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人物简介
邓林,邓小平长女,出生于1941年,四川广安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同年入中央美院国画系,1967年毕业。1973年分配到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兼任花鸟画创作室副主任。1986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任专职画家。历任北京画院花鸟画创作室副主任、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一名优秀的一级画师,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副会长,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会长。
此前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她从来没有觉得父亲走上过神坛,因此就没有走下来的必要。“他在他的位置上干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好,如果你在你的位置上干了该干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就和邓小平一样。”
两次南巡传递改革开放的声音,两次将深圳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台阶,邓小平南巡对于深圳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在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活动前夕,邓小平长女邓林也来到深圳出席相关庆祝活动。昨日,她在五洲宾馆接受媒体采访。在介绍展览时,邓林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邓林说,父亲邓小平原本是个寡言少语的老人,但来深圳后眼神特别急切。有段时间社会上曾流传邓朴方在海外有存款,邓小平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郑重询问,“我们都没有海外账户和存款,对朴方的事情更是造谣。”
讲话内容太多用纸巾做记录
邓林说,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正在为中国找出一条全新的道路。11月他到广东视察,在听到关于“逃港”事件的汇报时,邓小平沉默了一会说,逃港说明我们的生活不好,(两地)差异太大,此时,他已在考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一个窗口。
1979年4月,小平提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做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中国经济特区由此诞生。在特区的建设开始阶段,遇到不少困难阻力。1984年1月,他第一次来到深圳,因为“办经济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看”。在深圳两天的时间里,他马不停蹄地进工厂、下农村,与群众直接接触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回到北京,他立即提出要进一步办好特区,扩大对外开放,特区建设和全国的对外开放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原本我们家属以为他是来深圳会休息的,没想到他的眼神特别热切,特别急切地那种”,邓林说,1992年1月19日,小平再次来到深圳,看到深圳发生的巨大变化,邓小平显得兴致很高,充满激情。以往,他在参观时,基本都不说话,也不发表任何言论,但是那次来深圳,他一反平时的沉默寡言的状态,不停地问,不停阐发全新思想,还充分肯定这块改革试验田的大胆探索和实验。
在参观国贸大厦时,他突然滔滔不绝地发表大量讲话,以至于邓林和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来不及准备录音机、纸张等记录的物品,一时情急,邓林用几块叠起来的方形纸巾上做起了讲话记录。这些记录后来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后来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展览上还展出了一件米色的夹克衫,在当年的电视画面及照片中,邓小平多次穿着这件夹克衫,向深圳的人们挥手、微笑。邓林介绍,这件夹克衫是她为邓小平南巡专门去买的。此前他多年总穿着清一色的中山装,但是在南巡前,他特地要求家人给他买一件夹克衫,说是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氛围相匹配。衣服买回来之后,邓小平一试,结果发现有些长了。家人提出要重新买一件合身的,他连连摆手说不用,只把衣服改一下就穿了。此后,他一直穿着这件改过的夹克衫,还笑呵呵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穿这么舒服的衣服。”
抓不住机会对不起子孙
邓林告诉记者,退休后邓小平的生活一直都很规律,但他爱看报,桌子上的文件也一摞摞的,他非常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他原来一直有一句话,世界给中国的机会非常少,这次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我们不抓住,我们对不起我们子孙、我们的国家。”邓林说,“文革”以后,这代领导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正是因此才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现在这样的面貌。
邓林爱拍照,曾经举办过《女儿心中的父亲》影展。在邓小平为数不多的生活照中,有一张邓林拍的邓小平和孩子们的照片非常有趣。邓林说,邓小平自己不愿意照相,大部分照片都是抓拍的。邓林说,有一次父亲在院子里散步,小孩也在院子里玩,邓林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让他们排排坐,让父亲坐在石头上和孩子一起照。“我一说他就同意了,我自己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一个领导人还有自己的生活化的一面,可以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邓小平。”
召开家庭会议质询海外账户
邓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子女不能介入大人的事情,所以邓家子女都在自己的单位做自己的事情。“他不是那种告诉你应该怎么样的人,以前都是我妈给我们写信,所以很遗憾没有我父亲书信的手记。后来我们工作后,我父亲跟我的儿子也说过,你们应该有所作为,应该有出息,没有小出息也应该有中出息,最好有大出息,应该为国家做些事情。”
邓林说,以前有段时间,社会上曾流传朴方海外有多少存款,我爸很认真地问我们,有没有海外账户和存款,必须表态。我们都没有,对朴方的传闻更是绝对的造谣。父亲对我们的要求是国家法律不能侵犯,作为个人应该对国家有贡献,有所作为。
1992年,邓小平来深圳南巡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话。邓林说,她父亲不是晚年才不爱说话的,他从来就不爱说话。“可是他平时说的话,当时你不觉得怎么样,后来想想觉得很重要”。小时候,邓家的孩子们之间也会打架争论不愉快,邓小平就经常操着四川方言说,“总会过去咧”。邓林说,联想到他的经历,在“文革”中遭受到的事情,她认为,邓小平对希望和真理的追求从没有停止,“从家庭中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到他的思维方式,从未被困难压倒过。”
父亲邓小平从未走上过神坛
对于国家领导人,大部分人觉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邓林则表示,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邓小平也喜欢孩子们,他从未把自己看得很高,只是觉得自己要为老百姓做些事。此前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她从来没有觉得父亲走上过神坛,因此就没有走下来的必要。“他在他的位置上干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好,如果你在你的位置上干了该干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就和邓小平一样。”
接受大大小小无数媒体采访时,邓林说自己也在不断总结父亲的经验,她认为,邓小平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是他做人的准则,“没有邪门歪道,有意见表达,也绝不随波逐流”,还有邓小平拥有坚强的信念,让中国强盛起来,这是邓小平从年轻的时候建立起来的理想,工作作风严谨迅速决断,“所以我觉得父亲是个全才,会打仗、懂经济,算账算得很好,脑子转得很快。”
邓小平与深圳有着不解之缘。邓林说,她每次到深圳都能体会到深圳人对于邓小平的深厚感情。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受到国家的支持,在支持当中受到的磨难,在思想意识上受到的冲击还是很大的。而深圳老百姓对改革开放的理解是非常深的,“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在这奋斗,把青春贡献给深圳,当然他们对改革开放非常有感情,没有改革开放哪能到深圳杀一条血路,深圳老百姓对邓小平的感情,我是每次来都能体会到,去莲花山的时候,不论什么日子,都有鲜花,家长们都要带着孩子去莲花山看邓爷爷。”
邓林说,邓小平有很多想法,却从来不跟子女们说。1984年,她跟随邓小平来深圳考察,间歇就去沙头角买东西,“当时很新鲜,我就去买肥皂、味之素,现在哪不能买肥皂,超市的肥皂都很好啊。”当时我住在迎宾馆,出来就有很多摊儿,有卖尼龙手巾的,我就买了送给上海的朋友。1992年来深圳时,邓小平在深圳也没有说什么,可是从深圳到珠海的船上,他说了一个钟头,我们老劝他歇会歇会,没歇两分钟他又说。能感觉到他的确很兴奋,他有一个强烈愿望,把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想法总结出来,确实在决定改革开放前有很多斗争,但改革开放的思想最终还是实现了。
http://news.china.com/history/all/11025807/20131031/18120370.html
文革邓朴方酒后直言:毛主席这么搞必骑虎难下(1)
http://news.china.com/history/all/11025807/20140410/18441377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