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ba6b10100hmw4.html?tj=1
“两会”今天在北京开幕,日本记者云集北京进行采访。昨晚,日本一家大报的支局长请我吃饭,当我们谈到中国今年再努力一下,日本就要被甩在后面,GDP就可赶超过去。但我问道,不要光看GDP,中日经济差距到底有多少年?这位A报记者回答我说,对这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我也采访了许多年,但最近认识的一位日本经济学教授,他在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后感慨地说:“说差距有5O年有些夸张,差距有10年有些保守,应该差距在30年左右吧!”
作为经济学家,会通过GDP、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和人均电力消费量等方面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位记者让我从科技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我们挣的是打工钱
前年,在大阪举行的第六届中日经济研讨会上,当我讲演完后,广汽老总张房有骄傲地跟我说“广汽已经成为本田最优秀的海外工厂”。丰田和中国企业的合资,正是中日互补的典型模式。在热火朝天的建厂、造车、卖车后,在中国工人的辛劳后,利润大都流向日本。中国不过赚了一点可怜的加工费。
当然,中国是“世界工厂”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个地位并没有多少值得骄傲之处。中日处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两国经济界人士都非常清楚。不过我说,日本掌握的是核心技术,我们处在边缘,我们挣的是打工钱。
为什么我们处在边缘,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核心的、先进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没学来技术
资源短缺、国土狭小的日本,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技术领先。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有得是力气,只好在底端干苦力。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于是采取拿来主义。最具典型的是汽车业的“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给了人家,技术却没学来。
技术方面差多少,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中国准备建造高速铁路,就引进了日本的新干线。可别忘了.新干线是日本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技术;广汽集团先后和丰田、本田合资,而这两家日本企业起步时,中国全国人民支援一汽,如今双方却完全不在同一档次上竞争。
再想想日产上百款车型的技术储备,差距之大不能忽视。数码产品方面,更是日本技术独步天下,热衷于抵制日货的人买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时大都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没有国货可以替代,除非你不买。
在日本大阪的松下展示中心,有100寸的液晶电视;如果石油价格飞涨,日本的燃料电池汽车会迅速占领市场;在神户,政府耗资上百亿日元进行基础研究,向医疗尖端领域进军。这绝不是给日本企业做广告,他们靠着技术领先,站在产业的上游,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形成互补。按照日本企业界人士的逻辑,随着经济全球化,开展商务活动时单靠一个国家能力有限,应当以国际分工方式来提高生产能力,中国是日本最好的国际分工对象。将这段话拆开解读,无非是说“中国人是日本最好的打工仔”。
对这种流行已久的国际分工论、比较优势论,应该仔细分析。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气派的摩天大楼、轰鸣的制造工厂和耀眼的GDP不是根本。因为高楼大厦可以被地震毁掉,海外投资随时可能撤走,工厂也可以迁移,技术,拥有技术的人,拥有这些人的国家,才是最具竞争力的。
日本对科研的高投入
回到开头的问题,中日经济到底差距多少年。这位记者也认为至少30年,因为技术差距至少30年。技术的差距,就意味着经济的差距;技术水平赶不上去,就难免处于给人“打工”的地位。
日本的大公司重视研发,和日本的国家产业政策息息相关。
二战后,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时,也曾有过引进还是自己研发的争论,最终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日本的汽车产业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重视技术,走到了今天。
除了公司的投入,国家也一直保持对科研的高投入。据了解,日本的科研投入占CDP的3%左右,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从今年4月1日开始,日本推行为期三年的日本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国家总投资额为25万亿日元。
技术差距大,于是中国的企业在有了钱后决定购买。然而,日本永远不会把核心技术、先进技术卖给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家电企业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向中国出口技术时,保证日本的技术至少领先20年。经济会全球化,但技术不会。一位日本企业家说,技术是我们的命门,不会轻易卖出去的。
和中国打交道时,日本(包括美欧)动辄提知识产权问题,这表明了他们对此的重视。可以给你投资,用你的土地,用你的人来生产。可以在你的市场销售,但对不起,我的技术不能给你。你要偷偷学,好,法庭上见。
对此,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口号,一些企业也意识到加强研发的重要性。
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今年在GDP上,中国会赶超过日本,但我们与日本的科技水平整体差距还很大。要想赶超日本,我们还需要很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下面以两位博友的不同观点作为结束,并请大家思考,你如何想的?
快乐草根对中日关系的表态:
小心啊!日本一直看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得到利益的前提是与中国友好,拿了你的东西也会跟你有好。
中国的确地大物博,怎样让这种博大持续使子孙后代收益更重要。有朝一日我们靠先进技术让GDP连年增长而不是靠卖资源增加收入,那时候日本人才会真正跟我们搞和平。现在的中国在日本人眼里不过是个暴发户,别被这种战略的友好迷惑呀!
博友特晓之月却展望未来来看两国关系:
一位纠结于过去的仇恨是没有意义的,中国需要发展,世界需要发展。作为东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并且也是世界出去美国以外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的友好与互益将成为未来东亚共同体的最好基础,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军事领域的战略需要。曾经日本所设想的大东亚共荣圈,在未来要由中国主导实现。作为忠诚的中国人,我们真真要做的并不是强调过去的仇恨而是放开胸怀(当然不是忘记,历史的记忆能让中日两国的国民都认识到和谐友好发展的可贵),放开国家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