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万物遵循的启世之中国的钥匙,世界的锁(五) (接上)对于我们主观概念的顽固,历史上南北较量的相互作用,让“人兽”状态擦上了一层又一层社会文明的粉,反而支撑了我们主观概念的顽固,使我们一直都没摆脱“人兽”的影子。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在维持这个主观概念。对于这个主观概念,触及最大的一次就是东西较量,西方的工业文明对我们主观概念的冲击。这次冲击,从一百多年以前,一直到现在,我们也擦过几次粉,但是都没有起到本质的改变,那个“人兽”的影子相比以前要隐蔽得多,但他并没有消失,从本质来看,只是时隐时现罢了。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自我强大,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世界,依然顽固,我们的表现,依然极端的妒忌,依然仇视智慧,依然走着卧薪尝胆的中庸之道。只是说,欧洲的工业成果给我们带来了生存方式的改变,这让人感到我们已经进入了高度文明。文明是个泛义的概念,不能以主观概念去狭义地理解,生存方式的改变,是文明的成果,也就是说,它只是反映文明的一个要素,而不能替代“文明”这个概念。文明还包括思维反映所达到的层次——智慧的表现,这就好比动物园的猴子,它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和人有一种默契,我们认为的兽性也消褪了,那我们就可以断定他们比野外的猴子更具(猴子)文明吗?实质正好相反。我们的社会也是这样,实至今日,这个影子跟着擦了几次粉,好象变了模样,其实他依然是他,只是工业文明的成果,让他的表现增加了几分技巧,等到粉掉了,他还会露出本来面目。 虽然东西较量,不能和南北较量相提并论,但究其本质来看,大同小异,我们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顽固,所表现的自我强大为主导的主观概念,只是覆盖了社会文明因素而已,要和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文明做较量,结果可想而之。我们耗尽了几乎所有的一切,并没有因此使我们整体社会强大起来,跟以前一样,何来的自我强大?我们再一次事与愿违。 我们一直在自我强大中卧薪尝胆,忍受着世界上最大的屈辱,奋斗着自我强大,但是我们这个群体从来没有强大过,因此我们的个体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强大过。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我们把责任全归咎于统治阶级的残暴,还有侵略者的残酷,这并没有错,可是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不是为残暴的统治者和侵略者说话,试想一下,这一切如果发生在欧洲,会是这个结果吗?这块优越的土地,如果在欧洲人手里会是什么样,而在我们手里成了什么样?我只想说,有着工业文明的成果,我们这块优越的土地,足以让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们强大起来,然而我们却没有做到。美国的强大,它那块优越的土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你要说,英国的强大,是他掀起了一场工业文明,那么美国则靠的是那块土地。资本主义的资本,没有工业文明所必要的资源这个对象,资本一点主义都没有。“美国是靠纯正的资本主义强大起来的”那是他自己宣传的,他不想、也不会告诉你,他的强大靠的是高度的社会文明(团结协作)和这块优厚的土地。这也是他有极大的热心和耐心,去“帮助”某些正在以社会文明和优厚的土地相结合的国家,返回资本主义的原因。这样,在美国的“帮助”下,返回资本主义的国家,不但不可能强大,给美国构成威胁,反而还会在资本的诱惑下,心甘情愿的为美国付出自己的一切,使美国更加强大。 东西方的较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高度的工业文明,他打破了我们一直认为的“野蛮人”的概念,对我们的触动是最大的一次。每个人的自我强大,都受到了冲击,由此上升到了社会危机这个层面,我们开始反思,寻找我们的方向。我们用了很多主义擦粉,都是昙花一现,治标不治本,因为我们没找到根本问题,就是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强大,这个“人兽”的影子。 事物存在于对立统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苦难和屈辱,当然,我们要幡然醒悟也不是刹那间的事,这是一个哲学授予所延伸形成的主观概念,逐渐完善,到顽固,是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面有它的必然性。如果我们最初的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自己不断地脱离、修正,那么,我们就一直会引领人类的方向,这就违背了事物存在的多样性要求。也就是说,世界只需要我们存在就行了,不需要有欧洲、非洲等。事物存在于对立统一中,当我们产生最初的主观概念,也就注定了要走向顽固,而由主观概念相对薄弱的区域接受新的哲学授予,产生新的主观概念以此在不断地轮换中。 当我们主观概念顽固的时候,也就是以我们顽固的主观概念,主观地去看待另一个群体,我们会认为,相对我们,他们是落后的。而这个落后,不是绝对的,那只是相对于自己,我们主观认为的。恰恰是这种所谓的落后,让他有了一个摆脱主观概念束缚而去接受新的哲学授予的基础,也就是说,这个落后是相对的,其实它孕育着新的概念产生。同样当今的欧洲人主观地认为,我们是落后的,这种情景跟我们当初如出一辙。也就是说,轮换中又到了我们。纵观世界,欧洲人开创了产业文明,这也注定,他同样会走向主观概念的顽固。 我想插几个概念,这些概念不在本文中详解,在这里,只起辅助认识的作用。 人类很早对事物本质的触及,源自于哲学授予,并不是所谓的凭空想像。我对这个凭空想像有个定位,就是人类不可能想像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那么这些人类早前触及的事物本质的概念,很多我们是疑惑的,无法弄清楚。而且有些概念我们甚至把它归纳于迷信,但却又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这种疑惑是一个触及到本质的概念被当时的主观概念覆盖所致。也就是说,当时所触及的概念方向是存在的,只是说随后主观概念的不断覆盖已改变了最初这个概念的方向,但是这个方向的改变,并没有走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说,这个大体的方向依然存在,我们仍然可以以这些概念做为基础,去追寻本质(那个方向的正确)。 现在要提出这几个概念,就是“轮回、因果报应”等,这些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是存在的,甚至“投胎转世”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的。这样说,会引起很大争论,但是这个概念的方向是对的,这个概念的出现是被严重主观概念化了。也就是说,人作为物质在物质存在运动中,它是变化的,存在一个以我们主观概念去理解的扩散或集中,这是一个哲学方向的探究,在这不详述。只用一句话作辅助说明,人就个体来说,不是我们主观概念所认为的出生到死亡(消失)。其本质,人作为物质永远存在于物质存在的运动中,只是不断地变换而已(这是物质存在于运动多样性的要求)。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它都是这种事物经过了一个“轮回”才得以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事物要经历一个表现过程,这个表现过程,就类似我们说的“轮回”。如果一个本质的事物在运动中没有完成一个类似的“轮回”,它在运动进行中,对于我们来说,是认为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类似“轮回”的完整,我们才能发现这个事物。再进一步的说,一个事物的存在,是一个我们主观概念认为的起点,经过一个过程,再回到一个起点,其实这是一个类似圆的运动,但是事物存在于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它没有我们主观概念所认为的起点和终点。如果要迎合我们主观概念而去追寻事物的本质,那么用“类似”这个概念相对更为准确。因为我们的主观概念范围局限于此,我们的主观认识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这就再次证明“哲学授予”的存在。只有“哲学授予”的接受、延伸才能扩大你的主观概念的范围,你才会有一个进一步扩大的认识。这个问题,在本文中就探讨到这儿,再深入,就是哲学问题,在这儿,只起一个辅助说明的作用。 一个事物的存在,要经历一个“类似”的轮回,我们主观概念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单一性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超越这个对立统一而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观概念只能在对立统一中的一面。而本质的事物,是相互关联共同存在的一个泛义的概念,它不是我们主观概念所认为的,先后次序和独立性的存在,这只是物质存在运动的类似性表现。所以,要以我们主观概念去理解,事物存在一个狭义(小)的“轮回”,同时,还在进行着一个泛义(大)的“轮回”。这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狭义的轮回),太阳系又围着银河系转,也就是说地球在围绕着太阳转的过程中,同时也围着银河系转,这就是一个泛义(大)的“轮回”。 纵观人类,在接受哲学授予所延伸的主观概念留下明显痕迹的,有过四次,它们依次是,中国区域产生的以拜物教形式为表现的主观概念,接着是以佛教形式为表现的主观概念,接下来是以圣经为表现的主观概念,再次是以伊斯兰教为表现的主观概念。这其中以“拜物教”和“圣经”最为突出,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说,“佛教”和“伊斯兰教”,它有着被延伸修复的表现,要以我们主观概念所习惯的来理解,就是说,拜物教和圣经相对比较独立存在,其它的多少存在着一些影响。 从“轮回”这个角度看,每次人类所出现的比较明显痕迹的哲学授予所延伸形成的主观概念,是一次相对独立的概念(事物),它同时还存在一个泛义的“轮回”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起初的那个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在不断地完善中,同时人类也在接受新的哲学授予。纵观现今人类世界,根据“轮回”这个概念,可以看出,人类发展至今,这个大的“轮回”过程,基本完成。当然这不是主观概念认为的结束,而是要进入一个更泛义的“轮回”,这就是以我们主观概念所认为的又回到了(类似)起点,也就是说又回到了我们这块区域。再通俗地更符合我们的主观概念来说,一个事物的存在,要经过一个“轮回”,一个事物的发展,再经过一个“轮回”,我们概念认识的出现,它的发展是它出现后再运动,那么这个再运动就是在它出现后,也就是它经过了一个“轮回”,又回到了那个(类似)起点。从这个起点上继续再出发,再一个轮回,我们主观概念就认识到这个事物是在(运动)发展着。 在这插一个问题,和日本同样的道理。青藏高原和西玛拉雅山阻隔了我们和印度的广泛接触,虽然它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但是这个阻隔,使我们不断完善的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没有广泛地影响到他。所以他在东西较量中产生了佛教,这是一次半脱离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而接受的哲学授予,所延伸的(新的)主观概念。由中国的最初的拜物教向西依次出现佛教、圣经,然后向东回归,出现伊斯兰教。随着工业文明的广泛普及,现在,又回到了我们这个拜物教的初始地,从而可以看出,这个(运动)发展路线,是一个类似“轮回”。(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