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应越南政府的请求,从1965年6月至1970年7月,中国派出了铁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通讯及后勤等部队32万余人,参加援越抗美战争。
其中以铁道兵2师为主的中国志愿工程第一支队(1966年12月改为中国后勤部队),担负越南北方铁路的改建(将原来的米轨改为1.435米的准轨)、新建、抢修和对空作战任务。
以铁道兵13师为主的第六支队,担负修建越南的8、10、12号公路的修建任务(3条公路总长为484、08公里),同时担负对空作战任务。
当时援越抗美是秘密的军事行动,所以在出国前,凡是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标记的物品,一律被清理。
虽然铁道兵13师于1965年10月入越,但我所在的该师63团却配属一支队,担负新建的越南克夫至太原铁路的修建任务。
1965年9月21日下午,63团(一支队五大队)从江西清江出发,部队一上火车(闷罐车),就把军装外套,帽徽、领章全部上交。同时每人发了两套兰布中山装,一顶越南式凉盔帽,一双橡胶轮胎做的凉鞋(越南称之为抗法鞋)。被、褥、棉衣、绒衣、衬衣和解放鞋未换。当时战友们思想有些不通,但仍须执行命令。
▲背后是越南克(夫)太(原)线的沧河大桥,是我们连修建的。这张图片是1967年元月22日,我们抢修好大桥后照的。作者(中间)
当火车行驶至广西柳州时,因越南境内的宋化桥被敌机炸坏,尚未修通,火车便停靠在柳州北站。其间,部队下车吃饭时,引来了许多群众观看。他们看见我们穿着一式崭新的兰布中山装,背着武器,排着整齐的队列,既不像军人,又不像老百姓,不知我们的真实身份。
1966年春季和冬季换装时,外套发的是海军的蓝色服装,只是将原来的"八一”纽扣换成光面纽扣。由于库存服装不够,把女式服装也从仓库清理出来了,那些小个的战友只能领到女式服装。为适应越南的多雨气候,除发解放鞋外,每人每年发一双棕色塑料凉鞋。
入越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深蓝色的服装弊端很多,在炎热的天气下施工、作战,这种颜色特别吸热,在太阳的照射下,更感觉酷热难当。
而且这种颜色与越南亚热带常绿的山林形成鲜明对比的颜色,容易被敌机发现,所以敌机专找穿蓝衣服的部队轰炸,给部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这些情况反映到国内后,总后勤部立即派军需专家来到越南,在听取指战员的意见和实地考察后,很快就设计了一种橄榄色的3个口袋,类似学生装的服装,于1968年春季换装时发到部队。
这种服装克服了兰色服装的缺点,部队一直穿到回国,1969年3月13日,我们63团在广西夏石,才重新换上崭新的军装并佩戴帽徽和领章。
工程兵和高炮部队所穿的服装,是与越南人民军相同的绿色卡克装,所不同的是,越南人民军佩戴军衔和帽徽,中国援越部队没有任何标志。
且高炮部队在越南轮战的时间仅6至8个月,所以不存在换装的问题。而绿色的卡克装与越南的气侯环境较适应,没有兰色服装的弊端,因此,工程部队和其他后勤服务部队的服装也未更换。
这是陶美烈士陵园,里面安葬了217位中国援越抗美烈士,是越南40座中国烈士陵园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