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2010年03月21日 17:42:38 来源:新华网
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贵州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纪实
新华网贵阳3月21日电(记者周芙蓉、王丽)自2009年7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使贵州发生自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秋连旱叠加冬春旱,干旱范围和强度均突破气象历史极值。
灾情就是命令。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打响了抗旱保民生促春耕的艰苦战役。
以对民众高度负责动员一切力量给旱区送水
2009年8月26日,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旱情开始在贵州蔓延。今年3月18日,贵州应急委员会启动自然灾害救助、水旱灾害、气象灾害3个I级响应,历史罕见旱情肆虐了贵州95%的国土面积。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4个受灾,受灾人口达1728万人。557万人饮水困难,84.8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因灾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7亿元。
面对严重的旱情,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省长林树森等各级领导都深入黔西南、黔南等重灾区,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3月18日,贵州省政府成立由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任指挥长,省军区、武警总队、农委、水利等29个厅局为成员单位的贵州省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指挥部。
近段时间,记者在重旱区目睹了干旱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黔西南晴隆县光照镇规模布依村的一地下水源处,86岁的罗明珍老人正担着两个空桶往家走。她说:“今天已经来了三趟,接水的人太多,一趟也没接到,急着赶牛回家,明天一早再来。”
六盘水市水城县玉舍乡甘塘村三脚组68岁的村民王继华对记者说:“为了等水,村里好多人晚上不睡觉,有时等一晚还接不满一桶。”
旱情就是命令,贵州省动员一切力量给旱区特别是山区送水。水利系统先后组织万余名干部职工,应急打井372口,兴建应急提水、引水、调水工程2870处,新辟应急水源956处,解决190万人、70万头大牲畜饮水;地矿部门在严重干旱区实施打井工程,紧急布钻孔161个,目前已出水的7个钻孔日涌水量6000多吨,为4万多群众饮水提供了水源;武警贵州总队先后出动1.6万名兵力,运送群众生活用水1000余吨;各级消防部队先后出动送水车辆1600余台(次),出动警力4800余人次,为民送水万余吨。
据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初步统计,截至3月18日,全省共解决353.8万人、170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未因干旱发生一户断水的状况。
不等不靠 可歌可泣的干群自救
毕节地区威宁县斗古乡中关村54岁共产党员陈小二从1月25日起就在距山顶150米左右的一处悬崖安了“家”。
“大年三十下了一场雪,老陈没有回家,在寒风中度过。”斗古乡党委书记赵德文说:“和老陈一样,还有4个守水村民。他们一天24小时的守护,只为保证供水设备运转顺畅,确保村民有水用。”
斗古乡距县城88公里,是威宁县这次大旱中饮水最为困难的乡,其中中关、上关、松坪3个村4000多人去年12月出现饮水困难。乡党委和政府立即着手寻找水源,最后在牛栏河边找到一处地下水源点,县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投入20多万元买水泵、水管,从垂直高差700多米的出水口5级提水,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水困难,还保障了1800多亩经果林和2000多亩烤烟育苗的正常用水。
陈小二对记者说:“崖下离不得人,水池蓄满了要关闸,停电了要关机,还要维护好管线。群众、庄稼都需要水啊!村干部、乡干部多次下悬崖,勘查水源,设计线路,一心为民,我作为党员,也该为群众出点力。老天一天不下雨,我就一天不回家。”
不等不靠,是贵州灾区干部群众面对历史罕见干旱的选择。田间地头,记者随处可见干部、村民自救的身影。水城县龙场乡提出旱情不减,人员不撤,工作不松,50多名干部职工春节前就全部下到村组,引导和带领群众全力抗旱救灾;位于贵阳市偏远山村的息烽县流长乡新中村,在政府想方设法解决当地饮用水困难的同时,村民们也积极行动,挖掘深井开辟水源,开展生产自救;盘县近10万农民工返乡参加抗旱。
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贵州干群奋力迎战严重干旱,谱写出一曲曲“抗天歌”。2月27日,普安县三板桥镇团委书记谢光学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不幸牺牲。3月10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半坡村农民申玉光在一145米深的溶洞中维修抽水柴油机,因吸入过多一氧化碳摔到洞底,不幸遇难。3月11日,长顺县长寨镇包村干部成名尧在组织群众抗旱保苗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经送医院诊断,属过度劳累引发消化道出血,失血型休克,经抢救无效殉职。
为了告慰英雄,贵州省总工会日前决定追授三位同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千方百计把农业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是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也是春耕大忙即将全面展开的时间,贵州各地在全力做好农业抗旱减灾,千方百计保夏粮的同时,正采取有效的措施把秋粮生产抓紧抓好。
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说,贵州将努力确保粮食作物面积稳定,保证省内供给和粮食安全,尤其在大灾之年必须坚守,不能动摇。
有“黔北粮仓”之称的遵义市是贵州粮食主产区,面对旱情,当地各级党政干部和群众在千方百计找水源、保民生的同时,尽一切可能千方百计抗旱保苗,把农业损失降到最低。
在贵州第一产粮大县遵义县,今年初,石板镇乐意村建起了一个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示范基地。67岁的村民谢以乔说,“以往我们都习惯采用两段育秧技术,今年乡镇农技人员指导我们改为节水旱育技术。这里12亩育苗基地可以种植120亩水稻,农民不用投入一分钱,政府建设基地并给群众技术指导。”
石板镇镇长李扬说,当地粮食商品率达到30%至50%,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都十分关键。干旱天气下必须走“节水农业”的路子,镇里打算组织农技人员,一个村挨着一个村地召开“旱地农业耕作技术”培训现场会,农技专家走村入户给群众讲解技术,使水稻旱育、辣椒漂浮育苗等技术达80%以上。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福成介绍说,贵州将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稀植和玉米育苗移栽、挑水点播、地膜覆盖等节水栽培技术,抓好集中育苗和种苗调剂,努力实现春耕生产不空田,确保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
贵州干部群众相信,只要万众一心,这场抗击特大重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坚战一定能够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