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皇后區的劉婉怡喜歡用母語廣東話來觀看鼓舞人心的聖經節目。–– 圖片由耶和華見證人提供
耶和華見證人的翻譯工作,讓紐約皇后區居民能以母語理解聖經,打動內心。
許多像皇后區的劉婉怡這樣的移民,都要離鄉別井,認識新的朋友, 學習陌生的語言。11歲的婉怡跟隨父母,還有三個兄弟姊妹,手拿著一張單程票,就由香港飛往紐約市。她只能把回憶擠進一個行李箱裡帶走。
婉怡在唐人街的學校上學,對講廣東話的她來說,上學時要理解英語並不容易。她說:“但我告訴自己現實就是這樣, 我只好努力學習語言。”
兩年後,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來敲她的家門,手裡拿著一本中文雜誌。 她說:“媽媽對我說,‘你拿去看吧,你快要把中文忘記了。’ 所以,我就要了那本雜誌。”
出於好奇,婉怡參加了耶和華見證人的中文會眾聚會,在那裡結交了會講廣東話和學習講廣東話的人。 婉怡說:“我看得出他們真的相親相愛,讓我有家的感覺。”
雖然婉怡能聽懂英語,但英語始終不是她的母語。 她說:“廣東話是我的第一語言,只有廣東話才能觸動我的心。”
有見及此,jw.org網站免費提供1,050多種語言的內容,並以500多種語言提供關於喜樂的節目。耶和華見證人(製作該網站的基督教團體)不遺餘力,翻譯各種語言,甚至一些較小的語言群體。
耶和華見證人美國發言人羅伯特 · 亨德里克斯說:“我們知道一個地區的官方語言不一定是一個人的母語。”
僅在美國,就有大約 6千7百萬居民在家中說英語以外的語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母語教學提高學習質量,促進尊重,有助保存文化和傳承傳統遺產。該網站稱:“在數碼世界裡,融入各種語言和創作相關學習內容至關重要。”
對於所有年齡和所有類型的教育都確實如此。
-------------------------------------------------------------------------------------------------------
將振奮心靈的材料翻譯成過千種語言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
但我們知道只有完全理解,聖經的安慰信息才能真的打動人心。
– 羅伯特 · 亨德里克斯 耶和華見證人美國發言人
-------------------------------------------------------------------------------------------------------
亨德里克斯說:“將振奮心靈的材料翻譯成過千種語言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但我們知道只有完全理解,聖經的安慰信息才能真的打動人心。”
老撾難民喬 · 西蘇芒(Keo Sysoumang)在1990年移民美國後,參加過英語的教堂禮拜,但聽不懂。
西蘇芒從小沒有父母照顧,經常逃避戰亂,無法上學,從未學過書寫老撾語。
來自馬薩諸塞州菲奇堡的 喬 · 西蘇芒 喜歡用母語老撾語閱讀基於聖經的出版物。-– 圖片由耶和華見證人提供
後來她遇見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名叫貝弗莉·克里斯滕森。克里斯滕森正在學習老撾語,希望以母語來安慰說老撾語的難民。她用從老撾旅行中帶回來的字母海報和在 jw.org 網站的老撾語研讀聖經出版物,幫助西蘇芒學習閱讀。
用老撾語學習聖經帶給西蘇芒安寧和希望,這就是她在家鄉一直夢寐以求的。西蘇芒現居於馬薩諸塞州菲奇堡市,說:“我的心得到安舒,我真的很高興。”
西蘇芒於2021年獻身給上帝並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現在用各自的母語跟人分享聖經信息。
在過去的 46 年裡,劉婉怡與講廣東話的人分享聖經的希望。 這讓離鄉別井的中國人聽到來自家鄉語言的信息。
婉怡說:“這真讓我們體會到上帝充滿愛心, 即使只是一小群說大眾不懂的語言,上帝都不想遺下任何一個人。上帝希望我們深入認識他像父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