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刘晓林 //www.sinovision.net/?59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lzzs@126.com自署玉龙阁主、九天居士。友人友情之赠思想、哲学、艺术、评论诸家,家之大,吾未敢受其一。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8)

已有 1527 次阅读2011-10-3 22:08 |个人分类:文论集萃|系统分类:健康养生分享到微信

标签刘晓林  王朝闻  八大  生命  智慧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18)――《不得不高》篇
刘晓林

师贤达之迹莫如师贤达之神。那些在艺术史上流芳百代的巨子们最终都要走“师造化”的路,最终要形成自己的DNA。而总有一些人在向前人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跳出来!尽管他们很努力,甚至其中的部分也很有才华,因为一味生硬地靠着着亦步亦趋的“模仿”过日子――结果自己成了他人的“奴隶”。

再好的事物如果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都是不可取的!对中国传统如此,对“西学”也是如此。九天居士写过这样的句子:“管他南宗与北宗,形神俱在气自宏。”一人人若想在包括艺术在内的任一学问上取得大的突破,离不了比较通透的认识。认识不高,落笔无法。“见狭、学浅、识不足,作字行文不能尽其妙。”无数的例子说明了认识之重。“有无相生”可以称之为宇宙法则,其实质在强调“度”的重要性。事物的状态转换需有“临界点”(度)的存在。“有无”由此产生,整个画面的“大和谐”由此产生。

之如人类的聪明机巧也许会层出不穷而智慧会相对稳定一样,伟大作品中所具备的“凛然”风神、不息生机也在流光中凝固着它应有的借鉴意义及存在价值。这“凛然”风神、不息生机就是异代的宗师巨擘们得以对话的根本所在。伟大的“作品”令伟大者得以永驻,人生的思索在作品中得以幻化。

艺术的优劣得出在根本上取决于评判者所采取的审美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可惜它被不少人不假思索地曲解,认为艺术没有标准。艺术上标准的存在不仅是客观所导致,更是你我的主观所需。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不好的艺术?在宇宙的冥冥中是有大致标准的。像西湖的美,它究竟有多美?不好说。它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西子的美呢?你我仍不能明确,但如此的描述已然做到了在大多数人的心灵中产生了共鸣与默认。是否我们能因艺术标准模糊性的存在而否定其恒久性,或者说否定其统一性的存在呢?我认为不能。无论“淡化主题”还是“深化主题”,无论东方绘画还是西方绘画,我认为至少有两条始终伴随着杰出的作品:1、整体的“平衡”。构图、层次、色彩……即使你我在局部上有无数的“不平衡”,一定最终达到“平衡”才是。“平衡”生而万物存,艺术同样因平衡而得以绵延。2、“传神达情”是永远不能略去的!否则艺术便没有了生命,无法“传神达情”的艺术已然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何者为高?难有定论。“人品既已高矣,其画品不得不高。”实在是迷惑了许多的艺术工作者!果真如此吗?你我不得不承认的是“画”的确反映了艺术创作者的思索轨迹、审美趋向等。比如,孤傲的艺术家在笔下多会传递出卓然不群,温文的艺术家多会在纸上塑造如水淡然……有没有特例存在呢?规律之中有特例也是一条规律。谁能限制狂放之士创造出精微之作?宇宙间一切都摆脱不了阴阳,人这种矛盾至极的所谓高等动物也是如此――感情与理智交替制约,同时存在。杰出、伟大的作品能做到“画外寻画”,八大山人的素纸上诞生了无数的生命;这无数的生命使得你我发现了生命以外的生命,有客观所致――朱耷的确表达出来了!也有主观所致――作品的某一点刺激引发了你我的主观遐想。两者的导致,我们最终都要感谢艺术的创作者。  

附:
王朝闻《我爱八大》之“不得不高”                    

  是的,如果当代画家缺乏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又要照搬八大山人花鸟画的取材、意境以及形式风格,对于包括各种以当代人民生活为反映对象的艺术创造来说,显然是没有必要和徒劳的。

  盲目崇拜中国传统艺术的教条主义,和盲目崇拜洋教条一样没有出息。保守的观念必须更新,但更新这样的旧观念不能按某些精英论者所开的药方,以其实已有近百年的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旧观念,代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新观念。至于对待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例如探索创造性地体现了“有无相生”这一原则的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究竟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即令是还不成熟的见地,也不应采取一棍子打死的粗暴态度。

  正如八大山人不可能代替当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画家一样,当代的画家作品也不可能代替八大山人的作品。但在八大山人的绘画里,仍然具备着不因时代性的急剧变革而丧失了它应有的借鉴意义。齐白石与潘天寿都承认,八大山人的艺术是他们乐于继承的先驱。

  这几年流行着的艺术“价值观念”,有各自不同的艺术标准。所谓“淡化主题”,也是一种时髦的价值观念。它不只和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需要相对立,也不能用来解释八大山人这些古代绘画里那并非直接说出的主题。在江西出版的这本画册里,有两套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一套题为《渴笔山水册》,共六幅,没有在画面之外另题文字。两套作品里都画有松,前套那两棵对应着的松树,虽不一定能使人联想起舞蹈动作,但那姿态所蕴含的潜在而非明摆出来的特定主题却是不难领会的。

  包括八大山人这些中国艺术家,作品没有装腔作势借以唬人的滑稽相,而是以平淡天真的特点为读者所喜爱。是什么根本条件形成了这样的特点?传统画论中的那句名言似可说明:人品既已高矣,其画品不得不高。读八大山人的作品使我确信,艺术家在思维活动里的体验与揣测并举,是感情与理智的双管齐下互相配合着的。体验不能孤立于揣测之外,揣测的理性思维也不能脱离情感的体验。八大山人那幅只有一条小鱼的小品,可能引起观画者如临广阔的水域而体验到鱼乐,这种带有幻想而自感奇异的感受,其实是观画者在不自觉中暗含着的无形的推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