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wb678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38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

已有 1795 次阅读2020-4-20 09:56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海侃, 香港, 海侃, 海侃 分享到微信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1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2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3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4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5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6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7

 

香港礼宾府 (Government House)


       香港礼宾府是香港特区政府接待来宾的场所,特区政府的一些重要典礼亦于这里举行。

       礼宾府位于香港岛中环半山上的亚厘毕道,前身是港英时期的香港总督府(简称港督府),现已成为香港特首的官邸。

      它建于1851年,历时4年竣工,建筑师为“急庇利”。1891年于东面扩建新翼,即是宴会厅。

       1941年至1945年日占期间,依然以礼宾府作为港日政府的总督府,于英治期间的28位港督有25位均在里面居住。

二次大战前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将现时花园道、上亚厘毕道至己连拿利的山坡划为政府山(Government Hill),在此建立殖民地的行政中心。

港督府位于上亚厘毕道,地理位置优越,前方远眺维多利亚港,俯瞰中区景致;下达政府总署、圣约翰座堂,旁为金钟域多利军营,后有动植物公园,布局反映英国人的管治与生活模式。

总督府由第二任测量总署署长卡拉弗利设计,建筑师为“急庇利”, 185110月正式动工,历时四年至1855年竣工,耗资14,940英镑。

    英治期间除首三任港督外,其余25位港督均在府内居住。总督府另一个主要功能是接待贵宾。初期接待的都是皇室成员及外籍重要人士,直到第七任港督坚尼地上任后才开始容许华籍商人参与总督府的活动。

最初总督府只有一座以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成的主楼,落成后历任香港管治者一直有对该建筑进行加建和修改。战前最大的加建工程是扩建东翼。当时总督府由于举行活动日多,港督德辅决定加建东翼,由设计到建成历时仅三年,于1891年启用。

东翼主要用作社交活动场地,即今日之宴会厅。东翼面积与主建筑相若,由有盖楼梯相连,上层为宴会厅,下层为饭厅。

1930年代总督府日渐残旧,港督贝璐曾建议于马己仙峡道另建新的总督府,但因经济问题及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搁置。

日治时期

日占(1941-45)期间,总督矶谷廉介没有入住总督府,但仍以此作为督宪府,并作出大规模改建。

改建设划由年仅26岁的日本建筑师藤村正一负责,主要加建了中央日式塔楼,加建于原有两座建筑之间,把两座建筑物连接起来;屋顶改为日式瓦顶及修改石柱墙饰,淡化建筑物的欧陆风味;内部装设日式趟门和榻榻米台,并加设了茶室。

日治期间虽然物资短缺,但改建仍于1944年完成。此改动使总督府变成一座具东洋特色的府邸,成为了现时的模样。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同年916日签署投降书的仪式,举行地点正是总督府。签署仪式所用的长桌,现于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

战后时期

由于日人已进行维修工作,战后总督府继续用作总督之官邸。港督杨慕琦于1946年迁回官邸,把日式装置拆除,并改建成四间睡房和浴室。

下一任港督葛量洪则在房间墙壁上镶嵌饰板,加装壁炉,增建露台,安装独立空调等,并在主楼门廊入口加置两只石狮子。

港督麦理浩则为港督府进行大规模翻新,更换屋顶,宴会厅首次安装中央空调,花园建设腰形泳池;扩充员工宿舍,并加建风格与主楼相配的管家宿舍。港督戴麟趾、尤德、卫奕信及彭定康亦曾为港督府的设计作出少量改动。

香港回归后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原来打算将港督府更名为特首府,作为新任特首的官邸,但据说由于担心英国在府内留下间谍装置,因此当时新任特首拒绝以此为官邸。

就此前港英的港督府命名出现了问题。最初政府称之为"前港督府",后经政府专家讨论后,建议将建筑物更名为"紫芦",取意自建筑物上呈深紫啡色的屋顶。 

后来由于此名与香港的一些建筑物重名,加上社会普遍不认同,使得"紫芦"一名最终没被采用,而改称为"礼宾府"

2005年董建华宣布辞职,新任特首曾荫权宣布将以礼宾府作官邸,并花费1450万港元进行维修工程,包括改良电力、电讯网络和影音系统,以及建造一个锦鲤鱼池,以迎接曾荫权的入住。

2006112日,曾荫权与太太正式迁入礼宾府居住。116日起,特首及特首办公室将从政府总部迁至礼宾府办公,恢复殖民地时期的安排。特首入住后,"礼宾府"的名称将维持不变。

地下秘道

礼宾府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可连接至中环政府总部、汇丰银行总行、甚至位于添马舰的英军基地。直至2009年,一个由香港电台制作的电视节目播映后,证实秘道的确存在。

港督府的确有一条地下通道通往中环亚厘毕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附近。通道至少长310米,阔度由12米至34米不等,高度大约2米,并且设有照明系统。

秘道出口位于下亚厘毕道旁,与政府总部相隔一路之遥,作用是保护官员出入和储存机密档案。通道出口现时由两道铁门封上,只能用钥匙由内向外打开,防止有人从秘道潜入港督府。

事实上,这是一条二战时用作防空的地道,于194011月兴建,通往当时的布政司署。通道的入口原设计在礼宾府的花园,但当时的香港总督罗富国对这个设计不满意,遂将地道入口改往地牢的一个储物室内。

香港日占时期,港英政府曾与英国政府商讨日战防空警报策略,提及延长秘道接通政府总部地库,但最终因资金不足而搁置。

1960年代末期,港英政府提出建议,将秘道延伸,打通港督府与政府总部,但因造价昂贵搁置了建议。

此外,曾当政务官的社民连秘书长季诗杰表示,以他所知,政府总部东翼最底层有个地牢,用作一般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的指挥总部,平日政府鲜有使用,地牢正正可以通往秘通,直达礼宾府。

另外,通道入口是在礼宾府宴会厅附近的一条楼梯,同时可以通往汇丰银行,方便港督在大战时紧急提款。

遮打名画寻宝

前立法局和行政局非官守议员、著名商人遮打爵士收藏了一批极具价值的画作及瓷器,该批私人珍藏在他去世后捐赠予香港政府,大部分的画作摆放在港督府内。

1941年,在香港沦陷前夕,港府计划将部分遮打藏品匿藏。1941128日,港督副官巴蒂史密斯上校(Captain Batty-Smith)秘密约见负责藏品修复工作的匈牙利专家冯科布扎(von Kobza-nagy)及工务司署的托马斯哈蒙(Thomas Harmon),负责匿藏该批画作。

有档案资料显示,贵重的画作被卸去画框,经处理过后再放进密封的锡罐内,并埋在港督府的花园里。不过,负责匿藏画作的巴蒂史密斯、冯科布扎及哈蒙三人在日据时期相继去世,画作的确实位置成为秘密。

战后为追寻这批画作,政府在1945年及1976年数度进行发掘工作。至1979年,适值港督府大肆修葺,港督府里里外外、地库,以至附近的地道及防空洞都被彻底搜寻过,部分旧建筑构件亦被拆除,但依然未能找到名画。

 风水斗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渡期间中英两国曾进行一次风水斗法,中方於中环兴建呈尖角状的香港中银大厦,其中一个角尖即正对著港督府。

港督府就此请风水专家看风水,最后决定在港督府花园面向中国银行大厦的方向种上柳树挡刹。此外亦有传说指当年要兴建港督府时曾有风水高人指点,选择於背靠山脉面向海港的现址兴建。

香港礼宾府属英国乔治时代建筑,具有浓厚的殖民地风格,在英式建筑上引入了适合亚热带地区的大型窗户和阳台。于落成后历任香港管治者一直有对该建筑进行加建和修改,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日占期间,由日本工程师藤村正一在中央加建一座塔楼,屋顶亦由欧洲式改为日本式。

于现任特首曾荫权宣布将以礼宾府为官邸后,该建筑再一次进行了修建,其中包括加建一个小鱼池以饲养曾荫权心爱的锦鲤。

                                                现在是法定古迹

香港礼宾府现在是香港的法定古迹。除了可作为香港特首的官邸外,还是特区政府官式接见国家元首、外国政要、重要来宾的场所。特区政府的一些重要仪式也于礼宾府内举行,例如每年的授勋仪式、香港运动员出战奥运会的授旗仪式等。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与迪士尼公司正式宣布兴建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发布会亦于府内举行。

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礼宾府开始接受其它组织机构借用的申请,其中最早的是由香港电台在当时港督府内举行音乐会。现今礼宾府每月均会预留三个星期五供慈善、非牟利或公共团体申请借用,举办对公众有益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必须要符合礼宾府的独特地位。

香港礼宾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举行开放日,最初每年一次,现今已增至每年六次,其中一次在三、四月间府内杜鹃花盛开时举行。然而并非整个礼宾府均作开放。开放日的门券收益多数会捐款作慈善用途。

此外,礼宾府是香港常见的游行示威地点,尤其是过去作为港督府时,很多游行示威活动都会以港督府为终点站。一般来说游行队伍由天星码头或皇后像广场开步,至港督府的下亚厘毕道的侧门止,并于港督府门前发表声明,而警方则派人于此接收示威人士的请愿信。然而在前任特首董建华执政期间,由于他并非住在礼宾府内,因此游行队伍多改以中环政府总部为终点站。

于六七暴动期间,港督府曾受到左派的冲击,示威者于府外张贴大量大字报并高喊反对港英政权的口号的景象,是该年代香港人最鲜明的集体回忆之一。

在这百多年来,中环是香港的经济、行政中心。昂然高耸的摩天大楼反映这里的繁荣。中环的行人走得特别快,此乃特色之一。兰桂坊和苏豪区内可以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至于文物古迹方面则包括立法会大楼、和平英雄纪念碑、茶具博物馆、圣约翰大教堂、中区警署、前港督府等很多香港明星、名人都喜欢来兰桂坊消遗,这里也是外籍人士及专业人士下班后的聚脚处。

                            开放参观

香港特首曾荫权入住的礼宾府2006312日开放给市民参观,引来了一万五千多人入场。

府中除设有一般宴会厅、会客室和书房外,亦特别建造了供特首一家消闲使用的设施,如锦鲤池、网球场、游泳池和休憩室等。 

市民总会以开得正盛的杜鹃花为"目标",但他们都希望可同时观赏到特首饲养的锦鲤。虽然特区政府表明锦鲤池附近地方浅窄不会开放,但市民跟特首的"宝贝"缘悭一面,都感到失望。

礼宾府每年春天都会开放予公众观赏盛放的杜鹃花,最特别之处,是特首曾荫权迁入礼宾府后,首次对外开放。在10时正式开放前,已有超过五百人轮候入场,不少都是一家大小前来。有市民直言,参观翻新过的礼宾府,满园的杜鹃花和特首的锦鲤都是重点观赏"目标",但逛完整个礼宾府后,才发现曾荫权起居及办公的地方,包括锦鲤池,都不对外开放,"唯一想来看锦鲤池,因为以前样样都有,只是现在比较豪华。"

亦有市民说,曾荫权经常把他的锦鲤挂在嘴边,故慕名来观赏,"他常说看锦鲤能放松自己嘛,所以也想看看啰!"特首办发言人表明,在开放期间,市民只能沿过往的赏花路线图游览,故不会经过新建锦鲤池。再者,鱼池附近地方浅窄,无法容纳大批市民。

     无缘一睹曾特首的锦鲤,市民唯有专心赏花。有市民表示,礼宾府的花卉比以往繁多,而且开得很茂盛,一时之间游人彷如置身花海之中。

前特首董建华没有按传统迁入礼宾府,至曾荫权出任特首后,才重新入住。

    

 

海侃香港——香港礼宾府_图1-8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