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2009-10-16 10:39
解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刘晓林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字意双解:
“道”永远是无法参透全部的,它淳朴如无。即使它真的“很小”,宇宙间也没有谁能使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够遵循“道”,万物将会自然地归顺。天地间阴阳相合就会降下雨雪,雨雪而会自然均匀而人们不用使用外力。(人类出现后)万物开始时人们要制定相对清晰的“命名说法”,以便于众人清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该杜绝),这样才可以降低危险。就好比“道”的无所不在,也象川谷与江海都在默守着自己应有的位置。
旁注:
“道常无名”被不少学者理解为:“道”常常是无名的,把“名”视为名词。若把“名”视为动词做指出、领悟、参透讲,你我更易接受也更符合实际。一部分研究者多认为《老子》的侧重放在了对统治者的开悟、启迪上,我不这样认为。它适用于不同“层面”的人,虽然统治者确实可以从中汲取养分。于是“始制有名”中的“制”,我并没有将其完全理解为规章制度。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在事物发端时我们人类对其的“命名说法”是否正确?标准从何而来?如果“命名说法”出现了偏差,标准不对,那么随后的一切都将难以界定优劣、对错。白话,假设我们开始就把“软硬”颠倒了,这样原本属于硬物就自然成为了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