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二、忽悠的技巧——以对韩寒《求医》一文的分析为例
接下来是文本分析的内容。自从创造了通过分析小说中和现实不符的部分,来论证作家代笔的天才方法以后,网络上出现了几百位文本分析专家、专家的马甲,和几千部福尔摩斯巨著。由于实在无法一一分析,我们从最早的文本分析《求医》一文为例,来说明该方法的手法。
这里说点题外话,由于以前老方打得都是专业人士的假,分析的是专业问题,使用的是专业语言,和公众解释其手法,需要翻译成麻瓜语言,很难。但这次打韩寒,老罗的假,分析的是普通问题,使用的也是普通语言,所以是个大家观摩学习,提高智力的良好机会。
《求医》一文,基本上是整个韩寒代笔事件的缩小版,在其它文章上运用的方式方法,在这篇文章中基本上都用过。初始条件也很相似。《求医》写的是韩寒疥疮求医的事情,被质疑者认为韩仁均自己在七八十年代的求医经历,本来这会是个七嘴八舌的事情。谁都没有想到,韩仁均居然翻箱倒柜地翻出了韩寒当时的病历卡(本人无论如何要表示敬意,孩子十年前的东西都能留着,真是伟大的父亲。):
博文配图(韩寒《求医》时的病历卡)
@韩仁均叔叔:《求医》是韩寒根据自己的经历再夸张描写的文艺作品,当年《小说选刊》就把它选在短篇小说栏目里的。看见有人苦苦考证,非要找出哪家医院查出韩寒是否得过疥疮什么的,现在就把当年的就诊记录贴上吧。就是韩寒没去过哪家医院也可以随意发挥虚构。回应各种误导性的欲加之罪真的很累,我也将少说此事了。
视频:韩寒出示病历卡。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6993116o1p0.html
由于该医院撤并,这种纸大约十年前已不再使用了。考虑到韩仁均没有预知能力,不可能十几年前从医院拿这种纸保留。伪造的难度极大。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核心证据。在常理下,它应该能完全终止质疑。
但与韩寒初期信心满满时不同,无论韩仁均的微博,还是韩寒在视频中的表现,此时此刻,已经完全对出示证据说明问题丧失了信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复习本文最开头的说法。在舆论空间中,掐架的胜与负,取决于三个方面:材料,逻辑,话语权。材料,韩寒方拿出了核心证据,毫无疑问完胜。但是逻辑和话语权呢?我们现在就展示一下,如何用一套诡辩和话语权游戏,来完成这个材料上劣势的大逆转。如果你逻辑上无法识破这套诡辩;在舆论影响力上,无法对抗这套话语权;就算你有铁证,也是个输。
-------------------------------------
1.诉诸专业壁垒
方舟子:分析文章在网上贴出后,多位医生发表了专业意见,认为(韩寒《求医》)文中所述的症状并非疥疮。
方舟子:回复@恨虚度:你从医生的角度分析指出《求医》写的是一个肝炎患者在年代久远的医院里的经历,很专业很有价值,可惜你的系列评论被韩家骂街团的刷屏淹没了,建议整理了贴到你的微博上,或转成长微博。
方舟子: @喀迩娜医生对韩寒《求医》一文的专业解读,比我写的更好,推荐。读完这篇解读,结合我以前的分析,《求医》作者不可能是韩寒,应该更清楚了。请骑墙派领袖@刘戈 @林楚方 圈阅。
方舟子:医生@lw56102 :求医原文中说的是病历卡,这个是病历本中的一页,原文中说病人的姓名信息在病历卡正面,病史写在病历卡背面,这张纸只有一面写字。要是文学加工,这个细节加工的完全没有必要,很明显原文是写于医院还在用病历卡的年代,这个年代肯定不是九十年代末。
大家看见这些话,不但能够感受到神医们通过小说诊病的本事,还能感受到一股论证的力量!这就是专业的力量!那么多医生,证明韩寒父亲的诊病经历是代笔!这还不够铁证吗?
我来简单总结一下这几位医生的文章:
第一位医生指出:《求医》中,韩寒去皮肤科就诊。提到的全身骚痒,不像疥疮的症状,反而像乙肝的症状。而韩仁均正好是乙肝患者。
第二位医生不但肯定了前一位医生的判断,还以自己的从业经历分析了另一些疑点:门诊和办公室在一起,医生写病历写错了还用橡皮擦,收费处药剂师员工看不懂医生处方,疥疮外用药不齐备,这些都像是70年代的医院状况。而通篇看不到人头攒动看病难,黄牛代挂号,医生乱开药收红包等90年代的医院状况。
第三位医生指出:韩仁均出示的韩寒病历本不是病历卡。文中还写了病历卡。九十年代末早就不用病历卡了。
我们先看第一位医生@恨虚度 的判断。原文已删,不过幸好老方把他的文章汇编了一下:
疥疮是因为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疹多发生在皮肤皱折处,包括手、腕、腹部、阴部等。只有幼儿患者才会在头部发生皮疹、瘙痒,少年和成年患者不会。该文说的“腮边凸起一块”、“足、头、腹无处不痒”,不是疥疮的症状。
疥疮的瘙痒局限于手、腕、腹部、阴部等特定部位,痒处会有皮损,包括皮疹、小水疱或结痂。所以要指出哪里痒,是很容易的,而不是像文中所述无法向医生指出痒在何处,而一痒起来又是全身无处不痒。该文的作者显然没有患过疥疮,至少不是在患疥疮期间写的文章。
文中所述的这种没有皮疹、全身奇痒却又没有特定痒处的症状,更像是肝炎诱发的,是肝炎患者的切身感受。肝炎造成肝功能损伤,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在皮肤下沉淀,刺激皮下神经末梢,导致全身上下都瘙痒难忍。所以文章所述,是作者把自己初患肝炎的体验移植给了疥疮患者。
维基百科对疥疮的解释是:“疥疮(scabies)是一种由体外寄生虫引起的、有较高传染性的一种皮肤病。多始发于手指夹缝,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丘疹,同时伴有晚间尤甚的奇痒。
也就是说,这位@恨虚度神医通过远程诊病,得出了韩寒《求医》一文中所写的全身搔痒,不是疥疮症状,而是肝炎症状。而因为韩寒并没有乙肝,韩仁均得了乙肝,这篇文章又号称是韩寒真实的得病经历,所以翔实地论证了这篇文章是韩仁均写的,不是韩寒写的。
此时大家纷纷叫好,厉害啊!好专业!不愧是神医。
只有几个患乙肝的家伙在底下嘀咕:痒?我得乙肝十多年了,痒个屁啊!
看见专业问题,尤其是一大堆专业术语,不要害怕。依然先用逻辑思考问题?即便你没有任何医学常识,你也能够识破这个忽悠。
第一步,采用第一部分第二节“陷阱逻辑”中所说的方法,阅读其逻辑,列出标准:
标准E:韩寒《求医》一文中的病人病症表现应当和实际病症一致。
判断1.由于《求医》中的病人全身痒,所以他得的是肝炎。
判断2.根据标准E,文章中写的是肝炎症状,因为韩仁均得的是乙肝,所以这篇乙肝症状的文章是韩仁均写的。
采用“陷阱逻辑”中的反忽悠的方法,变换为与之等价的逆否命题判断。
判断1的逆否命题:如果病人得的不是肝炎,他就不会全身痒。
判断2的逆否命题:如果这篇乙肝症状的文章不是代笔,韩寒得的就是乙肝。
你会发现很荒谬?对不对?很简单,有的肝炎患者会全身痒,但全身痒不一定是肝炎,一大堆病症都可能全身痒。即便确定是乙肝病症,韩寒也用不着得了乙肝才能写的。那么为什么会指向韩仁均呢?请参考第一部分第三节“制造气氛”。在怀疑气氛下,再荒诞的逻辑也会被人轻易接受。因为构陷的目标已经定好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疑点指向这个目标。
第二步,查看有无“信息控制”。@恨虚度神医否定疥疮的论据是,疥疮不会发生于头部,而韩寒头脸部位也痒。所以韩寒描写的不是疥疮。
方舟子:维基百科对疥疮的解释是:
疥疮(scabies)是一种由体外寄生虫引起的、有较高传染性的一种皮肤病。多始发于手指夹缝,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丘疹,同时伴有晚间尤甚的奇痒。
我们去搜索维基百科:
疥疮(scabies)是一种由体外寄生虫引起的、有较高传染性的一种皮肤病。多始发于手指夹缝,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丘疹,同时伴有晚间尤甚的奇痒。随后逐渐遍及全身,但少见于头部,scabies一词即来源于拉丁语中的“痒”。(看了下修改历史,今年条目这部分没改过)
发现,方舟子的引用里吃掉了一句话。疥疮也发生于头部啊,虽然“少见”,没说不见。这样,韩寒得的不是疥疮的论断就被否定了。他隐瞒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方舟子:
疥疮是因为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疹多发生在皮肤皱折处,包括手、腕、腹部、阴部等。只有幼儿患者才会在头部发生皮疹、瘙痒,少年和成年患者不会。该文说的“腮边凸起一块”、“足、头、腹无处不痒”,不是疥疮的症状。
我们再去搜索方舟子提供的网址http://www.scabiesweb.org
原文是:“most common places where the scabies rash occures are on the knees,around the waist, on the webs between fingers, on the sides of the feet, on the areas surrounding the nipple, on the wrists and on the genital area. ”,明确提到常发区域是包括韩寒所说的feet(足部)和knees(膝盖)的。方舟子再次隐瞒了信息。
继续查原文:“Scabies is most often noticeable on the head, neck, hands and feet. Generally,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re more affected in these areas than adults.”疥疮是多发于头部、颈部、手部和足部的,只是通常婴幼儿比成人更容易在这些区域被感染。幼儿比成人“更容易”被方舟子说成了只有幼儿会出现。又是一次信息控制。
记得一点:要摆脱在专业壁垒下隐含的信息控制,最好的方法是查原文,如果你没有条件,就要多看另一方的说法。
那么,对于痒和乙肝的关系,这个问题如何提问与思考?请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一个医生,见到全身痒的病人,第一判断是肝炎的比例有多大?
(2).乙肝因为药物、黄疸、诱发荨麻疹等原因而奇痒的比例有多大?
(3).因乙肝引起的奇痒,不是局部,而是浑身奇痒的比例有多大?
(4).因乙肝造成浑身奇痒,而没有其它更明显症状,比如黄疸造成皮肤发黄等文中未见的症状的比例,有多大?
(5).因乙肝造成浑身奇痒,没有其它症状,皮肤如《求医》文中般痒得抓出一条条血丝,睡衣见血的比例,有多大?
我问了几个专业医生,回答都比较一致。(1).很小。(2).很小。(3).比2更小。(4).比3更小。(5).还有这种事?临床上没见过。
哎?原来是乙肝的几率很小啊,那这位神医是何头衔,在哪里就职呢?
点进这位神医@恨虚度 的微博页面。显示其职业是:“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
博客配图(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恨虚度 )
现在这位神医已经改名,微博也已经全部删除。点进去看他的标签,已经转职为“作家”。我相信他过段时间还会转职为“数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学家”等出现在方舟子的转载列表里的。
那上文这些专业词汇是怎么来的呢?Google一下就行了。
好了,现在是休息时间。
从这件事里,要吸取什么教训:
(1).专业学者在自己专业领域发表专业言论,拥有比常人更大得多的话语权,如果对公共事件有重大影响,就需要慎重发言。大家也要慎重取纳。
(2).如何取信一个专业学者的专业言论:
a.他是否能证明自己是个专业学者或研究者。他的名字是什么,在哪里就职,在本专业的水平如何?
b.他是否具备信誉。以前的发言是什么?他的发言历史是否具备信誉?以前有没有利用专业壁垒故意骗人的记录?
c.他的中立性如何?他是否是争论中某一利益方?如果是,那么其敌对的利益方的专家是否在专业上和他取得一致?
如果abc都有,那么他是可信的,有比普通网友大得多的话语权的。缺失了其一,话语权下降。缺失很多,你最好把它当作普通网友。
(3).怎样获取专业意见?
找一个中立的,权威的科学机构、团体或个人,将专业问题发给对方,让对方公开解答。
牢记:专业问题,保证中立性(避免过强的利益纠葛),权威性(检查履历,专业水准),公开性(以便社会质疑),署名(以自己的信誉担保自己的专业意见)。这些条件满足的越多,越有话语权。
思考:@破破的桥 所写本节医学专业内容,是否为该医学问题的权威答案?它违背了以上三条原则的哪些?
行为艺术尝试:喜爱本文的网友,可以将本文或本节内容书写成微博,私信或公开转发给专业机构如@科学松鼠会等,请对方找医生公开作答。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位医生。
-----------------------------------------
2.诉诸生活差异(本节是全文最重要的一节,请仔细阅读)
方舟子: @喀迩娜医生对韩寒《求医》一文的专业解读,比我写的更好,推荐。读完这篇解读,结合我以前的分析,《求医》作者不可能是韩寒,应该更清楚了。请骑墙派领袖@刘戈 @林楚方 圈阅。
第二位医生@喀迩娜首先赞同了第一位“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该神医现已转职为作家)的医学结论。这不由让我的八卦之心熊熊燃烧。是哪里的医生那么有才?
点开其微博。发现@喀迩娜发表此文前,是一个空号,除了少量游戏记录以外什么也没有,我就不截图了。请大家呼唤它出示姓名、专业、行医资格证明,来支持其专业说法。我们姑且相信它是个医疗行业从业者,就像我们相信它今后会转职为留学生、银行职员、企业财务、工程师、卡车司机……,并再次出现在方舟子的转载列表里,一样。
重申上节原则。专业问题:中立性、权威性、公开性、署名。这些条件满足的越多,越有话语权。它满足了哪些?如果大多没有满足,我们把它当一个普通网友看待。
@喀迩娜 这位医生兼普通网友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所幸这些质疑均非专业领域的,所以它的身份疑问并不造成很大的影响:
(1).医院门诊和办公室在一起,是70,80年代状况,不是90年代状况。
(2).医生写病历写错了还用橡皮擦小刀刮,是70,80年代状况,不是90年代状况。
(3).收费处药剂师员工看不懂医生处方,是70,80年代状况,不是90年代状况。
(4).疥疮外用药不齐备,是70,80年代状况,不是90年代状况。
(5).没写人头攒动看病难,黄牛代挂号,医生乱开药收红包等90年代的医院状况,还是像70、80年代状况。
方舟子还补充了几个:
(6).封闭式,鼠洞般的挂号小窗口,是70,80年代状况,不是90年代状况。
(7).墙上有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标语,是80年代状况,不是90年代状况。
(8).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是一所科室齐全、设施先进,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单独的皮肤科。这与《求医》所述的皮肤科与外科合并成一科的情况不符。
剩下的我就不列了。总之,结论是,这文章不是一个90年代就医的人写的,而是一个70-80年代的人就医的经历。
这里依然存在着“陷阱逻辑”。比如为什么韩仁均要在90年代写自己70,80年代的看病经历?难道他90年代不看病么?或者他写了个求医的稿子,屯十年二十年用韩寒的名字投稿(这已经很奇特了),却没有被当时的编辑发现是70、80年代的看病经历?
但在本节,我们暂时抛开逻辑分析,看一下该质疑的效果。我们可以发现,网友在此分为两派,一派觉得,这没啥问题啊。另一派觉得,哎?这质疑得很对啊,虽然每个都是很弱的质疑,但那么多地方不合理,韩寒应该出来说明一下。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其它地方。比如《书店》中的书架是闭架还是开架,《小镇生活》中的校园是大学生的经验还是中学生的想象,《三重门》中的生煎包子打架是70年代的风气还是90年代的风气,90年代末上海的公路到底颠簸不颠簸。大家都分成了两部分,有些相信韩寒写的是真的,有些觉得挺假的,确实是80年代,甚至70年代的场景。要求“释疑”。
本文就来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逻辑陷阱和忽悠手法。
这种手法叫做“诉诸生活差异”。在介绍手法之前,我们先来看方舟子的网站“新语丝”上,针对《差生韩寒》一文采访的同桌的证言,寻找证言漏洞的讨论。
博文配图(新语丝上的讨论)
//@hezter:98年12月19日早上钱钟书死的,当天是周六,如果是当天或隔天新闻联播播放,韩寒怎么晚上还在学校?
//@三思柯南: 记错了,这正说明了韩寒没有串供背台词……
>>李晋闻:
>>这个质疑很有可能不成立。
>>中共对于讣告的发布,是严格分等级的,级别越高发布得越及时。钱钟书的级别,估计还不能享受当天死当天或隔天就在央视新闻联播发讣告的待遇,很有可能是隔了2、3天才发的。
>>如果隔了2天,到12月21日星期一钱钟书讣告上新闻联播,并没有什么奇怪。
>>对于这种可以求证的事情,还是小心求证再质疑比较好。
当然,这是正常讨论,贴这个只是说明问题,不是说他们在密谋。
在这条讨论中,大家可以发现一句非常有趣的话:
对于(钱钟书讣告上新闻联播的日期)这种可以求证的事情,还是小心求证再质疑比较好。
此时大家不禁会想:咦?这是“可以求证”的事,那什么是“不可求证”,“随便质疑”的事呢?请大家抬头往上看本节开始的那8个质疑。最终只有一个被确认了。第8条,该医院的皮肤科与外科当时是合并在一起的,韩寒文章所述属实,确实是99年的情况。有医院网页为证。[10]
其它7条,什么挂号窗口大不大,医生写病历会不会用橡皮擦小刀刮,收费处药剂师能不能看懂医生处方,过了10年了,怎么证明啊?没法证明,也没法证伪。谁没事10年前去医院拍个照片等着今天发啊?
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拿“99年上海金山医院的挂号窗口不是韩寒说的小窗口,而是大窗口”的质疑为例。读者看见这个质疑,又发现无法找出证据,来证实和证伪这个质疑,那么,读者就会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和它对照。
如果韩寒说的是真话,上海金山医院99年确实是挂号小窗口。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证实此事,大家会使用自身经验来验证和判断,由于各自的生活差异,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20%的人,99年去医院的窗口是大窗口,和方舟子质疑得一样。
有40%的人,99年去医院的窗口是小窗口,和韩寒写得一样。
有40%的人,99年还小,不是自己挂号的,看别人信什么就是什么。
这是对一个质疑,那么这样的“不能证明”的“质疑”我们摆出10个会怎么样呢?
假设有10个这样的质疑ABCDEFGHIJ,大家以自身经验来对证,其中甲发现,ACDE和自己经验一样,质疑有效,其它无效。乙发现,BCEFGJ和自己经验一样,质疑有效,其它无效。以此类推,读者群就会形成例如这样一个分布:
(1).有10%的人,可能发现8-9条,甚至所有10条质疑,都是和自身经验相符的,韩寒果然是假的!
(2).有20%的人,可能发现5-7条质疑和自身经验相符,剩下几条则是韩寒的经验和自己相符,那。。。韩寒可能是假的,也可能是真的吧,还得看看。有10%的人开始怀疑,有10%的人还是决定相信。
(3).有40%的人,可能发现只有1-4条相符。我还是相信韩寒。
(4).剩下30%的人,发现这全部都是胡诌,韩寒说的不是和我自己的经历一样嘛!太正常了。
大家发现了什么没有?即便韩寒说的是真话,手握10多年前病历的铁证材料,原本理应结束的争论。到了现在,居然有20%的人开始怀疑他:韩寒果然是假的嘛!虽然比例不高,但考虑到怀疑者是从0%增加到20%,韩寒拿着铁证失败了!
并且,更有趣的是,怀疑者们还不理解为啥其它80%的人不怀疑。你们咋不信我呢?
你会发现,这个方法百试百灵,总是能争取到20%的人。这20%的人是什么人呢?是既不能识破这个逻辑陷阱,生活环境、个人生活态度,又和韩寒相差最远的人。
但是,实际上这是最正常的概率分布,因为总有那么20%的人,生活环境和韩寒大相径庭,而与质疑者(比如方舟子)的生活经验相近。只要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验证质疑,他们就会觉得,每条质疑,都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和我的生活经验一模一样(当然,少量不一样的,受怀疑氛围的影响和人类自身的心理特点所致,他们会主动忽略掉),韩寒则总是说假话写假文章。剩下的呢,有些将信将疑,有些则就会觉得这20%的人太可笑了,怎么进入疯魔状态了,这么扯淡的质疑都信?那20%的人觉得好委屈啊。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发现了这个现象,比如李铁,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现象的原因。
@评论员李铁说:我有个问题,这次说韩寒代笔的,有几个是写文章写出了点成就的人?有谁是在生活中有趣的潮人?他们平时连体育新闻都不看,怎么能理解一个大都市的80后潮人的调调?苦大仇深,天天只知道板着个脸谈革命和政治的迂腐之人,哪有资格来品鉴韩寒?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采用“诉诸生活差异”的质疑方法,与韩寒生活差异最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无法识破这个诡辩陷阱的人,就会成为铁杆的质疑派。女人(性别差异),长者(年龄差异、代沟),不码字的人(专业差异),中学狠劲读书不早恋的人(教育差异),苦大仇深的人(性格差异),无趣的人(兴趣差异),这群人中招中得最多。
讲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么?
好了,现在是休息时间:
@方舟子:《三重门》:“高中的生活一下比初中宽了许多,愿听就听,一切随便,甚至上课睡觉也可以,只要不打呼噜。”高中因为有高考的压力,应该比初中更紧张才对。这是哪里的高中啊?还允许课堂上睡觉?怎么像是大一的生活?是代笔者把一部写大学生活的小说改成写高中的又没改全吧?
博客配图(使徒子的漫画)
这个笑话由于@使徒子的精彩配图,大家都知道了。前几天和一大群朋友吃饭的时候,有个朋友正好说起方舟子这个笑话:韩寒《三重门》里写自己高中上课睡觉,方舟子质疑韩寒,高中有高考压力,怎么可能允许课上睡觉?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哈哈大笑。良久方停。这时,角落出冒出一个怯怯的声音:难道方舟子说的不对吗?高中上课确实不能睡觉啊,头低一点都会被老师骂。
由此可见,任何稀奇古怪,荒谬绝伦的生活经验,总会有人有的,哪怕是1%。
接下来是另一个笑话:
《三重门》
卧春 卧梅又闻花 卧知绘中天 鱼吻卧石水 卧石答春绿。
林雨翔大叫:“好!好诗!”发议论说:“这首诗不讲究韵律,不是韩愈所作,这种五言绝句肯定是柳宗元反对骈骊文那时候创作的,我曾在《中国文学史》上见到过。凭我的记忆,卧梅是指盛产于北方的一种梅花,枝干横长,看似卧倒;主人正在房里卧着,心中描绘自己如日中天时的情景,而‘卧石’,似乎是哪本古书里的?《万历野获编》?好像是的,里面的一个地方,在云南?好像是的,是一个景观,临近它的一潭水叫卧石水,鱼都在轻吻卧石水,这一段真是写神了,有柳宗元《永州八记》里《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里那——鱼的风采,最后,卧石似乎在回答春天已经到了,好诗!好意境!”
@张放:此段更能凸显16岁少年的文学天才。作者对古诗词的韵律也十分懂得,而且通过读,就能够判断出来这五言绝句肯定不是出自唐代韩愈之手。厉害!而且还没完,还能判断出这绝句是出自唐代柳宗元笔下。而且还没完,还知道是柳宗元在批判骈俪文泛滥文坛时所创作的…………
这首90年代在中小学传播极广的《我蠢》的段子,后头装逼引用90年代中学教材几篇课文进行了一大通胡扯。张放老师识别不了。有人觉得这事落幕了么?不是的。天涯有人觉得张放老师太委屈了。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段子?谁知道这段子是不是韩寒本身创作的?难道不是很有文采么?16岁能写出来么?这不是代笔的铁证么?张放评价的不是诗作本身!而是后面那些分析!这帖子后面则是一大堆赞赏之词:佳作!又一力作!
这个分析我不贴了。还是这句话,任何不可思议的生活判断差异,也总会有人有的,哪怕是1%。
所以记得,“诉诸生活差异”是一个典型的忽悠手法。总有人和你的经验一样,也总有人和你的不同。如果你无法识破这个手法,就有可能会变成那几率分布中的那20%。其实就是被骗了。这个手法最早是算命先生使用的。不断地叙说某种典型的生活,“你20岁娶妻,2年后生子,父亡母在,5年后有血光之灾……”。哪怕9个人说不中,他们也就是一笑而过,但只要说中1个人,算命先生胡诌的典型生活刚好命中他的生活经验,立刻死心塌地的信了,活神仙哪!然后乖乖掏钱。
本文的主体部分已经说完了,最后说一下第三个医生。
----------------------------------------
3.诉诸权威
方舟子:医生@lw56102 :求医原文中说的是病历卡,这个是病历本中的一页,原文中说病人的姓名信息在病历卡正面,病史写在病历卡背面,这张纸只有一面写字。要是文学加工,这个细节加工的完全没有必要,很明显原文是写于医院还在用病历卡的年代,这个年代肯定不是九十年代末。
第三个医生是来否定韩仁均的证据的:《求医》一文写于99年上海,里头出现了病历卡,韩仁均也拿出了病历卡,但是这是假的,因为上海99年早就不用病历卡了。
大家被骗怕了,赶紧查一下这个医生的履历:大学:滨州医学院 (1996年)临床医学系 大连医科大学 (2001年) 研究生公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02 - 2004) ……
是个真的医生哎。好厉害。那说得对不对呢?
(上海网友纷纷贴出自己的病历卡。。。。。。。。)
@围观-改变中国:给这位似乎对上海情况有所熟悉的“医生”@lw56102 科普一下:附图中,小册子为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为参保人员所用),蓝色卡片为社会保障卡。多数上海人将前者成为病历卡,后者称为社保卡。
@汗液:@lw56102 这个应该不是古代的东西吧?
@肆四四肆:我发现我真是闲到蛋裂了。方舟子你借用别人的话来一口咬定9x年不可能有病历卡,所以一定是出现在更早的时候,老子刚随手一翻就翻到了我09年的病历卡,前后不到5秒。长宁区是上海中心城区,09年都在用病历卡,9x年有什么不能用?
网友还在金山医院网页上发现了病历卡。
在大量证据面前,@lw56102改口了:
从众多回复中发现一点,很多上海人将病历本称作病历卡,因此我说使用病历卡的年代肯定不是九十年代末是不确切的,在此向各位和受我误导的@方舟子道歉。但对求医一文的病历卡疑点并没有失效。尤其是第二点,病历卡背面书写病历的描述和韩仁均给出的图片不符。卡本不分的方言问题在求医中也不存在。
这个“没有病历卡”的质疑被弱化为:“病历卡应该有背面书写,韩仁均那个没有”,“卡本不分的方言问题并不存在”。
关于这两个完全不能证实的质疑,请参照上一节“诉诸生活差异”的模式处理。
那么,大家对这位医生的言论判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注意以下问题:
1.在99年,这位医生99年只是山东滨州医学院的一个学生,会比平常人更熟悉上海的医院吗?会比上海人甚至金山人更熟悉上海的医院吗?
2.对于病历卡存不存在这个问题,医生的说法,和病人的说法,有没有权威性上的差距?
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位“医生”和普通网友一样,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权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远远弱于上海本地人的发言权,因为后者更熟悉。
既然医生的身份和这个问题完全无关(有关系的身份应该是上海人,金山医院附近的人)。那为什么方舟子要强调他是一名“医生”呢?这叫“诉诸权威”的忽悠手法。通过暗示,混淆正确的逻辑关系,用不相关的信息诱导受众,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明明是个普通网友的普通意见,甚至还是个完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普通网友,通过强调“医生”身份这个暗示,来增加他的话语权,这是一种诡辩模式。
想看穿这个诡辩,依然要严格遵循逻辑判断。自问:“医生”这个身份,和我们谈的问题,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