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hong_1949 //www.sinovision.net/?604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hong_1949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云南供港蔬菜基地村民:以前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菜

已有 881 次阅读2012-6-27 08:18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时尚天地分享到微信

将采摘下来的蔬菜装箱待运。都市时报记者马闪山
 
运输使用的冷柜车内装有温度跟踪仪,全程记录温度变化
 
工人在基地里采摘供港蔬菜
 

还有4天,就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近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陆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很难得。

因为内地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供港食品的可靠性逐渐引起了内地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产销两旺的供港蔬菜——一种在内地种植、专供香港市场的高品质蔬菜。这些供给香港市民的“放心菜”中,有1/3产自云南。

从2007年开始,云南优质的农业资源就吸引了大量外资,一批供港蔬菜基地在云南生根发芽。这些基地不仅为香港市场提供了大批鲜蔬,还带动了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

6月10日落幕的第20届昆交会上,蔬菜依旧是最大宗的出口成交商品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质性推动,滇港之间的农产品合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在供港蔬菜基地工作的农民们而言,蔬菜热销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酬劳,还有完全不同的种植理念。

供港蔬菜基地的“工人”们

村民们把自家的田地租给蔬菜种植基地,又受雇于基地,称为蔬菜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

6月14日,凌晨6点45分。初升的阳光洒在陆良县小前所村,驱散笼罩地头的一层薄雾。40岁的计建林站在地头,一身绿色迷彩服,脚上的高筒胶鞋擦得干干净净。他悠闲地摸出一支香烟点燃,吐出阵阵烟雾。计建林的身边,是十五六个同村的村民,大家都望向面前那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

同往常一样,计建林简短地分工后,众人就快步下田散开,除草、施肥、浇水,仔细检查蔬菜的生长状况。村民们知道,脚下这些经过精心培育,长得饱满肥嫩的绿菜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采摘以后经过检测,它们将被搬上冷柜车,直运香港。

计建林是小前所村蔬菜基地的一名种植技术员,他带领的种植小组负责六七十亩菜地的栽种工作。2007年建立蔬菜基地时,他们都把自家的田地租给基地,换取每亩每年750元(后涨至950元)的租金。之后,农民们接受了蔬菜公司开出的薪酬待遇,成为了供港蔬菜流水线上的工人。

春播豆苗,夏种菠菜,秋栽芥蓝,冬植菜心。云南四季皆宜的气候,以及优良的水土空气,使得蔬菜易于生长,基地里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除了每月1200元的基本工资外,种植工人们能领到计件工资和加班费,多劳多得。一个月下来,每个人的收入都在2000元上下,个别干得多的,能拿到3000元。

“这种活计,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成为种植技术员之前,计建林是一名辗转于各建筑工地的泥瓦工,偶尔在家帮忙干点农活,每月只能领到1000元左右的工钱。“而且不是每个月都拿得到钱的,经常有老板拖欠工资不发,这个月的工就白做了。”现在,种植基地每个月的15日准时发薪,从不拖欠,收入也比先前多了一些。他对这份工作感到满意。“比以前好了些,收入很稳定。关键是离家近,不用出远门,还有空照顾家里、管管小孩。”

冷库管理员张正华,是3个孩子的父亲,每一批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经过他的双手进库储存、出库装车,再发往香港。成为工人前,他也在家忙农活,还经营了一段时间收购生猪的小生意。“那些时候生意不好做,生猪市场差、风险大,种地也要看收成,赚不到多少钱。家里小孩要读书,还要养老人,花销很大,存不下钱来。”

张正华说,做工人的最大好处,就是由基地承担风险,自己只管干活。“这几年干旱,如果是自己种地,肯定赚不到钱。但在基地干活,公司照常发工资。”因为忙于种菜,他已经放弃了收猪的生意。有时天色渐晚,在基地吃完晚饭后,他还要加班赶工,直到顶着满天星光回家。

在冷库干了近5年后,今年3月,张正华花了10多万元,盖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一家人告别了几十年前建的老瓦房。“在村里,赚钱了,大家都盖新房子。”他得意地说,盖房的钱都是这些年攒下来的。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6/27/15580372_0.shtml

远销海外的鲜蔬

陆良的田园蔬菜基地全年产量可达3000多吨,远销中国香港、英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对供港蔬菜的源头实施强制监控,是2007年的事。

国家质检总局发文,自2007年4月1日起,供港澳蔬菜严格实施标识、铅封和备案管理,并对供港澳蔬菜实施批批监装和查验。没有备案基地或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加工收购企业,将一律被取消供港澳蔬菜资格。6个月后,所有供港蔬菜必须来自注册的蔬菜基地。

与此同时,一家名为“香港百利高食品公司”的供港蔬菜销售公司来到云南,开始构筑他们的出口蔬菜产销蓝图。

“根据当时的新规定,公司要具备销售供港蔬菜的资格,就必须建立自己的供港蔬菜基地,并且在检验检疫部门办理备案。行内人都说,云南山水好,是个种蔬菜的好地方,所以我们到这里为蔬菜基地选址。”公司一位来滇的工作人员说。

考察、选址的过程并不简单。蔬菜种植基地的空气、土壤和水源的品质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周围不能有大型化工厂、垃圾处理厂等污染源。港商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相比之下,交通是否便利、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倒是次要的参考标准。

彩云之南,风和日丽,远道而来的种植专家们无不赞叹这里良好的气候。但对土壤和水源的质量检测,他们仍仔细、严苛。每一个选址地点的土壤和水源样本都被分别送往内地、香港的不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涉及矿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等。

经过三次严格检测,结果都达到国家规定种植无公害蔬菜标准后,陆良县最终在种植基地选址的较量中胜出。2007年9月,陆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投资100万美元新建育苗大棚13亩,钢架种植大棚310亩,自主租地种植基地800亩,并安装了自动化的节水喷灌设施。

一个月后,经云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处考核小组实地考核,陆良田园蔬菜基地顺利获批“供港澳蔬菜基地”。

蔬菜基地负责人吴训科说,为了试验种植效果,基地试种了近30种进口的非转基因蔬菜,并最终确定了近10种长势最好的蔬菜作为主要种植品种。“云南的种植期较长,每年可以种植5-7季蔬菜,基地产量很大,菜品也好,在香港市场很受欢迎。尽管运输成本高,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2008年,建成不久的蔬菜基地开始为北京奥运会供应蔬菜。2011年,该基地被列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目前,陆良的田园蔬菜基地全年产量可达30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除香港外,鲜蔬还远销英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与此同时,云南省供港蔬菜种菜基地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每年供港蔬菜总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目前已超越传统供港蔬菜大省广东,成为全国供港蔬菜数量最多的省份。

严苛的源头追溯机制

所有的蔬菜生产记录,都将被录入公司的“质量科追溯管理体系”。出了问题,可以迅速地追究到责任者。

近年来,供港蔬菜内销的现象越来越多,打着“供港蔬菜”标识的蔬菜颇受内地消费者的欢迎,一些供港蔬菜销售公司也开始实施内销计划。

目前,市场上有售的高价蔬菜有这么几种:无公害蔬菜,需要经过认证,农药的残留量、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蔬菜;绿色蔬菜,对于农药的残留量、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含量比无公害蔬菜要求更为严格,在上市前一周内不可施肥喷药;有机蔬菜,根据欧洲标准生产,必须经过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的蔬菜。

相比之下,供港蔬菜并没有专门的认证体系。供港蔬菜的品质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把关,检验标准按照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采用的农残标准。该标准参考国际食品法委员会拟定的最高残余限量,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就有3300多项,并且经常修订,公布有关限量。而在内地,该项限量的标准仅为807项。

作为供港蔬菜备案基地,陆良蔬菜基地每年的农药使用情况都必须向检验检疫部门通报,接受监督。每隔3个月,基地都将按照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有关标准,对土壤、空气和水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达标,方可生产经营。

从播种开始,供港蔬菜就有着完善的“信息档案”。在陆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的田间管理表上,记录着每块菜田一年内的种植情况。其中,每一季蔬菜从播种到采收,何时喷药、农药名称、使用量、稀释倍数、防治对象和施药人,都一一记录在案,施肥情况也有着同样详细的记录。

蔬菜基地负责人吴训科说,蔬菜采摘前,要先确保已过农药安全隔离期,基地还要选择五点取样,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验合格方能采摘。采摘时,每个菜筐都要填写一份“采收追溯牌”,包括产品名称、采摘人员、田号和采收日期。

为了确保蔬菜的可追溯性,经过保鲜加工,包装好的每件蔬菜成品上还将贴上“成品标识”,注明菜名、净含量、加工生产日期、加工工号和采收田号。“就连蔬菜的包装材料,也要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标准要求,要无毒无害,还要有检验结果单来证明。”张正华说。

此时的蔬菜还不能发货,公司质检员将按5%的比例对产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率达100%的产品才能装车出厂。运输使用的冷柜车内装有温度跟踪仪,全程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长途运输不影响到菜品质量。

所有的蔬菜生产记录,都将被录入公司的“质量科追溯管理体系”,存档6个月,作为追溯依据。吴训科说,运抵香港之前,蔬菜还将受到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内的多个部门的数次检测。

“这套可追溯机制比一些国家的检测标准还要严格。比如我们出口到泰国的蔬菜,出境后就与我们无关了。供港蔬菜则是直到最终上架销售时,香港食环署还将对蔬菜进行抽查,任何一个环节检测出问题,都可直接追溯至种植基地,追究具体某个环节的责任。”

正是靠着严格的可追溯机制,云南生产的供港蔬菜逐渐占据了1/3香港市民的餐桌,也赢得了大量内地消费者的青睐。

在种菜中重新学种菜

蔬菜基地带来的种植技术人员,给周边的农户传播着全新的种植技术和理念。

供港蔬菜的第一批食用者,是在基地打工的村民们。吃着自己种出来的优质蔬菜,大家赞不绝口。“这就是香港人吃的菜哇,以前哪见过长得这么漂亮的菜?口感真不一样,滑嫩!”

蔬菜基地带来的种植技术人员,给周边的农户传播着全新的种植技术和理念。计建林说,跟着广东来的师傅学,才发现自己当初根本不懂种菜,“想着菜长快些,就只知道施肥;看到有虫了,就上街买瓶药来喷,也不管这药会不会残留,对人的害处有多大。”

经过两年的学习,计建林已掌握了蔬菜基地所有的种植技术。作为公司的种植技术员,他被派往附近的村庄,向与公司合作种植的农户们传授种植技术。现在再遇虫害,他会提醒村民们使用公司检测过毒性的农药,将农药按比例稀释,并叮嘱喷药的最佳时间。

吴训科说,公司还与附近的农户展开合作,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种植出的蔬菜由公司负责收购。合作种植的面积最多时达上千亩,农户种出的蔬菜合格率达70%至80%。“这两年陆良总的种植面积还在增加,收购量也在逐步上升。”

处于上升势头的,除了蔬菜种植业,还有滇港两地的农业合作。《滇港合作2011年度报告》指出,随着滇港合作不断深化,农业成为滇港合作的重点。在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推动下,香港作为云南农产品走向世界的平台,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2011年7月1日,云南省楚雄博弘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获批供香港鲜活产品出口集中报关资格。这是云南省第一家、全国第三家获得集中报关资格的非深圳企业,打破了原先由云南企业负责供货、深圳企业负责出口的产业链。香港蔬菜市场上第一次出现了来自云南的企业和商标。

此外,云南省农业厅与裕华国产百货有限公司签署备忘录,后者将有望成为云南优质农产品在港销售或经港外销的“基地”,双方将共同推进从上游供货商到第三方专业物流到出口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建设,共同致力于推动云南与香港两地农产品产销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

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外销,并确保农产质量和安全,云南省将在全省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推进出口备案基地建设,其中将在80个县建设1000万亩外销蔬菜基地。2012年1月17日云南省商务工作会议上,云南省商务厅厅长熊清华提出,要在全省尽快建成20个支撑200亿美元进出口额的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建设一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对于居住在供港蔬菜基地附近的村民们而言,这或许是新生活的开始。“以前种田闲了就会打打牌、吹吹牛,现在村里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基地干活,还有合作种菜的,大家都在忙。剩下的人谁好意思闲呢?”张正华说。

计建林也比做泥瓦工时忙了许多,附近不少人来找他学种菜,让他颇感自豪。“除了基地里的事,休息时还会碰到附近村里的人,请我去他家看看菜要怎么种。”尽管按照他的方法种菜,成本要高出一倍,但经他指点过的菜明显卖相好,在市场上销得快。

计建林说,假如有一天公司搬走了,不再搞蔬菜基地了,他也会跟村民们一起继续种菜。“我们自己种,只要方法得当、不偷懒,种出来的菜不会比基地的差,也能卖个好价钱。” 

将采摘下来的蔬菜装箱待运。都市时报记者马闪山

 

 

运输使用的冷柜车内装有温度跟踪仪,全程记录温度变化

 

工人在基地里采摘供港蔬菜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