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宇解老】——第十章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2014年3月31日)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正误】
有人说抱一和守中是同一种东西,这是错误的。抱一是一种境界,是无为的境界。守中是一种修炼的心法,两者完全不同。
【慧宇解评】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全身心的进入抱一的境界,真气就不会从经络内跑出去。“圣人抱一而为天下牧”,这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达到的境界。这是“圆觉”,看透一切之后,意识不再为外事外物所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离”,指的是真气不会离开经络或丹田而进入自己身体的组织器官。凡俗之人心绪万千,如脱缰的野马,一刻也停不下来。心动气就动,怒火中烧,欲火中烧,真气怎能不离你而去?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气”,专心致志的冲气,通过调整呼吸让身体静下来,多余的真气归根,肌肉完全放松,全身就会非常柔软,像婴儿一样。在母腹中还没有出生的叫婴,出生以后叫孩,“如婴儿之未孩”,就像婴儿还没有出生的样子。“婴”跟现在的意思有区别。婴儿的意识还没有展开,基本上处于无为的状态。正是在无为的状态下,生命才得以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过程堪称神奇。“复归于婴儿”,就是复归到婴儿的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广博的涉猎。在人之初,这是必须的,否则自我就会被封闭。“而立”之后,若能通达无为法,“玄览”就成了多余。“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只有通过冲气让意识和身体真正的静下来,返归内心证入无为法才是正道。若是终身混迹于有为法,以“玄览”自华,终不能无疵。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借喻治国来说明修身,在老子看来“国”与“身”是同一个模式。爱民实际上是自爱,爱自己的身体,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他们都是你的子民。道家有一个词叫“宝气爱命”。珍惜身体里的真气,因为它就是你的命。像治理一个国家一样去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惜真气,敬畏真气,让真气归根,就能进入无为的境界。话说回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要爱惜自己的财富,敬畏自己的财富。就像真气是一个人的命一样,财富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对于社会生活来说,财富够用就行,多了就会造成祸害。所谓“藏富于民”是一个错误的提法,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是一个错误的提法。老子的“三宝”之一是“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足矣。过多的财富会让一个人沉迷享受,不思进取。富不过三代是得到很多人验证的,可以看看那些坑爹和坑干爹的富二代。在很多情况下,财富不仅不能带来幸福,还会毁掉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是严重恶化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就像过多的真气会毁掉一个人的肌体一样,过多的财富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毁掉一个社会。所以,藏富于民不是一个好的提法。一个缺失了道和德的社会,财富就成了腐败的营养源。一个骄奢淫逸的民族或国家是没有未来的。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我没有证入这一境界,就不说了。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自见故明”,“ 见小曰明”,“ 和曰常,知和曰明”。“明”是悟道之后的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人的感觉系统变得异常的灵敏。佛学管这个叫“大光明”境界。“明白四达”,一切有为法就展现你的面前。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关于“生之蓄之”,老子在第五十一章是这样解释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而这后一句话又是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另一种解读。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句话用《金刚经》来解读,那就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意思就是说,让所有的人全都开悟,这叫“不住相行于布施”。这样,人类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看起来是我在“解放全人类”,可实际上我也是众生中的一员,这只是人类自己解放自己。另外,当证入菩萨位的时候就已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玄德”,德是道之用,是道在人的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的内在的展现。为什么说是内在的展现?因为有德不是用来炫耀的。若是能用到玄德的地步,就已经进入到菩萨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