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照例,人物多,信息量大。
一标题(Daughter of Miracle),不是我的原创,来自魏敏芝,就是在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以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农村女娃,出演主角,大获成功的姑娘。
那是2012年,我在夏威夷魏敏芝的家中,看她制作的自传片,片名就叫《奇迹的女儿》,她自己配的双语字幕。已在夏威夷结婚定居的魏敏芝,一边放片介绍,一边逗着怀中的儿子,笑颜盈盈,满脸幸福。
同样的奇迹,我来美后不久,又在一个华人姑娘身上发生,而且站在了世界巅峰。
就是这个戴眼镜和牙套的四眼钢牙妹,2017年10月获得了当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子全能冠军。
她是华人,代表的是美国队,名叫摩根•霍尔德(Morgan Hurd),没有中文名字。两岁的时候被一对美国夫妇,从广西梧州孤儿院领养。
二著名影星陈冲,1998年在中国精挑细选,最后也从广西南宁收养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1998年签字领养)
1981年,已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陈冲,赴美深造。随后在美国发展演艺事业,并与医学博士彼得组成美满家庭。
陈冲婚后流产过一次后,再也没能怀孕,夫妻决定领养孩子。因为二人都是中国移民,共同认为:收养祖国的孩子更容易沟通和亲近。
媒体这样报道:
中国收养中心在全国可收养的孤儿资料中,查询到广西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有一对1岁的双胞胎“姐妹花”,很符合陈冲夫妇的收养意愿。
姐妹俩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非常惹人怜爱,得知被电影明星看中并领养,福利院的员工都为这对“姐妹花”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感到高兴。
1998年7月13日,当陈冲家人见到这对活泼可爱的“姐妹花”时,一眼就相中了,并高兴得连连赞叹:“好漂亮,就是她们了。”
陈冲母亲向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工作忙,陈冲委托他们办理收养手续,并一再声明,陈冲此前已看过照片,对两个女孩很满意,已经在美国的家里为姐妹俩备好了吃的穿的、卧室和保姆,会让她们在美国接受最好的教育。
最近陈冲的女儿哈佛大学毕业了,200万粉丝的她,在微博晒幸福。
网友评论:
她现在的女儿不是收养的女儿。也许是夫妻没有压力、身心放松,后来陈冲怀孕,又生了两个女儿。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直到2010年,被曝出不知什么时候,已把那对被收养的女儿,转让给了纽约的一个美国家庭。
而后来成为体操冠军的摩根•霍尔德没有被再次转让。她在美国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成长。由于体弱,美国养母送她参加体操训练。刻苦加天赋,入选美国队,最终在16岁时成为世界冠军。
赛后她发表感言:
我奇迹般地进入国家队,然后又奇迹般地进入了全能决赛。最后,我又创造了奇迹——夺冠。
感言是用英语说的,因为她不会汉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奇迹。
三美国有的奇迹让人感动,有的让人感伤。比如这个新闻标题:
为留美国,华人女子在遣返飞机上喝洗手液自杀
福建的陈莉莉来到美国后,一直没有取得合法身份,多次被拘押、法庭讯问。虽然取保后结婚并育有一双儿女,继续在餐馆打工,但身份问题始终没解决,随时面临着被遣返。
她上诉过几次,由于语言不通,错过了可能的转机。一次带孩子去警方例行报到时,被强行遣返,扭送上飞机。
我当时想打个电话给丈夫,都不被允许。两个孩子直接被工作人员带走,我脑中一片空白。
面临生离死别,这名弱女子情急之下跑进飞机洗手间,一口气喝下一瓶洗手液。
美国不讲人情,但讲人道。出了意外,总得留下给治疗。
此事被一名议员获悉,他不忍心让两名美国小公民失去母亲,写信给上诉委员会。事情有了转机,陈莉莉有望拿到绿卡,继续和家人在美国生活。
《环球时报》问:
美国的空气,真的就那么甜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留下。
留下是一回事,教育发展是另一回事。夫妻双方忙于餐馆打工,英语又不好,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孩子很难走出像父母的劳累命。
没有孩子随随便便就成功,家庭优越的陈冲也知道取舍。
四2012年,我还在大学当教授、上课、带学生,获准去国外开会讲学。应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的邀请,去做一个关于中国社交媒体的英语讲座。当地友人提议去著名的波利尼西亚文化村游玩,并说有个名人当向导,还会帮买到打折票。
见面以后介绍这是魏敏芝,竟没有认出来。和多年前电影中的她相比,长全乎了,带了眼睛,说的是普通话和英语,不是影片中的张家口方言。
几年前她辗转来到夏威夷学习、定居,和祖上就来的一个本地华裔结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叫刘谦。丈夫在波利尼西亚文化村做锁匠,刚好可以买优惠票。
抱着孩子合影后,魏敏芝热情地请我们餐馆吃饭,然后到家中做客,播放她自编、自拍的《奇迹的女儿》。
(我和抱孩子的魏敏芝)
她在当地华人圈小有名气,都知道她曾是电影明星。虽然她教不少美国人学中文,但他们并不知道她的过去。而魏敏芝也低调平和,只是和我们聊起,才略显兴奋,说到她从小做梦都没想到的命运奇迹。
拍电影出名后,被石家庄一所中学免费接收,从条件艰苦的张家口一乡村学校来到省城。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又幸运地被西安外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录取,免收学费。
美国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的一位教授,飞机上无意听说了魏敏芝的事,而且在西安外语学院交流时,认识了她。两年后成绩优秀的她,美方全额奖学金资助,来到夏威夷继续学习。
之后就顺理成章了。
魏敏芝的片子,拍了她出生成长的村子,儿时家中的贫困,乡亲们的回忆,电影中小时候本色出演的画面,成年后携夫君回家、乡土婚礼的热闹。
祖辈没出过国的亲朋、张艺谋祝福的画面,都说没想到后边的事。用魏敏芝美式的表达说,这是个奇迹,而她就是奇迹的女儿:感恩、知足、回馈。
五五年以后我的女儿也来美了,比摩根•霍尔德大,有点懂事;比魏敏芝小,还不太懂事;比陈莉莉幸运,一来就随父亲拿到绿卡,尽可以在蓝天白云下的草地上,给立足未稳、心事重重的父亲撒娇。
她和母亲的越洋视频经常匆匆,总想着和本地的同学玩,但住得远,不方便。课程不多,要想学好,作业不少。科学课有点吃力,管乐从头学起,体育要考俯卧撑而不是仰卧起坐。
不指望她成为世界冠军,奇迹也不常有,就做一个平常但幸福的人。最好记住她来自哪里,不要忘掉学过的汉字和中国文化。
(2015年,女儿9岁书)
但这可能只是美好的愿望。最近她写的英语日记,被国内的小伙伴看到后,有了视频交流。
对方问:你们学校有早恋吗?
女儿答:我们这没有早练,早上不跑步,去了就上课。
那叫晨练,她问的是早恋。
女儿在中国上到五年级,11岁。3岁开始学英语,也在培训班学民族舞、琵琶、硬笔书法、中国画。虽然在北外任教,但我偏爱中华文化。
2017年9月,我先带她来美国时,我一人肩背手提脚推大小六个包,她背着心爱的琵琶。
父母是中国人,不管她走到哪里,希望她都能记住中国文化。
可是到了美国,这一切都失败了。其他才艺,时间流逝,不同环境,先后都荒废了。就是汉语,几乎成了文盲,只会说,不会写。
家里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小学五年级的水平,书面语、正式语、成语基本不会。叫警犬是警狗,看电视,主角对应的是什么,想到次角、副角,就是不知道配角。
中文经常夹着英语,谈到美国的众议员Representative (字面意思是代表),妈妈问什么意思,她说人大代表。
中文讲得很溜,但不爱看,看不进去,看视频还行,更不会写了。不管是她,还是朋友家美国出生的朱利安(Julian),都写不了中文文章。
朱利安上了大学,选修中文课。学校早就停课,疫情漫长,他爸爸老乔(Joe)鼓励他写作思考。来自台湾、做了老板的他,吭哧吭哧帮他翻译成中文。我也是,只要孩子能写,做父亲的代劳翻译、优化。
六语言只是符号,思想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传承,可是文化、人文总要有标志识别,比如姓名。
我在前面日记中,提到晚清幼童留学生李恩富,耶鲁大学毕业的华人。他在美国有好几代后人,可是你能看出Matthew Lee和李恩富有什么关系吗?
他是李恩富的第4代,中文叫曾孙,英文没有对应的词。现在是美联社记者,偶尔会在记者会上怼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为中国说点公道话。
最近美国警方逮捕了一个28岁的非裔美国人,也叫Matthew Lee,指控他参与印第安纳州的暴乱。
他的祖先来自非洲,几百年过去了,他有了地道的美国名字,但人生没有出现奇迹。
魏敏芝是个奇迹,将来她的儿子呢?陈莉莉的孩子呢?被陈冲转让的双胞胎女孩呢?我女儿呢?
奇迹可遇不可求,平淡人生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