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书曾经见过关于“视觉遗觉象”的介绍,认为这种现象极为神奇,简直不可思议。当时异想天开,真希望自己也具备这种隔空视物的特异能力,以便学习娱乐胜人一筹。近来又见有此介绍,却猜想这种视觉现象未必是超凡能力,并试图解释成因。关于视觉遗觉象的网络搜索是:遗觉象(eidetic image)一种特别具体清晰的视觉表象。有些儿童在观看了某件东西后,在短时间内(约几分钟),仍保持着异常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尽管该件东西已从眼前移去,但观看者似乎仍能"看到"它,每一个细节都仍然历历在目,保持着原有的一切特征。这样的视觉表象即"遗觉象"。遗觉象常见于儿童,到青年期形成遗觉象的能力就衰退了,成人中能形成遗觉象的人极度罕见。关于遗觉象的成因、实质和作用等问题尚待探讨。
我关于视觉遗觉象的猜想,源于学习图式理论时的一个自我提问。所谓图式(schema)就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图式是人们关于事物、人或环境知识的认知结构,包括认识对象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图式来源于人们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具有后天获得性。以视觉为例:见到有人相互挥拳攻击,人们利用原有的图式(认知结构),可以快速判断是拳击比赛还是有人打架。对照不同环境,人们能依据脑中图式(知识结构),区分是广场、车站或者公园等。由此可见,图式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基本构成,不同图式是人关于不同事物的知识群,人们以此进行高效的认知和思维。
我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是:婴幼儿的心理图式是如何建立的?婴幼儿在没有心理图式进行比较或参照时,是如何观察事物,将感觉转化为知觉呢?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而言,视觉强大,认知为零,记忆全无。外部环境和事物与其在母腹之中截然不同,当新生儿习惯光线刺激,能够睁开眼睛时,他们会如何处理印入眼帘的视觉信息呢?对于光线、色彩、图案、线条、形态等事物属性,新生儿见到的应该与成人无异,但却完全无法参透其意义。况且,婴儿尚不能理解和掌握成人具备的视觉方法,根本无法辨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婴儿缺乏客体永存感,不能感觉事物的去向;婴儿不具备透视能力,无法理解物体近远大小的变化;婴儿缺乏空间感,无法想像事物场景的视角变化。丰富多彩的视觉信息印入新生儿眼帘,大概是一片明暗不同的色块,类似人们用以诊断色盲的辨色板。但是,婴儿却必须将这样的视觉信息纳入自己的记忆,因为没有记忆便无法思维。没有视觉记忆,婴儿便无法将前后的视觉信息进行比较(形成再生、再认及概括),更无法将视觉与听觉、触觉等其他感觉进行关联(实现相互同化、事物抽象和建构联结),也就无从认识世界。就这样,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缺乏图式参照的婴儿恐怕只能越过认知环节,直接建立起纯粹映象的视觉记忆了。这种假设如果成立,那么成人与儿童的视觉心理过程恐怕或者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是感知过程不同。成人的视觉过程一般是:视觉-认知(图式参照)-记忆。而幼儿的视觉过程则应该是:视觉-记忆-认知(建立图式)。两者的区别在于:成人将视觉信息由主观认知先行分辨和筛选,记忆内容的多少和详略取决于主观动机和认知水平;幼儿缺乏图式参照,无法对视觉信息进行辨识,从而只能进行无分辨、不筛选的记忆,记忆的多少和详略全凭欲望强弱和关注程度。
其次是记忆内容的不同。成人对视觉信息先行主观认知,记忆的内容当为视觉认知获得的事物表象的属性,或者直接表述为成人的记忆就是知觉。儿童年龄越小认知能力越弱,在无法理解视觉信息的情况下,只能直接记忆视觉表像,也就是感觉。因而,关于视觉记忆的内容,成人记忆的是对事物表象的知觉;幼儿记忆的是对事物表像的感觉,两者存在根本的差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幼儿的感知记忆到成人的认知记忆应该有一个成长发展过程。发展的动力,可能在于人在成长过程中追求感知效率的需要。成人的视觉记忆包括对视觉表象的认知,并且是主观知觉记忆的重要部分;幼儿在对表像感觉记忆中,应该会随年龄增长增加对认知的记忆。
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成人与儿童的视觉方法应该也是不同的。同样面对视觉信息,成人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筛选判断的、概括扼要的和逻辑抽象的;儿童的方法则应该是映象审视的、整体视野的和照相摄影式的。
记忆的目的在于通过回忆还原感知。不同的感知过程,不同的记忆内容,不同的记忆方法,当然会引起还原结果的差异。其实,儿童并不具备隔空视物的能力(隔空视物能力很容易测试出来),在观察对象移走以后,儿童也只能在记忆中再现视觉对象。成人与儿童的回忆差异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记忆表象的差异。成人记忆知觉,其记忆表象因而受限于当初的知觉水平。成人可以在脑海中运用思维操作产生新的感知,但对事物的回忆却无法超越其原本的知觉,除非重新观察成人无法突破或超越自身当初的视觉认知。儿童记忆感觉,记忆表象原本就是表象性记忆,因而有条件在回忆中再现视觉信息的表象,从而具有在脑海中继续观察或感知的可能。遗觉像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在脑海中继续观察。研究者记录,“尽管该件东西已从眼前移去,但观看者似乎仍能‘看到’它,每一个细节都仍然历历在目,保持着原有的一切特征”。注意,大多数研究记录了儿童的观察神态,儿童的观察神态同回忆神态应该是有区别的。这时的儿童"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应该就是在脑海中再现的原本的视觉对象,研究还用了“栩栩如生”这样的词语。1907年,德国的雅恩施发现,具有遗觉象的人能够在感知事物之后,于相当长的时间内,凭借遗觉表象对事物继续进行观察,并且能从表象中发现在感知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其次,同样观察一幅内容复杂、细节丰富的画作,儿童运用映象摄影的方式,当然能还原更多或更全面的原作细节。而成人釆用筛选扼要的方式,还原细节的数量当然丢失许多。
这两个原因,前者是基本的、决定性的;后者是因前者派生的,并促进了差异的扩大。另外,成人与儿童视觉还原的差异与两者不同的感觉选择或取舍,可能也有关系。
综上所述,我认为"视觉遗觉像"其实不是一种儿童独具的特异能力,只是人们尚未理解儿童与成人在视觉过程和方法上的差异,以为儿童创造了视觉神奇罢了。
深入猜想,如果以信息编码的概念去观察遗觉像现象,成人和儿童的记忆编码应该是不同的。成人是对刺激的认知编码;儿童则对刺激的感知编码。此外,儿童与成人视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语言能力的差异造成的。儿童只有在语言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认识到,记忆知觉比记忆感觉更有效率。除此之外,我却更愿意相信,儿童与成人分别是在脑部不同物理位置运作和贮存记忆的。借用乔纳森·海特的比喻,儿童的记忆属于大象的记忆,成人则属于骑象人的记忆,两者的物理机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儿童头脑中的骑象人尚未长大,因而大象便勇挑了重担。
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认知和思维或许是可以由低至高分为不同阶段的。在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后期先进和高级的方法,会渐进或者突进地替代前期低效和低级的方法,这也许是人们认识发展中不断追求认知和思维效率的结果。绝大多数成人在掌握高效的认知方式后,抛弃了儿时的感知能力。这种认识发展上的变化是悄无声息地发生的,是自身觉察不到的。
至于成人中是否有个体因为陋习难改、职业需要或者生理限制等原因,仍然保留或者恢复了儿童时代的感知方法和能力,这是完全可能的。只是"遗觉象常见于儿童,到青年期形成遗觉象的能力就衰退了,成人中能形成遗觉象的人极度罕见"。这里研究者用了一个很好的词"衰退",说明随年令增长,原有的能力被新的能力替代了。但研究案例发现,不排除例外。
就此,我想应该重新定义"遗觉像"的概念。遗觉像是儿童对事物的外部呈现进行感觉并记忆以后,对记忆再现进行继续感知的能力。
最后猜想:视觉遗觉像与听觉遗觉像、触觉遗觉像等,其原理可能都是相同的。
(老博客无法运作了,迁来此地。原文写于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