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慧宇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708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慧宇解老】——第二章

已有 549 次阅读2019-6-5 09:57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慧宇解老】——第二章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2014年2月17日)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慧宇解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那个时代的善、恶、美跟现在的意思有一些出入。现在的美表达的多是表面的东西,所谓的心灵美也是通过具体的言行来反映的。在老子那儿,美与恶是相关联的一组反义词,更倾向于内心的本质的东西。与善对应的是不善而不是恶,应该说善与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善是一个开悟了的人在世俗生活中具体的思想言论和行动。所有这些最终返归到自己内心的深处,只是自我相关的东西。恶则是处在迷茫时期的人类社会整体性的本质的表现。是疯狂的追逐,是盲目的前行,是恣意的妄为,是无端的伤害和自我伤害。一个贪污腐化,吃喝嫖赌的领导退休了,继任者照葫芦画瓢,有过之而无不及。问题是这个单位里任何一个人当了领导都会如此,那就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了。也不是靠一两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了,更不是靠真善美的道德说教可以解决问题的。
    世上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什么是善良,却有很多人作恶多端,如果有人说他是一时糊涂做了坏事,你千万别信,那是他反复考虑,权衡利弊之后才去做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坏事没有做成而已。一个坏事做绝而没有受到惩罚的人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他们会把罪恶掩藏在谬论与谎言之下。儒家讲的是“忠孝仁信礼义廉耻”,行的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佛家讲忍辱,儒家讲知耻,两者的区别在哪儿?无端的加在自己身上的欺凌叫辱,做了坏事被大家知道叫耻,把知耻作为一个口号提出了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耻”不过是在人性的一个角落人们不愿触及的一种感受。是弱者和失败者心中无法言说的痛。所谓的“耻文化”是为了维护皇权而对下层草民百姓的愚弄和嘲弄,跟基督教的“原罪”之说一样用心险恶。通过忍辱可以提高自己的心性,而知耻,除了对轻狂无知的懵懂少年能起点作用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让那些窃贼强盗杀人犯去知耻,去良心发现是不可能的,这要从产生罪恶的社会根源去解决。为什么有些善良的人被骗之后不愿意声张,那是因为他们有贪欲在先,耻于被大家知道。相比之下那些贪官污吏在没有被抓之前是何等的冠冕堂皇,何等的趾高气扬,何等的有恃无恐。这也就是说,知耻的道德规范力其实是很虚弱无力的。世间的事都是相对的,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善恶标准。所以善不是人世间最高的行为准则,它只是一个相对的有为法,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所以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世俗中只有有条件的善,没有无条件的善。比如两个人打架,旁观者哪怕是看热闹的,都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得失确定偏向哪一边而不是根据社会道德来评判是非。这就是为什么好人打不过坏人,君子斗不过小人。老子说:“其无正也”。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俗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因此世间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辩证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低、音声、前后,两个截然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所以真正开悟的人在应对世间事物时,是不会介入其中有意达成某种结果,或通过说教去试图改变别人的思想观点。在生存竞争的环境中,为了生存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不只在人类社会有狡猾欺诈残忍无耻,在动物世界亦是如此。你如何评判其中的对与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理法之间是永远扯不清的恩怨情仇。世上的大奸大恶大多隐藏在谎言,魅力与温情之中,一旦摘下头上的面具,必是伏尸千里,流血成河。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到“不言之教”,《金刚经》有一段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一段话很好的诠释了“不言之教”。只有别人信服你了,才会按照你说的话去做。否则,就算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所以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如不动”者,世间万物如假如真,在万千气象面前只要能做到心不动、气不动,就能教化周围的人。

    “万物作焉而不辞”,老子的人生哲学不是什么都不做。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该我做的我不会推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创造各种物质财富而不据为己有;造福社会而不向社会索要功名利禄;为社会作出贡献却不居功自傲,“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里涉及到一个自我定位的问题。人之初,形成一个只包含吃喝拉撒睡的单纯的自我。在相互关系的作用下,认识不断的提高,自我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形成了双重乃至多重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找到自我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还纠结于恩怨情仇之中。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一个自我相关的存在,绝对的自我其实就是绝对的自私。辩证的思维就是全方位的看问题,它否定了这个绝对的自我。从超出自我的范围来看,个人不过是全人类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若是从更大的范围看,人类不过是宇宙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只要从人类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就可以了。个人与人类的关系是,离开了人类,个人什么也不是。所以老子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做我自己该做的,为了别人,也是为了我。我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即没有我,也没有别人,剩下的只有道,以及道所化生的天地万物。我们和老子的区别是:我们只是从偏僻的一隅来看世界,而老子却是超越了世间和空间,从道的角度来看世界。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很多事情是大家合力做成的,况且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居功自傲只能说明这个人心地狭窄,“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样的功,不居也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良性发展的结果,绝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再大,也不能归于自己的名下,因为自己本身就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那些自华其德的人其实是别有用心。老子的处世哲学绝对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辞辛苦的教化众生,不居功自傲。这和《金刚经》中的普度众生而实无一人得灭度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真正致力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人,他的功劳会永远的载入历史史册。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