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来自中国天山的信
首先,我声明,我不是向往移民国外,还有就是我不通外语,但我想这不是阻隔我们交流的屏障。
经过长期的苦思弥想,终于领悟到生命的起源、思维意识之谜、太阳系的演变和宇宙的存在,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是不愿意相信的,尤其在我的国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文明古国,长期没有产生创造性的发现,已没有了相信奇迹的自信。对这样一个科学题目,在一个货币价值引领下,没有人能够想到这样一个题目的成立,对个人到整个人类有着怎样的深远意义,而且任何科学题目是要必须经过由“正式工作”的并且长期“工作”熬出来的权威们评价后才能出现,然而,这些有“工作”的权威们是熬出来的,他们不情愿主动相信,除自己之外的奇迹,或是占为己有,结果会造成一个奇迹的掩盖,或是,出现一个思维混乱的奇迹。
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的成果应是人类共享的。我对科学的定义,探索未知是科学,完善已知是科技,科学是靠哲学体现,科学是人类共同意识的结果,是通过某个体领悟表达的,所以科学的成果是属于全人类共享的,科技是将已知的科学,通过经验知识完善转化成技术,爱因斯坦做出过令很多人不解的抽象表达。
关于我的理论的可行性,我是发现者,当然我是最有发言权的。
1、 目前人类处在一个没有新的科学引领的阶段,只是在艰难的完善着科技,并且这种完善已不能使人类有明确的未来,但人类前进的步伐,不会因此慢下来或停止,这样人类出现新的科学方向就有了可行性和必然性。
2、 我没有名牌大学的毕业,也没有国内认为拥有知识的工作,生活很清贫,正因为如此才能拥有一颗纯净的心获知事物真的本质。
3、 我生长在天山深处的一个工业基地,特殊的环境,传统在我思维中断开,在我身上几乎没有传统的影子,这让我的想像力能够超越所有的感官到达我愿意到达的地方。
4、 我一直相信世上没有唯一,有主宰的存在,这是领悟,因为我是中国的汉族人,一般是没有宗教传承的。白种人的文明是圣经启示的(我有专门的论述)。
5、 我的理论没有借鉴任何参考资料,我可以面对上帝发誓,完全是领悟,这不是建立在经验知识基础的科幻,这是依靠知识、通过想像力领悟达到的结果,是真理。
6、 令人鼓舞的是我的理论在不同阶段定义的结论,事后查阅才发现,世界科技界都有对应的未解的发现。
我欢迎相信我的人,和我联系,邀请我去你们的国家,或是来中国共同探讨,我还对很多现象(地震、地质演变、疾病等)有着新的思维方向,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探讨。
感谢看我信的人们!
自我介绍
我出生在天山脚下的核工业基地,这是一个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真正快乐幸福的地方,我的童年是在追逐、奔跑、大口地吞食云朵中渡过。童年的我曾一度相信摘下天上的星星并不是一件难事。有人说过这是偏僻的小地方,这里的人们没有见过世面,其实他不懂,我站在山顶上触摸着蓝天、亲吻着云朵,眼前是望眼欲穿的视野,这才是很少有人见过的大世面。有一天我下了山,来到了让我见世面的地方,我才发现若隐若现的星星是那样的遥远,摘下它是多么的不可能,也就是这个让我见世面的地方,使我知道人之间会有猜疑和妒嫉,得去揣摩。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想着我那自由飞翔的童年,我一直认为我的童年不是走过来的,是飞过来的。所以我坚守着童年赋于我的坦诚不妒嫉的信念,只有这样,那种飞一样的感觉才不会远离我。
我的一篇论文揭开了生命的起源、太阳系及地球的演变、思维意识、宇宙起源之谜,奇迹出现总是要面对唏嘘,看似异常不可能的偶然,其实我的揭示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个人的历程和几十年一如继往永不放弃“静”的求索;当人类走到一个停顿、默守陈规、踌躇满怀的时候,规律就会让人类找到新方向的奇迹;完整的人格只有具备的人才能获知未解的答案。(有一个纯静的心,才能看到真的东西)为了发表,我联系了很多有关部门,但得到的答复是无法逾越的因果关系的工作程序,有时工作程序会成为个已意识支配的屏障,我们现在个已非常智慧,但缺少社会智慧(我的利益是从我们的利益中获得,妒贤忌能是我们性格悲剧),面对困境,我甚至闪念过国外,但人格促使我尽最大努力将论文发表在祖国,我深知我们不论怎样刻苦学习西方已创造的奇迹,想超越是不可能的,必须自己创造出奇迹。我是在忘我的境界领悟出的真理,我有把握。我知道在中国是难以上青天的难事。我不为荣华富贵,是为中国,全人类找到思维空间。
物质存在的运动−−−人主观定义的物质的存在,是物(广义概念)的运动。人类对主观定义的物质认知,是建立在主观概念存在的基础上,对存在的运动进行探索。本文是建立在人类主观概念之外,来研究、剖析物质(广义概念)的存在,物质(广义概念)存在的运动:是遵循类似性、差异性、多样性,吸收-释放为主动,不重复的循环。物质广义概念存在的运动使人主观定义的物质出现。探索物质存在的运动,揭示了生命的起源、思维意识物质、太阳系演变、宇宙的存在一系列疑问。为人类找到了新的思维空间,沿着新的思维方向能够揭示更多困惑人类的疑问,例如:地震、疾病,作者已经有了新的思索方向。人类在发展,总要在固定形成主观思维,出现保守的时候,会有新的思维方向出现。作者的发现是人类发展的意识体现,不属于我个人,而属于全人类。期望引起重视,对国家、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我的论文,现在不是发表的问题,哪个出版社也没有能力去给出完整评价,他怎么去刊登。这篇论文不是心血来潮,不正常状态写的。我非常的清晰,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不是靠刻苦学习已知(经验)知识获得,未知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共同意识集中体现,是通过个体的感悟表达出来。他(发现)的出现,不属于个体,而是属于全人类,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方向,每个人都有义务表达、支持和探讨,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
一 双重的奇迹
一个年仅26岁的青年,一年之内在科学上作出如此众多的历史性成就,已经是够神奇的了。但更加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是,他当时并不是生活在大学或者学术研究机构中,而是在瑞士联邦专利局当一个最低级的技术员,本职工作是对发明专利的申请进行技术鉴定。这项工作是非常费脑筋的,不可丝毫懈怠。而饱尝失业之苦的爱因斯坦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对此自然十分认真负责。因此,他只能利用每天8小时的公务以外的业余时间来从事科学研究。可是,他在家里还要帮助妻子照管不到一岁的儿子,经常是一手推着摇篮,一手执笔写论文。他周围没有一个物理学家,更没有一个可以请教的名师。
二 产生奇迹的源泉
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够在1905年创造奇迹?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的成长过程,还是有印迹可寻的。
爱因斯坦在晚年对自己发育缓慢与创建相对论的关系作了饶有风趣和意味深长的表述:
“我曾问自己,特别是我发现相对论的情况是怎样出现的。当时似乎是处于如下情况。正常的成年人决不会为空间-时间问题伤脑筋。在他看来,关于这个问题所应该思考的一切事情,在童年时代都早已思考过了。相反,我发育很缓慢,在我已经长大的时候,才开始搞清楚空间和时间问题。其结果,我钻研这个问题比通常的儿童所钻研的要深。”
为了谋生,1902年2月爱因斯坦迁居到瑞士首都伯尔尼,在报上刊登“私人讲授数学和物理学”的广告。几天后就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建筑师来听课。一个月后又招来两个大学生,一个是学哲学的索洛文(Solovine),一个是学数学的哈比希特(Habicht)。他们都对科学哲学问题感兴趣,与爱因斯坦志趣相投。于是他们3人每天晚上一起阅读科学和哲学名著,也读了一些文学作品,同时进行海阔天空、热烈深入的讨论。这项活动从1902年春天持续到1905年11月,他们戏称为“奥林比亚学院”,对爱因斯坦早期的科学创造,产生了重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爱因斯坦所以能在1905年迸发出惊人的科学创造力,掀起一场物理学革命,考其原因有三。
首先,是他始终保持对自然界奥秘的惊奇。对科学探索的执著,不顾任何困顿险阻,始终信守为科学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其次,是他的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固步自封,敢于向旧传统和任何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他生前的研究助手霍夫曼(B. Hoffmann)和秘书杜卡斯(Helen Dukas)合写传记《阿耳伯特・爱因斯坦创造者与反叛者》(Albert Einstein Creator and Rebel, 1972, Viking Press),这个不同凡响的书名,正是对他这种精神的中肯表述。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是,他具有深邃的哲学探索精神,使他与同时代的物理学家相比,在思想境界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眼界更广。正如他在逝世前5天对一位科学史家所说的,20世纪初只有少数几个科学家具有哲学头脑;而今天的物理学家几乎全是哲学家,不过“他们都倾向于坏的哲学”。既要有哲学头脑,又要不倾向于坏哲学,并非易事。他自己是怎样走过来的?对他的科学探索产生影响的哲学思想又是什么?
爱因斯坦幼年时虽然发育迟缓,但少年时却相当早熟,爱好穷根究底地思考各种问题,包括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生价值问题。在一位医科大学生引导下,12岁就读过康德的代表作。1902―1905年的“奥林比亚科学院”的活动中,他和两位大学生一道阅读并认真讨论了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Spinoza)的代表作《伦理学》,经验论哲学家休谟(Hume)的《人性论》,物理学家兼经验论哲学家马赫(Mach)的《感觉的分析》和《力学》(此前他自己已读过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的著作。爱因斯坦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独立的批判精神,认真吸取各派哲学的精华,而不拘泥于任何一派哲学体系,不盲目附和任何哲学教条。他的哲学思想,是通常的物理学家难以企及甚至无法真正理解的。最近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90岁高龄的彭桓武先生在一次访谈时坦诚地说,对爱因斯坦两段论及哲学的话,他至今未能真正理解其意义(见2005年1月6日《大众科技报》)。这两段话正是爱因斯坦对知识和理论本性的精辟论断,值得向读者介绍:
1.“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1933年6月10日在牛津大学的演讲《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
2.“我们现在特别清楚地领会到,那些相信理论是从经验归纳出来的理论家是多么错误呀。甚至伟大的牛顿也不能摆脱这样的错误(‘我不作假设’)。”(《物理学和实在》,1936年;“我不作假说”是牛顿的话,他认为他的理论全部来自经验。)
三 奇迹的创造及其所借助的哲学工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物理学的当前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深入地去掌握哲学问题。”他又曾对人说过,“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不如说我是哲学家。”对他一生影响最深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思想:理性论与经验论。
爱因斯坦的经验论思想主要来源于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和19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特别是他们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休谟对传统观念采取彻底的怀疑和批判态度,要求一切被认为先验的东西(如因果关系)都回到经验基础上来。马赫从经验论出发对牛顿的绝对空间概念的批判,给爱因斯坦很大启发,使他在创建相对论时找到了突破口。因此他在早期十分推崇马赫,但他坚决反对马赫顽固反对原子论的态度。后来他更远离马赫哲学,认为它“不可能产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它只能消灭有害的虫豸”。这是对怀疑的经验论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所作的最精辟、最中肯的评价。同样,他对休谟哲学的消极面也有中肯的评论。他指出,随着休谟的批判,“产生了一种致命的‘对形而上学(指本体论的研究)的恐惧’,它已经成为现代经验哲学的一种疾病”。
五 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诺贝尔奖这类身外之物是无足轻重的。在他晚年回忆中说,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深切地认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他的人生追求和信念,在1930年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有生动、清晰的表述: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承受。”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
“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
“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地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轻视。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
虽然长期对自然界奥秘的专心致志的探索使他养成了“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可是他始终具有“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爱因斯坦的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与他的忘我的科学探索精神,组成了他的人生的至高境界:善、美和真,显现了爱因斯坦的巨大人格魅力。
读懂爱因斯坦――关于他幼年评价迟钝的问题,其实恰恰反应了他天才的一面,因为百分之九九十九点九的人是非天才。非天才一出生他就俱有非天才的固定思维模式,所以非天才对事物的判断很快就从固定思维模式中做出判断,然而天才他具有天才的无限思维空间,他对事物的判断要经过无限想象,一旦他做出判断,那说明他已经完全进入事物内在空间。在课堂里举手回答问题最活跃的往往是非天才,迟迟不举手的有可能是天才。
关于不能理解的爱因斯坦的那两句话:1.“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1933年6月10日在牛津大学的演讲《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
2.“我们现在特别清楚地领会到,那些相信理论是从经验归纳出来的理论家是多么错误呀。甚至伟大的牛顿也不能摆脱这样的错误(‘我不作假设’)。”(《物理学和实在》,1936年;“我不作假说”是牛顿的话,他认为他的理论全部来自经验。)
――任何科学是哲学找到的思维方向,沿着思维方向完善了知识(非天才认为的科学),想像未知叫科学,完善已知叫知识,所以爱因斯坦所指的纯粹逻辑是抛开非天才的思维概念,用天才想像思维空间做出科学的理论。如果以非天才的思维概念思索,你只能在不断的完善知识,永远跳不出启发这种知识、经验来源的(过去的)科学理念,为什么会终结在经验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天才的科学不可能永远适应变化的事物,所以往往是天才创造了科学,非天才不断地完善,一直到不适应变化的事物为止,走向终结,新的天才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