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2009-10-31 11:58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刘晓林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字意双解:
一切都有起始,(起始)这是万物得以出现的源头。既然知道了源头,我们就能认识万物;如果源头和万物都被我们掌握了,那么就没有什么危险可言。堵塞关闭住人们对一切“欲念”的“出口”,则终身都不会有烦扰。如果打开人们对一切“欲念”的“出口”,则麻烦纷杂。能体察细微叫做“明”;能妙守柔弱叫做“强”。(如果能够)运用自身光芒来指导照亮自身,自然自身就不会发生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变的“常道”。
旁注:
起始是万物的源头,这等于说一是一,跟没说无异!老子没有讲清整个宇宙的起始是什么!是无吗?无又是从有中出来的!?如果我们来分析探究宇宙中的某一事物的起始好说,万物的起始真的难以讲清,因此在本章老子采取了假设的求证方法“既得”、“既知”。贯穿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便是强调事物的反朴归真,反朴归真一定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吗?书者不敢苟同。事物的最初的确有许多优点,但事物一旦“诞生”势必要发展。只要承认事物的发展性,那么事物的永远停留静止就只能是一相情愿而已!怎样才能从无到有?必须经过发展才是。塞其兑、闭其门就可以终身没“病”吗?终身没“病”只会发生在没有出生的事物身上!老子在强调“道”重要性的同时在本文也承认了“自身解救”的重要性:“道”生发了万物,它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个事物身上(比如你,我),个体的自强自立是必不可少。大的外在“环境”再好,永远不能保证在其内部生存的你我就可以“无遗身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