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宇解老】——第十一章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锋。
(2014年4月1日)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慧宇解评】
这里老子用三个简单的事例说明“无”的作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中的宾语指的是真气。有真气才能有命,无真气才能入静。这里的“无”是一个相对于怒火中烧,欲火焚身来说几乎等于没有,但生命的存在需要有少量的气态真气来维持对于生命来说。真气越多越好。真气多了,就要妥善的储藏起来,怎么储藏呢?就是把它变成液体,古人造了一个字——“炁”,意思是无火。造字的人一定是一个悟道之人,他明白必须得把真气转化成炁的道理。真气是火,火大了就会把细胞器官身体烧坏。体内的真气多了,就会兴风作浪,为非作歹,走火入魔。前面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有与无的辩证关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用三十根辐条支撑起车圈就做成一个车轮。这样的车轮比实心的圆木做成的更轻便更耐用。
“埏殖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泥土制作陶器,虽然其价值在陶器本身。但实际上有用的是陶器形成的那个空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盖房子也是如此,不是房子的空间越大越值钱吗?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有与无的宾语只能是真气,你换其它的词试试看,比如金钱,财富,权利,欲望等,根本就解释不通。就拿金钱财富来说,总不能解释为:作一个有钱人固然很好,但不如作一个穷光蛋来的实惠。“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作天下的主人”。这是一个很奇特逻辑推理,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转换是一个血腥的过程,“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即没有奴隶也没有将军。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也有“有”和“无”两个概念。老子说的有无是生命之本,黑格尔说的有无则是概念之初,也就是老子说的“无名”。黑格尔的有无一开始叫纯有和纯无,它们之间并无差别,纯有等于纯无。通过变异发展,纯有变成了有,或者翻译为存在。这个“有”区别于无并且与无相对立。这个“有”建立了一个实存,而无对此加以否定。事物的发展按照这个模式就是辩证的否定之否定,亦即是老子所说的“损之又损”。要知道老子可是比黑格尔早两千年说出这个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