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hong_1949 //www.sinovision.net/?604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hong_1949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如果我们也像别人一样不在家里开伙食就轻松了

已有 1400 次阅读2014-12-3 23:44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家庭生活| 在家 分享到微信

我的亲戚家基本上不在家里开伙食,都是从超市代食品回家吃。我比较羡慕。感觉很享受。但是我又是比较传统的人。感觉一家人还是 坐在一起自己做的美食,或者自己想吃的。特别是我们四川人的口味。离不开。所以为了家里的人,我很忙。

今天早上我就是在超市购买点早市上的圣女果,精品是近6元一斤,普通的是近2元一斤。一代小包子,0.5元一个,我只吃了2个,总计就2元钱,我们小区的很多人,早中晚餐都是这样便宜。

可是我可以,家里的女儿不可以接受。老公是喜欢在外吃饭的。为了女儿,我还是要给她做她喜欢的美食,辛苦也是天论之乐麻。今天晚餐都商量好了,就吃上次做的泡椒炒仔鸭和蒜苗豆豉炒泡萝卜+黄豆芽汤。川菜川菜吃的就是调料。我们有每月都是要让超市送一包或丙包的。


如果,如果我们也像别人一样不在家里开伙食就轻松了_图1-1


 永川豆豉属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氨基酸,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即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营养价值高,又有开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 (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大量生产豆豉供应志愿军食用。

豆豉不仅能调味,而且可以入药。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粤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和焖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载为宜。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忌生水入侵,以防豆豉发霉变质。


在川渝菜系中,讲究“食以味为先”,豆豉当然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甚至可以说无豉不成席。古城永川,因豆豉酿制而闻名于世。一粒粒美味可口的豆子,虽然毫不起眼,却“味纯香,甘咸调和”。

2008年,国务院正式公布,将“永川豆豉酿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了300余年的古老技艺,至此位列“国字号”保护名录。

  关于永川豆豉酿制技艺的来历,还有段悠远的传说。相传永川豆豉的发明者是一位姓崔的女子。崔氏原是永川一富裕人家的小姐,饱读诗书,聪明能干,后因家道破落,不得已跟丈夫在城东跳石河边开起了小饭店。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17年)的一天,崔氏带着几个孩子在小饭店里蒸黄豆。黄豆刚刚起锅,张献忠的部队打此路过。听过“张献忠屠四川”传言的崔氏害怕官兵抢人、抢豆,慌乱中将满满一筲箕黄豆倒在后院的柴草下,化妆成丑陋的老婆婆带着孩子们逃难。

  半个月后,崔氏回到小饭店,突然闻到后院奇香扑鼻,打开后院门,搬开柴草,黄灿灿的豆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黑糊糊生霉发酵的“毛霉豆”。崔氏伤心地哭了起来,一颗颗捡出“毛霉豆”,洗净加盐装在坛子里,以留着战乱时勉强佐菜下饭。

  谁知第二年开春,崔氏试着将“毛霉豆”端到四方桌上,却发现光滑油黑,清香散粒,一家人争相食之。

路过跳石河的外地木材商人闻香而来,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追问这道鲜美可口的菜叫什么名字。崔氏不好意思说出土得掉渣的名字,恰好门外一个邻居小男孩的牙齿掉了,又想到木材商人说吃了“毛霉豆”唇齿留香,崔氏急中生智冲口说出了“豆齿”这个崭新的名字。

尝到了美味的木材商人将“豆齿”记成了“豆豉”,一路走一路宣传“到了永川,不吃跳石河崔氏豆豉,就等于没进永川城”。永川豆豉由此声名鹊起

  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介绍,到了民国35年,永昌镇上就有鼎丰号、三荣祥及松溉镇之吉祥号等20余家,每年产豆豉1000担(每担100市斤)以上。解放后,以崔婆婆后人为首的13家酱园厂成立了永川县酱园厂,厂址就定在美丽灵秀的北山脚下。

  在制作手艺上,豆豉在原料、时间的选择上都很讲究,一般是头年的重阳节投料生产,一直要储藏到第二年的中秋节才能拿出来。因为只有这个合适的时节,才能孕育出香惊四野、乌亮醇香的豆豉。

今天,当你轻轻夹起一粒黑油油的豆豉,是否也能感受到那段明末清初的传说,和着满桌的美味,扑面而来。




如果,如果我们也像别人一样不在家里开伙食就轻松了_图1-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