自己毕竟还是一名正式工人,只有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

夫妻俩一齐上街物色摊位。

还是在热闹的南恩路,在阳江县制药厂大门的侧边,他们租到了一个骑楼的位置,作为自己“练摊”的场地。

这时,阳江的平岗、山外东和山外西一带的渔民,利用出海的便利,悄悄“走私”一些布匹和电子手表等货物,价格比较便宜。卢荣娟在码头拉车时,曾认识他们中很多人,因而很轻易从中购买到那些货物。她利用自己的裁剪技术,将买来的“进口布”自裁自缝,加工成各式成衣,还自己当“模特”,将制出来的衣服当场穿起来展示,让过往的顾客感到很新奇。很多人见卢荣娟穿的“样品”好看,都争着抢购,一时供不应求。卢荣娟车衣店,在阳江小镇上,慢慢地有了点名气。李良辉每逢下班时间,也都到店里帮忙,生意渐渐有点起色。

若不是下面发生了这件事,或者李良辉还不会这么快、这么坚决地告别了小买卖,开始了办刀厂的行动。

那是198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李良辉的小刀厂放假一天,卢荣娟便让他带上幼子李松得,把从码头上买来的“走私”仿绒布,拿到下面的镇上转卖。当时,李良辉认为这些布来路不明,怕被人检查出来,不肯去,但苦于妻子的劝说,又见很多街坊都在做这门生意,便迁就了。没想刚把这四大袋的仿绒布运出城外,就被有关部门查获,认为是“走私货品”,属非法买卖,当即把李良辉和儿子李松得抓了起来,关进了拘留所。

一天一夜后,经罚款和没收货物,李良辉和儿子才被放了出来。

回到家里,李良辉紧握拳头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脑袋,后悔不迭地大声说:“就是穷死饿死,也不去做这样的生意了!”

妻子看着丈夫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心里也十分难受。平静下来后,李良辉对妻子说:“早在做这个小买卖之前,我们就计划过了,待有了本钱,我们就自己办刀厂,时到今日,快三年了,我们也有了点积蓄,初步具备条件了。”

“好吧,怎么做,我听你的。”妻子一向通情达理,心领神会。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