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第三章
见证共和国艰难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
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夏侯令女
眼下李冠玉已经9岁了。看着别人家同龄的孩子,早在两年前已上学读书,而自家的孩子却因分担生活被耽误了。父母长吁短叹了一夜,最后咬咬牙决定:这个夏季,让儿子读书。
母亲说:“我们这代人耽搁了,可不能让孩子也输给人家,就是一日吃一餐,也得让孩子上学”。
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母亲刘红,在谈起让儿子读书一事时,还记忆犹新——
五十年代初,我们乡里正进行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又搞全民扫盲,村村办起农民夜校,让不识字的男女老少到夜校读书。各村还成立文艺宣传队,农闲时自编自演节目,有唱客家山歌队,还有秧歌队,唱社会主义好啦,唱团结就是力量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啦,串村过乡表演。记得霞涌的刘冠文还办起了青年学习社和正坤图书室,我们都背儿携女去凑热闹,那儿成为我们乡人学文化的好地方。那时,还兴搞体育比赛,各村乡组织有篮球队,霞涌有“炉峰队”,苏埔村有“援朝队”,我们义联有“抗美队”,还有霞新村的“海涛队”。总之,学文化、搞体育都轰轰烈烈。都说:我们农民后代要有文化知识,有好的身体,才能建设好新中国,打败美国佬……
眼看儿子已经长大,我和他爸看着不忍心,咬咬牙,向别人家借了点了学费,把他送进了学校。但说一句实话,按当时我和他爸的想法:我们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读书都无大碍,要紧的是日后能学得一两门手艺,就是阉鸡补锅也好,饿不死就行。所以,对冠玉日后的读书,我们一直没管,也没空去管。冠玉还是要边读书,边去外面讨吃的,还得在农业合作社里帮着做工,争口粮啊!……
这就是李冠玉当时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9岁才进学校的男孩,读的是乡里的义联小学,校址是部队撤离后留下的营房,条件十分简陋,当时的校长叫叶衍超。
这是1958年。这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狂热、最激进的一年。在夏秋之间的某个早晨醒来,作为喜欢“人民战争”的共和国掌舵人毛泽东,脑瓜一热,一个叫“大跃进”的号令便发出。超英赶美,争取七年赶上英国,八或十年赶上美国,以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要“一天等了二十年”,要求每个工厂、机关、部队、学校和农村合作社,都要“插红旗、拔白旗”,实现“全面大跃进”。这个大跃进“以钢为纲”,由毛泽东亲自挂帅,“全民炼钢”。全国男女老少齐上阵,大修小土炉,将百姓家中凡是能找到的带铁的器具,包括铁锅铁勺,都扔进土炉炼钢。刚迈进校门的李冠玉,也和其他同学一样,被老师带着,整天上山砍树烧炉,或四处拾捡废铁、废铜,他们无法正常上课,也无心向学,小小年纪就被这热烈的“大跃进”运动卷着走了。
随之而来的,是农业方面的狂想,“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成为当时中国农村争先进的口号。随即,全国农村进入“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时代,“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惠阳县志》“大事记”记述:“1958年7月21日,全县农村大办公共食堂(90%以上人口在公共食堂就餐,实行‘三餐干饭不要钱’,约3个月后各地食堂自动解散)”,这就是所谓的“吃大锅饭”时期,这也是李冠玉记忆中唯一不用出外讨饭的几个月。然而,主观唯心主义和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长官意志,却让一个民族蒙受了三年几乎灭顶的灾难——新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
当时,全国面临粮食稀缺,库存挖空,很多大城市几乎天天告急。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啊!为了吃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头头忙得焦头烂额。饭馆和熟食品开始收粮票,提倡“大搞瓜菜,大搞副食品和代用品”,以应付全国大饥荒局面。随后,史上大规模的“水肿病”和非正常死亡现象,成了我们民族“三年困难时期”最惨烈的代名词。
由于“大锅饭”成了无米之炊,李冠玉和家人仅仅渡过两个多月的饱肚日子,公社食堂就解散了,各户人家还是拿回自家的碗瓢,自寻出路。这时的“瓜菜代”成了新鲜的一句日常用语。其实,种瓜种菜代替粮食,对于这时所谓“一大二公”,刮“共产风”的“公社化”,显然是违反客观规律、脱离实际的做法。李冠玉一家和大多数人家一样,瓜菜“代”不了,开始还有一些野菜挖,后来连剥树皮、挖茅根都没有了,就吃观音土,导致全家五口人都患了水肿病,母亲的两腿浮肿到船桅那么粗,连路都走不了。李冠玉兄妹三人被放进蒸笼里蒸了半天,才慢慢活气过来。而这时正在读小学的李冠玉,在这三年困难时期,所谓读了三年书,其实,没真正上过几天学,每个学期都要和大人一道参加大跃进运动,每天下午还要到铁炉峰山上挖野菜、挖野山芋、摘野杨桃给全家人充饥。学校老师的生活也很困难,他们每天除了组织学生上课,也得为生活奔波,所以对李冠玉等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也就放手不管。以至小学三年,与其说李冠玉是在读书,还不如说在“勤工俭学”,拿李冠玉的话说,就是“找吃为主,读书为次”。所以,也就注定日后李冠玉这个只读过三年书的企业家,“文化水平是很低的”(李冠玉语)。
1960年夏天,患了水肿症的李冠玉,从铁炉峰山上摘了一小篮青榄回来,便发觉全身奇痒难当,加上天气燠热,让他感到一时气都喘不出来。他满头大汗,拖着十分疲乏的身子,到屋前的那口小池塘洗澡,以缓解一下身上的痛痒。他还不会游泳,因为父母不放心,怕他溺水,从小至今一直不让他下池塘。据说以前这儿曾溺死过一个女童,所以村人对这池塘都有一种恐惧。他泡进水里,很快就感觉轻松了许多,他伸展着身子,然后慢慢朝池塘中央踱去,没想脚下一滑,趄向深水区,瞬即沉入塘底。这时,恰巧被一位正在搓洗牛背的大爷看见,费了很大功夫,才把他捞了上来。正在厨房做饭的母亲得知,呼天抢地赶来,和大爷一起,把已昏迷的儿子放到牛背上,压出肚子里的水,才把李冠玉救活过来。从此,吓坏了的母亲再也不肯给儿子沾一下水了。母亲一再叮嘱:欺山莫欺水。要是你没了,妈这条命也没了,记住,日后再也不准下水了!李冠玉自小就听话,而且最敬重母亲。也真是说到做到,此后,李冠玉再也不敢下这个池塘洗澡了。所以,这个靠着海边长大的汉子,至今仍没学会游泳。想想也是一大憾事吧?
然而,李冠玉对此却有自己的另一种认识。
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个夏天,笔者受惠阳企业界“八大金刚”(8位知名企业家)邀请,到惠阳采风。那天,我们一行到李董的大亚湾海滨游乐场小聚。午后,大伙儿享受阳光海水,在海里劈波斩浪畅游,唯有李董一人静静躺在沙滩上“日光浴”。笔者觉得有点奇怪,忍不住上前相邀,他却乐呵呵笑了起来:“我这是把好享受都让给大家了嘛!”接着,他才向我解释,“我还不会游泳,这都是自己笨,其次是太听母亲的话。不过我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是这样想:做不了的事,就不做,不要勉强自己。世间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好的,有自知之明最重要,我把这也当做一种处世态度,同时,也用到商业上面去。譬如做生意,违法的再赚钱也不做,别人能赚的钱,却不适合自己的,也不要去赚。有舍有得嘛。再说这游泳,要是实在怕水,学不了,就不必硬是要学游泳,拿自己的小命去博。这得看你是不是这个料。有人主张去冒险,但也得看值不值。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判断,自己会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才拿出行动,不要盲目冲动。不值得的事,就仅仅当成一个遗憾算了,不计较它,放过它。其实,人的一生真不知有多少遗憾的事啊,而你一定要较真,那可能会导致头破血流。但你凭自己的理解,做好自己能做的那部分,就成了。这也是我做人的准则……”
从一个“游泳”的话题,李冠玉引伸出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处世的准则,听来还真耐人寻味。我过后还专门和他讨论过这一命题,他独特的分析和理解,无疑是对传统式英雄所提倡的“想到就能做到”,“无往而不胜”等论题作了一次历史性的颠覆。在一般人的眼里,怕溺水便不游泳肯定是胆小鬼,是懦夫,但李冠玉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和喜好,若不顺从个人的主张自由,明明知道那是灾难,但为了证明自己能承受或能战胜它,甚至不惜拼上性命,这就不好;而有时候的“逃避”或放弃,却是一种获得或胜利,这样就应该尊重本体的规律和意愿,舍“此”或许得“彼”,从而获得另一种成功。而今日李冠玉的前半生经历——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从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并成功地超越自己,就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小冠玉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这也使他把“活着”当作头等大事的看法更加坚定。是的,为了活着,或说是“生存”,他从小就在人家的白眼、嘲笑、戏弄中走过来。虽然被人家叫做“乞儿仔”,但从没人能阻止他去做自己可以做的这件事。在那时,他这个小小的年纪,唯一能帮补家庭的,就是这点“本领”了,为了自己和家人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活着,却一旦遭受别人无端的侮辱,那这个本来善良孱弱的孩子,便会从绵羊变成老虎,会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不顾一切,殊死反击!
——那是一个夏日午后,李冠玉和一群小朋友正要上学,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挡在村里祠堂屋檐下。看看一时上不了学,坐在一边的李冠玉很快就睡着了。一会儿,他在梦中隐隐感到嘴巴被一股水流冲击着,他无意识地啧了一下,味儿咸咸的,好象还有一阵臊骚味。他惊醒一看,竟是一个男孩的小鸡鸡冲着他拉尿。旁边的孩子见他醒来了,便一齐闹哄起来。蓦地,李冠玉明白了眼下的一切。他呼地站起来,顺手抓起一块泥坯,狠劲朝那个拉尿的孩子甩去。那家伙“啊!”的一声,额头就擦出一层血渍来,急忙落荒而逃;旁边的那群孩子还没醒过神来,有人已遭到李冠玉的第二块、第三块泥坯的打击。他们一时像倒泻蟹般,纷纷四散逃走了。这是李冠玉小时唯一的一次“招架”,这也是一个孩子敢于维护自己尊严和人格的大反击,而他最终胜利了。
从此,村里的孩子再没谁敢欺负李冠玉。那个“拉尿的孩子”过后还乖乖地拉着母亲来到李冠玉家认错、道歉,说日后再不敢这样了,要李冠玉放过他。
读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才上了几天课,父亲就把儿子叫了回来:“生产队里有个放牛的活儿,这书不能读了”。
儿子一听,便痛哭起来:“我要读书,我要读书……”
父亲的口气却不容置疑:“读书读不饱肚子,你得回队里挣工分,挣口粮!”
这样,上角西生产队里,便多了一个13岁的看牛娃。
自此,也就宣布了李冠玉学生生涯的结束。他将以一个小学三年的文化学历,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去接受人生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