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逻辑关敏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18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节制美德走向理性文明

已有 2133 次阅读2020-1-22 01:43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节制美德走向理性文明

作者 关敏

文明是节制美德的产物。没有节制美德,必然是胜者通吃,败者沦为奴隶,社会必然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而已。回教、儒教社会都没法自发地产生民主制,是因为这些社会缺乏节制的美德。非典、武汉肺炎都是无节制美德滥杀乱吃野生动物的结果。

 一,古希腊论“节制”美德

一般而言,节制基于理性并依赖理性,它就是对人类感性的某种控制。希腊语“σωφροσ?νη”包含了:谨慎、明智、理智、适度、自制、高雅等涵义,难有对应的汉译法,英语“temperance”也无法完全转达其意,以“节制”对应是因为约定俗成。节制体现美德的中道精神,它处于某种德性的过与不及两端之间,比如勇敢处于鲁莽和怯懦之间,慷慨处于挥霍和吝啬之间,亚里士多德将其比喻为“两个深渊之间的山脊”。

节制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指理智对情欲的控制,包括“节情”与“节欲”两方面以及个人的节制和社会的节制两种类型。在伦理道德层面,它是指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和约束。就个人层面,节制是人性修养的要求;就社会层面,是指一个统治者节制统治的欲望、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就制度层面,节制多指向某种社区(社会)道德、公民守则以及某些商业准则之中,一般的法律通过限制权力、保护权利等来实现节制的终极目的,即让人类生活充满正义。节制试图让善与真取得一致,还有某种美感的艺术叙事和人格感化作用存在。

节制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认为:节制与智慧、勇敢和正义构成理想国的四大美德。哲学家的美德是智慧,军人的美德是勇敢,生产者的美德是节制。国家正义就是这三个等级的和谐共存。即:统治者(哲学家)、军人、劳动者分工合作、互不僭越、各尽其责,城邦就实现了正义。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进行了三重区分,即人的灵魂包括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理性有获得知识的能力。“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而激情和欲望则存在于所有动物中,欲望倾向于贪婪,激情是人发怒的意志。所以,理性是最高级的。理性控制着人的思想意识,激情控制着情感意志,欲望支配着肉体趋乐避苦。这三个部分在特定情况下都有可能控制灵魂,但只有当理性控制灵魂时,人才是正常的,因为此时灵魂能正当地统摄人的身体。如果灵魂被欲望支配着,就会利令智昏而腐化堕落。柏拉图还给灵魂的三个部分设置了三种德性,即理性对应的智慧,激情对应的勇敢,欲望对应的节制。德性是人某一方面所达到的最佳状态。例如:理性的最佳状态是智慧,激情的最佳状态是勇敢,而欲望的最近状态则是节制。

节制被放置在了最基本的位置上。因为:人的灵魂一旦被贪欲所占据,不可避免陷入罪恶。人们所创造的有限的物质难以满足人的无限欲望。不满足往往会使得人与人陷入弱肉强食的互害境地。希腊人认为:灵魂的浮躁是祸害和不幸,心静的沉思才是最高贵的,也只有沉思才能让人获得最大的、永恒的幸福。

节制美德虽然重要,但难以自动获得它,而且由于人骨子里潜藏着贪婪的恶性,这就更难轻易获得。所以,还必须要有智慧美德和勇敢美德。苏格拉底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识”。意思是说一个人拥有某一美德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知识。比如你要想拥有节制的美德,就必须掌握节制的知识,就要对贪欲的危害与节制的美好有充分的认识。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主张,认为节制美德的获得需要有节制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要靠理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理性就不会理解关于节制的知识,也就不会有节制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灵魂(理性)是至善,德行即智慧,智与德是合一的。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他还有句名言叫“无人故意作恶”,潜台词是作恶之人都是无意的,有人作恶仅仅是因为他无知。那么杜绝人作恶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拥有知识,让一个人摆脱欲望的控制就是要让他拥有节制的知识。人之所以要求知,是因为人无知。人要在理性的支配下去追求和生活,“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可见,克服人的贪欲需要节制美德,而节制美德的获得又需要理性知识。这就是柏拉图给我们留下的最主要成果。当然,儒家的“克己复礼”、孔融让梨也是节制;儒家的“节制”只是人际关系中的个别性常识,没有升到理性高度和人的普遍性要求,中国的帝王没有一个节制的,哪个不是酒池肉林醉生梦死?儒家官僚哪个不是一夫多妻制的提倡者?!

二,文明是节制美德的产物

《圣经》原罪故事告诉我们,贪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恶劣本性。基督教告诫世人,人唯有信仰上帝才能升华灵魂克服贪婪本性。孟德斯鸠指出:“君主信仰宗教是有用的;宗教是唯一约束那些不畏惧人类法律的人们的缰绳,君主就像狂奔不羁、汗沫飞溅的怒马,而这条缰绳就把这匹怒马勒住了”。西方人定于一神——上帝。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教会主张严格的一夫一妻,抑制了国王贪婪的人欲。所以西方人受政府的剥削压迫要小得多。

柏拉图在《理想国》研究了四大基本美德:节制、力量(果敢)、审慎(智慧)和正义。到了中世纪,基督教人士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神学三美德:信仰、希望、博爱。这就变成了七大美德:节制、力量、正义、希望、审慎、信仰、博爱。近代以来的民主国家都是以这七大美德为基础的。      

民主就是官员民选而且人人平等,谁还愿意做他人的小老婆。小老婆相对于大老婆来说,就受歧视了,具有民主价值观的人是不会接受的。所以,民主首先在一夫一妻制的国家诞生。一夫一妻制就是“节制”美德反映。民主国家领袖行使权力也是节制的,政治上的节制是防止政治行为践踏个体正义,同时努力提高公共福祉。掌握权力的政治家行使权力需要节制──林肯就没有对南军斩草除根嘛,川普总统也得遵守法庭否定总统命令的判决。  

三.伊斯兰教多妻制、儒教三妻四妾制,这些纵欲社会都无法自发地产生民主制,因为缺乏“节制”美德。

回教搞一夫多妻多子,社会负担重,所以贫困落后,难以到达民主阶段,需要外力推动。回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得25岁与寡妇结婚,40岁后又多次结婚,他有10位夫人2位情妇。最新的伊斯兰国搞多妻制而且杀人入麻,只能陷入野蛮专制的泥坑而难以自拔。

科威特是一夫多妻制,国王有妻妾数百人,这样生出的王子自然也有数十上百。这么多王子中,能够继承王位的只有一人。国王为了安抚王子们不争权内斗,就把科威特油田分给各王子经营。王子们挥金如土,再多的钱也不够用,于是他们破坏阿拉伯国家达成的石油生产配额协议,增产石油来满足奢欲。1990年科威特王子增产石油,造成油价下跌使伊拉克损失10亿美元。伊拉克总统撒大姆要求科威特赔偿经济损失24亿美元,科威特不理会,最后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

沙特王国的王族挥金如土的程度连欧美亿万富翁也自愧不如。王族经常召开盛大的社交晚会,晚会之后就是男女乱交。他们不找一般的卖春妓女,而是邀请欧美中产家庭的女儿。沙特王族从欧美购入昂贵的草坪建造高尔夫球场,但沙漠气候使草坪很快枯死,于是他们就扔掉旧球场,重新购买草坪建新的球场,沙特四处可见被王族们用完抛弃的高尔夫球场废墟。

《孟子》要求天下定于一尊——皇帝。儒的“定于一尊”与基督教的“定于一神”有本质区别。“定于一尊”先将人与人的角色对举,把人带到了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社会。无论君民谁轻谁重,实际上已作了不平等之分。拿这种教义教导人民或君王,反而扩张了人欲。儒教没有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超世俗的概念,儒教节制不了君王。中国皇帝都是不理会宗教的帝王,穷奢极侈,多妻多子,他就像一只十分可怕的怪兽,只有吞吃了臣民才感到快活。汉武帝后宫18000人;汉元帝后宫两万人,隋炀帝后宫有10多万女人,唐明皇有5万宫女,明朝宫廷有10万宫女。当代的贪官们二奶的总和肯定超过了古代皇帝二奶的总数!皇帝还残暴嗜血,搞太监制度割掉男人的屌丝;同时要求女人缠脚。中国统治者为什么个个如此心狠手辣、缺乏爱心?是因为中华大地缺失了对神的敬畏;以致几千年来,中国总是陷于仇恨、暴力、阴谋、欺诈、杀戮、战争和流血之中而不能自拔。缺乏法治规约的专制权力既缺乏外力制约,也缺乏内在自我节制的动力,是最坏的权力,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所以,鲁迅在《老调子已经唱完》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份。”  

四,无“节制”美德倾覆了民国

民国有了一套民主制度,但被无“节制”美德的中国人败坏了。袁世凯小老婆成群,还要当皇帝过妃子上千的瘾。而南京的民国政府却被毫无“节制”美德的张学良倾覆了。张学良少时,主要接受儒家教育而纵欲,结果祸国殃民。张学良本来是一位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哥,因父亲被苏联暗杀而获掌东北军权。侵在东北的日军仅有区区2万人,而张学良有20万军队,还有15万地方武装,居然被吓跑了。张沉迷于毒品和女色,他的心思不在抗日,而是在和墨索里尼的女儿(当时意大利驻中国公使的妻子)打情骂俏。
请扫二维码予以点赞
节制美德走向理性文明_图1-1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