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刘晓林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字意双解:
厚重是杜绝轻率的根本,镇定是消除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长时间赶路而不离载有行李的车辆,即使有美景吸引,他依然熟视无睹。为什么大国君主却要以轻率躁动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坏事,急躁就会失控。
旁注:
轻易败,定生慧,这是不二之论。什么时候可以轻?什么时候可以不必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一个人有要事要办,哪里能“轻”?必须要“定”。反之,清闲时不妨放松一下、发散一下自己的思和为!治理国家就长久自然不是容得马虎的事情,考虑问题全面些、有深度些、冷静些、沉稳些对己对民都是极有好处的。推而广之,与友朋、与其他如果一个人在时空处理上能做到厚、博、深、缓也可以解除许多不必要的误会与误解。比如,若认为有朋友损害了你自身;不妨尽最大可能延后一天下结论,我们会发现许多误会与误解的产生多有主观的轻率与躁动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