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第八章
初识淡水之味
不一劳者不久佚,
不暂费者不永宁。
——杨 雄
一旦认准的事,干了再说。这也是李冠玉一向的做事风格。
揣着不足300元的本钱,李冠玉只身来到了淡水镇。
时间是1983年4月底。这一年,李冠玉34岁。
在小镇南面的猪行街,他预付了100元租金,租下一间15平方米的铺头,住宿和摆档都在这儿。因为开餐厅本钱不足,他想先找个小本生意做起,等下一步凑够资金了再打算,他是厨师出身,他觉得开餐厅挣钱更有把握。
李冠玉先是找到一个屠宰生猪的行当。
他人缘好,同行们对他没有戒备,让他跟随一起,先是到广州郊区的增城买生猪。但手上仅有的一点本钱,连半头肉猪也买不了,只好请人家先赊着帐,说是等卖完猪肉,下次来时再补够。人家见他是新手,不信任,好在求得同伴作主保证,才勉强弄到一头猪回来。
清晨四五点钟,李冠玉就起来杀猪,然后准备妥当,早市买肉就开始了。早年,李冠玉曾经每年都有帮人屠宰过生猪,有这个技术,但要达到职业屠宰手的水平,使肉猪分销时的消耗率降至最低,他那点可怜的技术还不够。所以,两天忙下来,卖出这头二百斤左右的肉猪,清点完数后,除去成本,却只剩下不到五元钱。虽然赚的不多,但至少不蚀本,这已让李冠玉感到满意了。
次日,又得坐车去增城买猪,然后补够上一头猪欠下的部分钱,又以前次的方式和对方交易。半个月后,李冠玉和对方熟络了,对方见李冠玉果然守信用,也不用提防什么,就让李冠玉一次买两三头猪,先付一头的钱,李冠玉也不用天天跑100多公里来回折腾了。
一个月后,李冠玉的屠宰技术熟炼了许多,也逐步摸到了一些规律,卖肉的收入慢慢提高。他高兴地安慰前来看望的妻子说:“做这行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收入要比在厂里领工资要好,我有信心做下去!”
到年底,李冠玉手上已积累了1600元。他每到夜晚,总爱从那个小布袋里,拿出那些面值不等的人民币来,手指粘着口水,有滋有味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感到甜滋滋的。以至李冠玉回忆赚到这头一笔1600元钱的情景时,还不避讳地说是“手指粘着口水,隔一两晚数一遍钱”的感觉。说自己这从小吃不饱饭的人,终于有朝一日赚了一沓钱,好开心,就是日后一天赚十万百万,也没当时那种感觉了。
年底时的淡水镇,四处大兴土木,一幢幢新的建筑物一天一个样,到处是一派“建筑工地”的热闹气氛。而每天守着猪肉档的李冠玉,却分明被眼下的情景吸引住了。他不想再守着这个小摊子,他发现了另一个商机——销售水泥更有搞头。
于是,他果断地关了肉铺门,改行卖水泥。
就靠利用好这1600多元的资金周转,李冠玉每天雇车拉回批发价的水泥,然后以零售价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这样挣钱更轻松一些。
李冠玉是个用心做事的人,他很快发现,镇上的建筑工地,不管是私人或是集体建房,都开始改用水泥空心砖代替红砖,还喜欢用水泥预制出来的门框和窗架代替木料的,他便想到可以利用散装廉价水泥,生产水泥预制件出卖是一条门路。于是,他租下一个工场,雇来两个工人,同时生产销售水泥预制件。
这是个便民利民的创举,一开始,这生意就兴旺起来。
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恶劣的“跟风”,两三个月后,淡水镇就开办了类似的水泥预制件厂20多家。同时,镇内一下子又开设了三个大型水泥批发市场,他们倚着价格低和批量大的优势,很快就把那些小零售店挤了出去。
看看形势不妙,李冠玉赶忙作出对策,及时把水泥零售店盘了出去。
一年多的经营磨炼,让李冠玉学会了“取与舍”,“加与减”的生意经,也就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趋利避害,有舍才有得”的经营原则。所以,在后来一系列的经营活动中,李冠玉总能在风险到来之前,及时决策,及早行动,善于“见风转舵”,趋利而避害。李冠玉也把这作为自己的经商经验,传授给华达集团的管理人员:“不怕走错路,就要掉头快,要善变,就算变错了,若能快点改正过来就行”。
随后,在淡水每年增加外来人口3万多人的信息中,李冠玉看到开日用品商店有“搞头”。经过一番准备,他把小店装修成一间日杂小百货店。
正如他所料,这小本经营倒也顺顺当当,虽然利润很薄,一个月下来才挣得200多元左右,但不易大起大落,稳中有赚就是了。
然而,每天守株待兔式的“摆摊”,这种太安稳太微利的挣钱方式,还是不符合他最初的想法,也不适合他的做法,这让他觉得很没趣,才三四个月,便开始厌倦了。
这时,他想到该利用好自己的“一技之长”——厨师的技能,他得开一间小餐厅。
做回本行,做自己熟悉的。
不到一年半时光,这个已换了几种生意的人,开始认定:找准自己的位置才实在,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