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长城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
史记·
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方城
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汉书·
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史记·
秦本纪》在记载
秦简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
北史·契丹传》载:“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遂西趣长堑。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
史记·
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
司马迁《
史记·
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
杜佑《
通典》古冀州条记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边墙、边垣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带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
明史·
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22] 综述
烽火戏诸侯——骊山烽火台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
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24] 自
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
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
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6] 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先秦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
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
列城”以作防御。到了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
齐、韩、魏、
赵、燕、
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
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先秦长城根据防御对象,大致可分为北长城和南长城。
北长城
战国长城 战国时期,是中国由
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
诸夏文化与
秦、
楚、
吴、
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
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彼此攻伐不断。
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以前的作战部队主要是
步兵和
战车,行动迟缓,很难抵御匈奴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26] 1.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秦国大败魏国,夺取魏
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
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惠文王令
张仪筑上郡塞,以防北方的
林胡、
楼烦南侵。接着,又大举进攻
义渠,使之臣服。至
秦昭王,灭义渠,置
北地郡,秦国北部边境与匈奴相接。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27] 2.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赵国破
中山,国境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
云中、
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下令筑长城,自
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置
代郡、
雁门郡、
云中郡,以防
匈奴南下掳掠。
[27] 3.燕国北邻为
东胡,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
燕昭王即位后发愤图强,命大将
秦开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
浿水(今朝鲜
清川江)。后方稳定后,燕国也开始修筑长城,自
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
上谷、
渔阳、右北平、辽西、
辽东郡以抵御东胡。
[28-29] 南长城
南长城主要以楚、齐、魏、韩、中山国等为代表,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其他
诸侯国的进攻。
南长城 1.楚国长城:楚长城筑于
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
方城”。其位置从今河南泌阳北到
叶县,经
内乡东北而达湖北
竹山县境内,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2.齐国长城: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
平阴县东北,至
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1000多千米
[30] 。《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
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齐长城西起济南长清区,东至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横穿山东半岛。
3.
中山国长城: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赵成侯六年(前369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
4.
魏国长城: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
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
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
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北达内蒙古的
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
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
新密市。
5.
韩国长城:长城先为
郑国所筑,后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
[31] 秦代
秦长城示意图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安全,秦始皇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将
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
河南地,其后筑起“西起
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
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32] 秦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长城不仅在构筑方法上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在防御设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筑见称。
秦长城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维修、连接秦赵燕等战国长城,新筑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还没有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线军民共同完成,后期则大力修建长城。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