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慧宇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708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慧宇解老】——前言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

已有 553 次阅读2019-5-25 15:44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慧宇解老】——前言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 2014年2月6日初稿)(2019年2月27日修改)

1、解老的现状。
2、解读《道德经》的正确方法。
3、《道德经》与佛学。
4、《道德经》与哲学 。
5、《道德经》与《易经》。
6、《道德经》与西方宗教。
7、《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锋。。

1、解老的现状。
    我接触《道德经》到现在也有将近三十年了,从一无所知到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道德经》要用心去感悟,倒不是说这就是最好的方法,而是这是我唯一可以采用的方法。因为我无人可以请教。只能结合自己对生命与人生的感受去理解老子的本意。不是说我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多强,甚至可以说我对《道德经》也只是一知半解,因为老子《道德经》涵盖的范围太广,内容非常丰富。在阅读了很多解老的书以后发现,在我所看过的各种解老的著述中,竟没有一个人能正确的解读《道德经》。这令我十分的困惑。说实话,我既不是专家学者,也不是什么大师圣人。我只是一个极普通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我百思不得其解。

    解读《道德经》不能用考证的方法。
    人类文明的载体是语言和文字,而思想是由概念构成的,思想上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同一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要统一思想就先要统一概念,而对概念的理解一经确定再想改就不容易了,这叫习惯性思维。 概念是一个不断变换的,活生生的自己完善自己的东西。对《道德经》的解读就是从概念开始。道是概念,德是概念,一二三是概念,有无是概念,有为无为是概念。用心去感悟老子就是感悟老子的这些概念都涵盖了哪些东西?不能用学术研究的方法去解读,不论是查字典还是翻古文都不可取。考证的祖师爷胡适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用考证的方法解释《道德经》,常常会得出匪夷所思,让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先贤学者像河上公、王弼,他们对《 道德经》的评注和解读,为后世解老定了一个基调、划了一个圈圈。后人解老基本都在这个圆圈之内转悠,他们不想或不敢跨出这个圈圈。走的人多了这个圈圈就成了一个坑。两千年来解老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往里灌水。时间长了这个坑就成了一个泥潭。迄今为止自称破解老子《道德经》的人也有不少了,但我没看到一个人能真正跳出这个泥潭。有人用西方常用的举例说明的方法,罗列出一些具体的古人或者今人的事例,剪剪贴贴就可以写出一本书来,对《道德经》做庸俗化的解释,这种用世俗社会中的事例来诠释《道德经》的文风与《道德经》的本意其实毫无关系。因为当我们用一个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时候,别人会用十个相反的事例来反证这个道理的荒谬。这样的解读一点营养也没有,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这是用有为法来解释无为法,是在用小学生的常识去解释高等物理,实在是一件滑稽可笑的事。
 
   《道德经》一书经过多年的传抄,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个版本好?大家各执一词。有的人抱定自己喜欢的版本去注释,根本不参考其它的版本。按常理来说,越是古老的版本,应该越是接近于原本。有些人无视楚简本的面世,把帛书本当做最好的版本,甚至把其中的错别字也原封不动的解读注释,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我以为,《道德经》的任何一个版本都是《道德经》的组成部分。只有把这些版本综合起来看,才能逐渐的接近老子的本意。在不同版本中有差异的地方如何取舍,就看你是注重考据还是注重通顺还是注重理解。
    大概有不少人会认为在老子那个年代,语言还十分贫乏,科学还处在萌芽,文明还没有开化。老子的思想不可能包涵太深刻的内容。用考证解老的人,从浩瀚的文史资料中查找对《道德经》中只言片语的与《道德经》毫无关联的解释,并把这种解释强加在老子的头上。这些人以为,凭着他们引以为傲的才华和文史知识,解读老子那是绰绰有余。殊不知这恰恰表现了他们的无知与狂妄。一些考证派对老子的解释在别人看来是如此的荒诞无籍,可他们自己却认为就该如此解释。一个思想僵化的人,他的概念也是僵化的。这样的人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在僵化的概念中包涵了他的情感,他的利益,他的名望乃至全部的过去。所以要想改变这些思想僵化的人的认识和思想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认识的提高,思想的突破,都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即否定之否定。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益得是知识。“为道日损”,损的是妄念以及妄念所对应的方方面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无法正确的解读《道德经》。聪明才智可以使得人很快地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就,随之而来的是名誉、地位、权利和享受。两者的结合就让否定之否定成为了不可能。他们只能“为学日益”,让他们“为道日损”,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干。

    人类文明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或许有一个史前文明。还或许有很多地外文明。是因为道无处不在,涵盖从虚无到无限的一切领域。“道法自然”,道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外化出不同的生命结构,当这些不同结构的生命发展到高级文明程度时,这些文明是相通的。地外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干预绝不是一种虚构。老子所说的“古之善为道者”,他们的文明程度真的可能比我们要高得多,也许真的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把自己隐藏在世俗社会中,既谨小慎微又和蔼可亲。但是他们的文化太超前了,无法让人们理解接受,只能身体力行的去做不言之教。如果没有效果,只能是“被褐而怀玉”。老子为什么出关?释迦为什么涅槃?还不是他们的思想超出了世俗的功名利禄。人们宁可相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装神弄鬼,而不相信圣人觉者给他们指出的开悟之道。奈何“人之迷,其日故久”,迷什么?美酒美食美娇娘,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会傻到“无智亦无得”,谁会认为“以其不争”就真的能“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此处心积虑的去争还没有得到多少呢,不争不就更没得吃了?在世俗社会中,我没见过不争之人。为什么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益的是知识。“为道日损”,损的是妄念。所有的妄念归结到最后无非就是一些气感。为什么心经说“五蕴皆空”?因为人生在世,一切的名利欲,色受想行识归结到最后,也只不过是各种各样的气感,是真气的变化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控制住了真气就控制住了人和与人相关的一切,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心使气曰强”。老子说“味无味”,什么意思?你只要控制住了舌头上的真气,即使不吃任何东西,也能感受到美味无限。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再好吃的东西,过了嗓子眼就是屎”,这话看到了美食的另一面,真是很有道理。味觉其实是一个相比较而确立的感知,在人看来是肮脏无比的粪便在苍蝇与狗的眼里就是美味佳肴。谁能把这两种感受统一在一个灵魂里面?无论是什么感受到了味觉细胞的末端都不过是一股真气和它产生的生物电。要是不吃任何东西就能享受各种美味佳肴,这才是美食的最高境界。有人会说,我活的好好的,空它干什么?空了又能怎么样?老子说“无为无不为”,空了以后,生命的潜能才能完全发挥出来。空、空的是真气。真气多了就是火,即所谓上火,若不加以控制就会怒火中烧,欲火焚身,气迷心。世俗之人沉迷于其中,流连忘返。所以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奈何世人不走阳关道,偏要去钻草稞子。

   
2、解读《道德经》的正确方法:
    一是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在现实生活中因缘而起的感受体会作为借鉴去理解老子的本意。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悟出了至高无上的道。我们用这种方法才能理解老子。有一些章句的意思就是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突然想到的。
    二是用《道德经》来解读《道德经》,也就是把《道德经》中的词句相互参考着来看。不同时代的文字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同时代的人很容易理解,但后人会觉得很费解,因为词意和语法都有很大的改变。何况老子的思想太超前了,曲高和寡,孔子见老子也只能仰视其人而不解其心。同时代人尚且如此,后人想要通过考证来理解老子岂不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了。
举个例子,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这两段反应了老子一个清晰,完整的观点:知道什么是纯洁、高尚,甘守自己的卑微、清廉,让自己的心胸像顶天立地的山谷一样空旷且包容万物。后来的抄书人不仅愚笨而且自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一段改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由于这一错误的更改,便产生了道家的白汞黑铅,知白守黑的混乱理论。还有这个“为天下式”其实是由另一个更早的修改错误引发的。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正确的应该是“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牧”。牧,统治、管理、领导的意思。这个“式”可能是一个误抄,但这一误抄被一个自以为是或别有用心的家伙添加到第二十八章里。这个修改更为离谱,谁知道这个“天下式”是什么东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这是圣人的境界。而“知其荣,守其辱”是俗人的清高。在世俗社会中,荣和宠是不可分的,到了皇帝老儿那里就不是荣而是尊了。“宠之为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最大的荣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老子一个圣人早就把荣辱置之度外了,还会说什么知荣守辱这样无聊的废话吗!如果没有第四十一章的“大白若辱”,我们根据什么去判定第二十八章版本的对与错?
    多年的儒家教育使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奴才意识,以得到皇帝的恩宠为最大的荣耀,感激涕零,山呼万岁。若是失去了皇帝的宠信,就不只是丢官的问题,还可能丢命,甚至是满门抄斩,诛连九族。这如何能让人不惊?圣人的认识已超出了世俗社会,他道德高尚,与世无争,好像是在委曲求全。这些在别人难以忍受的误解和轻视圣人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中国的圣人佛的境界与西方的上帝先知的境界对比立分高下。“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从古以来,哪一个领导者,不管是大是小能做到这一点?你要是对上帝先知不敬一个看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你要是对皇帝领袖不敬一个看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就是直呼其名也是死罪。这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置于团体、民族、国家、人类之上,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团体、民族、国家、人类的利益之上,是绝对的统治者,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利。
    有人会说,老子不也是这么认为的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是这么说的,但他说的是一种修炼的心法,把万缘万物都放下,把自己的身体也放下。关键是后面一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顶天立地的风箱。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吐纳之法。《道德经》第五和第六章,已经把吐纳之法的精义说完全明白了。但是,前面这几句话,成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老子的依据。老子在后面还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是多大的心怀,这他们怎么就不说了?什么“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什么“打天下,坐天下”,上帝真主,皇帝领袖他们哪一个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凡是以杀人来树立自己绝对权威的,绝对都是魔。
    解读《道德经》,要用心去体会老子的心,做到心心相印,用老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这样,一切就都很清楚明白了。

3、《道德经》与佛学。
    《道德经》《金刚经》《心经》这三本书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这三本书理解了,其他的书都可以不用看了。这么说绝不是故弄玄虚。《金刚经》《心经》偏重于精神方面,偏重于修心。而《道德经》则偏重于物质方面。揭示了气的本质以及如何修气。二者互为参考、相互补充,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佛法高深莫测,佛经浩瀚如烟海,学者多摸不着头脑。《道德经》给我们呈现了一座诠释佛法的方便之门。
    《道德经》和《金刚经》都提到了无为,《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还有《道德经》说“没身不殆”,《金刚经》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金刚经》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清净心在《道德经》用一句话概括了:“圣人抱一而为天下牧”。“一”的境界就是静、空、离一切相。“归根曰静”。
    《心经》虽然很短,只有260个字,但非常精辟,字字珠玑。但《心经》说的是什么意思?“诸法空相”,法是什么?法是思想,是民族精神,是人类文明。只有认识到诸法空相,才是人类觉悟的时候。人类只有证到了诸法空相,才能去体会到生命的本质,才能抛弃种种虚妄,才能进入虚静的无不为的境界,才能进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地。若人们执着于生死,贪生怕死,畏生寻死;专注于垢净,或有洁癖,或喜逐臭;执迷于增减,聚敛财富,攫取权利,只能是妄入诸趣,沉沦苦海。“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老子用“无为”两个字就概括了,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则是无不为,你看,眼力无边,听力无边,嗅觉灵敏,味觉灵敏,身体各种能力超强,通达一切法,还有什么干不了?
    关于修持的最高境界佛经上说了很多,但老子用一个词“抱一”就给概括了。把一个复杂的难以理解的问题一下子就简化了。只要进入“一”的境界,就是佛、圣人的境界。
   可以这样说,《道德经》很好的诠释了《金刚经》《心经》。《道德经》是解开人类文明之谜的一把钥匙。

    《道德经》说以慈为宝,《金刚经》说普度众生。《道德经》是说给人听的,是生物意义的人,是社会意义的人。不是单单说给贵族听的,说给帝王听的。任何这样的看法都会歪曲老子的本意。佛法是给人说的,佛法不离世间,佛法不离人生。菩萨是觉有情,佛是觉悟的人。说法的目的是让人摆脱愚昧痛苦,达到觉悟和自在。基督教用天国来诱惑,伊斯兰教用火狱来恐吓,任何脱离人的本身的理论说的再天花乱坠亦是魔说。人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物,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相对的,相比于虚无,他是无限;相比于无限,他是虚无。人对自身的认识,就在无限和虚无之间徘徊,当自我凭借权利与财富朝着无限膨胀的时候,就会说出“人定胜天”。 当自我进入虚无的状态时,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一切都毫无意义。不管他是玉皇大帝还是王母娘娘,不管他是上帝耶和华还是真主安拉,不管他是皇帝老子还是慈父领袖。只要是他为了一己私利或是一时的喜怒哀乐伤害了自己的民族和人类,他就是魔!
    而一个觉悟了的人,在虚无、有限、无限三者之间,正确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且以有限作为基础,最大限度的向虚无与无限扩张。那些凡俗之人则在虚无、有限、无限三者之间迷失了自己。他们屈从于他们认为的比自己更强势的人,迷信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说,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来主宰并且听从别人的蛊惑去伤害自己的同类。看透生命的本质,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是《道德经》《金刚经》《心经》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最为宝贵的东西。能看到这一点,就说明你看懂了这三本书。
    真正的佛法是究竟法,又叫无为法。怎么说呢?一个人开悟了,证道了,成佛了,这只是一个自我相关的事,和别人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他成佛以后愿意帮助别人,把成佛的方法告诉别人,能不能成佛那是别人自己的事。佛说我只是给了你们渡过迷茫之河的一条船,过去之后,把这条船留在河里,继续走你的成佛之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果你背着这条船却不去渡河,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很多人背的这条船是不是真的能载人过河还两说。这叫法执,学佛中的一种流行病。你看寺庙里的一些和尚,他们不是在用佛法去证道,而只是在享受佛法,享受佛法带给他们的地位,尊严以及富足的生活。他们说的做的和修行证道没什么关系。开一个什么“水陆大法会”,给那些交上足够善款的信众超度他们死去的亲人,顺利的进入极乐世界。这叫什么?这叫装神弄鬼。天下有没有鬼?有鬼。老子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我们每个人都证道成佛了,鬼还能出来作祟吗?所谓疑心生暗鬼,整天五迷三道的就想着算计别人。自己心里有鬼,自然就会与鬼相合,才会鬼迷心窍。世上的宗教有多少是专注于跟鬼打交道的?难道我们把自己的人的生活过好了不就很好了吗?难道我们需要去祈祷鬼神来干预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福气,带来财富与爱情?我成了亿万富翁,我妻妾成群,那别人怎么办?成佛的道理很难理解吗?不难。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只要能返回那个“一”,你就成佛了,“圣人抱一以为天下牧”。佛是觉者,觉悟的人。佛无我,也就是说,佛没有世俗的功名利禄心,爱恨情仇意,但佛有慈悲心,悲天悯人。佛有舍身意,誓度众生。圣人是见道的人,“圣人抱一以为天下牧”。“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谁说圣人无情?圣人心里有着天下的百姓。谁说圣人不仁?,生命真正需要的他什么也不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只是不屑用那些恩威并施的法子去引诱拉拢老百姓。因为他们本身具足,对社会对世人无所求。

4、《道德经》与哲学。
    大家都知道黑格尔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顶峰,但现在还有谁谈论黑格尔,因为没有人理解黑格尔。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是以概念为基础,以逻辑为工具推演出来。当黑格尔把精神从“无”演绎到绝对观念时发现无法返回到现实世界之中。因为黑格尔的理论是瘸腿的理论,只有精神,没有物质,精神高于一切。但是我们可以借用黑格尔的方法,从概念出发,从无开始,参照佛学、哲学、科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重新认识老子,重新认识老子的《道德经》。现在理论的混乱是源于概念的混乱。佛家的概念、道家的概念、儒家的概念、医家的概念、西方宗教的概念、西方哲学心理学的概念,这么多概念交织在一起,使人难以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同一个概念,不同的学派就有不同的理解;同一句话,不同的学派表达了不同的意思。所谓共同语言实际上就是共同的概念,你让伊斯兰什叶派和藏传佛教作学术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两者概念上的差异太大了,正是驴唇不对马嘴。整合人类文明必须先从整合概念出发。概念和名词的区别就是:名词是对具体事物的标称,概念是对某一事物及与之相关联的诸多事物的概括性的标称。名词是死的,概念是活的。随着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概念概括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概念再发展,它也还是有为法,根据否定之否定的原理,也就是老子的“损之又损”,最后演绎到无,从而能够进入到无为法的范畴。黑格尔把这个称之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是他用有为法的逻辑推演出来的,要想从这个西方哲学的顶峰展开来,就几乎不可能了,因为除了黑格尔本人,谁也无法从他的叙述中找到现实的影子。在黑格尔之后,他的学生和追随者只能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山脚下,虔诚而困惑的往上攀爬。费尔巴哈因为实在是理解不了黑格尔那些晦涩难懂的叙述,恼羞成怒的从唯物的观点批驳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不过他的认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显然不怎么样,没有留下什么可以让人记住的观点。而马克思则借用黑格尔的思辨和费尔巴哈的唯物,合成了一个唯物辩证法。这个“物”在老子那儿是真气,和意识一样,是生命最基本的属性。而唯物的“物”,则是意识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处在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以外的层次。当人们把这个“物”当作判别是非的准则的时候,人的本性就成了从属的东西。当唯物主义在哲学意义上表现为客观物质世界时,在现实世界却沦落为财富的代名词。人被按照财富的多少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他们的关系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大家都知道,人的能力不同,所做的贡献不同,得到的报酬必然不同,财富的均分只是空想。强制性的推行财富均分,只能是彻底的破坏了久已形成的经济体质。所谓打破旧世界,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旧的世界倒是打破了,但这个新的世界在哪儿?以财富作为判别善恶的标准本身就是以有为法来指导有为法,以相对的,模棱两可的说教去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乃至生死问题,不乱套那才怪。这个问题,老子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不争。老子提倡简单生活,所谓简单生活,不是吃糠咽菜,衣不遮体,而是摒弃奢华。“虽有舟车,无所乘之”,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我们的家园就是美景、就是天堂。还用得着花钱买票乘车坐船,忍受舟车劳顿跑到外国去看别人家的美景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的生活好吗?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相比,哪一个更好一些?“需”是一个很不确定的范畴。需的标准由谁来定?制定标准的人他的需求标准又由谁来定?是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平等,还是人分高低贵贱,货分三六九等。抑或是到那个时候,“思想极大的提高,物质极大的丰富”,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开车到商场超市物流中心“择其优者而取之”,或者干脆去总统套房来个一站式服务。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去总统套房,那这算是共产主义吗?谁能保证地球上没有个天灾人祸的?到那时物质匮乏了怎么按需分配?会不会从共产主义一下子倒退回封建专制社会?若是没有对生命本质和人类本性彻底的了解,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环境里去奢谈什么包容,幸福,不是弱智脑残就是别有用心。

    说到对经典的解读,想起基督教的一条教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这是为了宣传基督教而编创的概念和命题,以回应对耶稣的弥赛亚资质的质疑。神学家对这一教义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论证,例如:为什么说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你说为什么?圣父、圣子、圣灵本身就是虚构的,对虚构的东西用逻辑推理论证判断成立,要不是鬼话连篇才怪。进行这样的论证首先要创造概念,然后用这些概念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在神学界,哲学界、理论界和中医界经常可以看到,写出一堆谁也看不懂的东西。过了几年连自己也看不懂了,因为他忘了自己当初创造概念时赋予的含义。
    解读《道德经》如果也用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道德经》是中国“古之善为道者”高智慧的结晶,迄今为止还是处在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绝不是哗众取宠以吸引关注。现今的哲学远在《道德经》之下。
   《道德经》是对人说的,是对所有的人说的,是对整个社会说的,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对统治者说的,虽说其中也包含治理国家的大义。二千五百年前还谈不上科学知识,对于人的本质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很难向世俗社会中的众生讲解清楚。老子是在用社会生活的机制来比喻人的生存机理,也同样用人的生存机理来形容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老子向我们说了些什么?实际上老子讲了一部个人修行悟道的方法和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机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了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断层,到底烧了多少书已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坑的不是儒生而是方士。所谓坑儒只是后世儒家哗众取宠假装可怜罢了。在那个时代,要想烧毁某一类的书应该是会做得很彻底的。从留存下来的的书看,类似《道德经》的书还有几本,但从理论的完整和理解的究竟来说远不及《道德经》。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对后人理解《道德经》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有人说汉代的焚书规模更大,但这个有待考证。)

5、《道德经》与《易经》。
    有人说《易经》是群经之首,有人说《道德经》是万经之王。其实二者不是在一个档次上。《道德经》讲的是通向无为境界的方法,亦即是《金刚经》说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而《易经》是在有为法和无为法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让普通人通过简单的修习就能探究到无为法的一些奥秘。
    《道德经》五千言,只在第四十二章提到了与《易经》有关的内容,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圣人抱一而为天下牧”,“一”是圣人,佛的境界。“二”是生命,是纯粹的人的境界。“三”是在纯粹的人的基础上加上一对阴阳组合,展现的是简单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世俗生活。三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必须要说的是,乾坤在这里已经不是天地了。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中的天地指的是“一”的境界中所包含的纯阴和纯阳。八卦中任意两卦的叠加就是《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老子为什么说“三生万物”而不是“三生六”?那是因为这个“六”已经把世俗生活中的一切都包括了。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六个阴阳爻组合构成的。六阴六阳,也就是六个精神因素或六个物质因素,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接人待物都不会超出这个范围。《易经》所描述的其实是“六”的境界即不折不扣的世俗社会。在乾卦和坤卦的卦词中,我们丝毫看不到有天地的影子。《易传》把乾卦捧上了天,把坤卦打在了地。说什么“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别有用心的胡说八道。其实作者的真实用心在后面一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于是就有了“男尊女卑”之说。其狼子野心就在于为了维护皇权,把占人群一半的女人踩在了脚下。其实,天尊地亦不卑,男尊女亦不卑。我说一句话,也许大家都不信。老子的看法与此恰恰相反。老子认为,阴是精神,阳是物质;阴是天,阳是地;阴是女人,阳是男人;精神是天,物质是地;阴是君,阳是臣;所以女人是天,是君,男人是地,是臣。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大家不信,咱们拭目以待。
    等到了女人真正完全彻底的解放的时候,人类社会就进入了真正文明的阶段。女人解放,不是反过来欺压男人,像武则天,慈禧是一种变异的畸形的女人。她们的上位不代表女人的解放。但可以这样说,一个女性独裁者要远远强于一个男性独裁者,凭的就是她那点残存的母性。但这又没有可比性。这个老爷们不行,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咱们换个老娘们试试?可能吗?因为不管是男还是女,一个独裁者就可以毁灭一个民族或者国家。    
    民主的意义就在于,当一个掌握国家命运的人权迷心窍的时候,广大的老百姓有能力剥夺其手中的权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但是当老百姓处于集体迷茫的时候,又需要有人引领大家走出困境。在文革中曾有过这样的讨论,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最后也莫衷一是。因为这是一个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无解的问题。其实,其中的关键是人类文明是否走在了正路上。任何神权都想兼容皇权,尽可能的达到政教合一。任何皇权都在尽可能的神化自己,让自己在人民群众的心之树立绝对的权威。当人民群众屈辱的蜷伏在神权与皇权脚下的时候,无论是民主还是独裁都无法让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易经》是什么?打个通俗的比方,《易经》就像是一个计算机软件,通过一定的方式输入简单的数据,就能看到你想了解的结果。《易传》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有人说,《易经》是卜巫之书。还有人说《易经》可以通神。要说也简单,《易经》说的就是阴阳,和计算机一样是二进制,是数学运算的基础,所以又叫“易数”。《易经》只是人类文明总体下面的一个分支,是生命与环境在时空中运行发展必然性的展现。也就是说,很多看起来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包含着更深刻层次的必然。《易经》更像是一门高等数学,越往深里研究,越与现实脱离,像天书一样,几个简单的符号就表示了很深的内容。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所以《易经》只是少数人可以玩的东西。玩得好的,退可以隐居山林,进可以出将入相。玩得不好的,轻则精神失常,重则家破人亡。因为你以肉眼凡胎之身去干预改变别人的命运,必然要承受由此带来的无法承受的业力。研易是要付出一个人全部的聪明才智的,就像下围棋,哪一个棋手都是极其聪明的。哪怕你有再高的智商,很多东西你是无法穷尽其中的奥秘的。但是对于现实,这些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即便是洞悉了自己的命运,又如何去改变现实?那些想通过研易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效果真的不会很好。因为个人的命运毕竟受群体,民族,国家命运的左右。“8341”是毛泽东的定数,也是国人和国家的定数。因为当一个民族或国家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一个凡俗之人的手里时,就要承担这个人因名利欲产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带来的一切后果。把命运交到一个凡俗之人的手里,其可怕之处还在于,他们把自己的民族精神降低到一个凡俗之人的水平。在这样一个大命运的支配下,个人的命运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只小船。于是,研易的少了,投机的多了。只要抱定了权势的粗腿,就能无往而不利。鲁迅抨击过这一类人,“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这样的人,从古至今,比比皆是。从上到下,不乏其人。
    《易传》的这样一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相对应的。这样,对《易传》的这一句话的解读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参考。
    “易有太极”,这头一句就错了。从两句话的对应来看,太极就是道。而道是从虚无到无限的所有一切的最高存在。在道之上就再也没有什么了,道不可能从属于任何东西。至于什么太虚,太素,太易、太初、太始,无极等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是一些无聊文人杜撰出来故弄玄虚的。如果说这些概念包括太极在古文化中有意义的话,它们都是“道”的代名词。如果说在“道”之上还有这一连串的东西的话,我不知道这样的理论如何一步步的展开?
    所谓“太极生两仪”就是“道生一”。一阴一阳合而为一。“一”之中的阴阳是纯阴和纯阳,或者说天和地。
    那么,“两仪生四象”就是“一生二”,纯阴化生出太阴(老阴)和少阴;纯阳化生出太阳(老阳)和少阳。这四象合而为二。
    “四象生八卦”是“二生三”,这个“三”就是说八卦是由三个阴爻或阳爻叠加而成的。这里,问题就来了,八卦能定吉凶吗?显然不能。因为八卦还没有复杂到涉及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能够定吉凶的是“三生万物”中的六十四卦。至于后一句“吉凶生大业”,应该是把这个大业理解成掠夺与战争了,理解成帝王的千秋大业。“一将功成万骨枯”,“成者王侯败者贼”。这里吉凶当然很重要,太重要了。但是如果是和平建设,这个吉凶显然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说商场如战场,那么政府的职责就是不要让商场变成战场。但这对于《易传》的作者来说,显然不是他想要表达的。他要维护的是皇权甚至是为了实现一个更为阴险的目的。老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要的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他崇尚和平,提倡简单生活。厌恶战争,摒弃野蛮奢靡。还世人一个清净的世界。

6、《道德经》与西方宗教。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要有一套超现实的理论来指导它的思想和行为。蒙古人靠铁蹄和大刀曾横扫欧亚大陆,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而犹太人凭着它的耶和华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横扫整个世界。犹太精神的核心就是团结、自强、侵略、扩张。不要说现在的犹太人只龟缩在以色列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犹太文明及其变种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马列主义早已遍布整个世界,除了个别的蛮荒之地。
    宗教的基础是神通,只要是感受到这些神通就会相信,其实所谓神通只不过是人体自有的潜在的功能。当宗教组织把这种功能展现出来时,说这是主、神的恩典,当事人看到了,就迷迷糊糊的相信了,这就是迷信。我见过一个农民,四十多岁时得了癌症,因没钱只好放弃治疗。之后认识了一些基督徒,教他虔诚祷告,他认真的照做,半年后癌症奇迹般的痊愈了。于是他信了基督教,他能不信吗?尽管没什么文化,还是每天捧着《圣经》看,每星期去教堂作弥撒。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众。
现在在民间,有一个迅速崛起的基督教组织,让人们信神,就是我主基督。它们针对的是下层社会的老弱病残群体,鼓吹只要信神就能消除疾病,恢复健康,就能去灾避祸,好事连连,生活美满,家庭和睦。只要你真心诚意的向神祈祷,神就会给你你想要的一切。这些东西说白了其实很简单,祈祷就是一种练功。几十个人跪在那里祈祷,会有一种群体效应。大家都想一件事,会产生很大的愿力,会把人内在的潜在的能力调动出来。一个虔诚的信徒在祈祷的时候,心中只有神,会排除各种杂念,即以一念代万念,进入一种类似于无为的状态中。基督教的祈祷,伊斯兰教的拜功都是所谓性命双修的练功方法,可以改变人的心性和真气态。祈祷到了较高的境界,消除疾病恢复健康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就是癌症不治而愈也是可能的。
通过信神而恢复健康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相比那些没有任何信仰,纠结于俗事俗物,被来自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双重压力折磨得几近疯狂的人要强得多。但是,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发展的趋势,却不能不令人担忧。这是西方宗教文化的入侵,会成为将来社会动荡的不稳定因素。真正的佛教不讲神通,因为佛法是超出世俗的,是对生命的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透彻的觉悟。它不需要用神通来装门面;佛教又离不开神通,没看见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贴着“有求必应”,意思是让你往里多放钱。就像是投资一定会有回报。这也不失为一种教化的方法,而且各得其所。现在滚滚红尘中的佛教也给打上了世俗的烙印,这是另一个问题,不在此处细说。
神通其实只是人体潜在能力的显现,是有限的。所以有时候单纯的神通并不能解决问题。一句“刀枪不入”就可以让人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一旦被打得千疮百孔,这个“刀枪不入”的神通就破灭了。因为这是一种现实的理论,而现实的理论在实践中是可以被证实的。一句“为主而牺牲的人,将来到真主的身边,他们在真主那里享受丰盛的给养。”就可以让一个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的人驾驶飞机撞向纽约世贸大厦,在这一过程中,他自己相信,他的同伙相信,他的亲属相信,还活着的人相信,他们还会沿着这条路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死去的人是不会说话的。因为这是一个超现实的理论,是不能在实践中被证实的,其中的关键是,这种行为为自己,为团体、民族、国家取得了实在的效益和出乎意料的结果。在还是靠战争解决问题的时代,伊斯兰教义被证明是聚拢人心,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伊斯兰教有着超出现实的理论,这个理论高于权力利益以及个人威望,不会因为极权人物的死亡和政权的更替而改变历史进程的走向。其次,政教合一,这是在动乱年代保持国家强势的有力的手段,这样做的弊端是:强势的自我就会膨胀,就不会忍让,不会考虑还有更好的对各方都有益的路可以走,所以用暴力解决问题是首选的方法。第三,把宗教存在的形式扩大并且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乃至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从大到思想行为,小到吃喝拉撒睡,一点一滴无不蒙上宗教的色彩,可以说人一生下来就有着伊斯兰的烙印。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最大限度的阻挡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我们说《道德经》源于“古之善为道者”的智慧。老子的学说把“道”作为人类文明的本体。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进化的需要出发,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释迦摩尼的佛法源于对人生的痛苦的感悟,给人们指出了一条解脱之道。而犹太教理论的产生,则是源于战争的需要,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急迫的要求。必须要有一个高于一切的万能的神来统一人的思想情感,以达到成为团结互助、万众一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无不胜的群体和民族这样一个目的。在《旧约》中固然可以看到睿智和远见,也可以看到狂热和血腥。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亚伯拉罕带领这个民族走出两河流域开始,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如今站在哭墙下,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犹太民族痛苦的心路历程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样一个民族是很难被打败的,即使被打败也能很快的重新站起来。这样的民族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来作为指导思想,《旧约》就应运而生了。从科学的角度看,《旧约》中的许多描述是如此的荒诞不经,但依然是史上最畅销的书。其原因是,在世上只要有战争存在,这部书就有市场。它是为战争服务的。老子对战争的态度是,既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就尽量减少战争对人与社会造成的伤害,“不得已而为之”。“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战争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或许会有好处,但这是以毁灭另一个民族为代价的。对于全人类来说,战争确实是一个不祥之物。每一次战争就伤害一次人类的文明。在蒙昧的年代,人们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战争是最后的手段。当人类社会终于不再需要靠战争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一个新的时代就开始了。这就要求我们抛弃那些旧有的观念。

7、《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锋。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却不被世人所理解。两千多年以来,中华文明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学说把持,让世人失去了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失去了独立的活生生的灵魂。成了封建统治阶级温良恭俭让的驯服的羔羊,以至于在外族入侵者面前毫无抵抗能力。现在居然有人提倡培养狼性,推崇弱肉强食。那么谁是羔羊?把人类社会想象成动物世界,就是把人等同于动物。人类之间的杀戮是本性使然吗?难道非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吗?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死于战争?有多少财富毁于战争?有多少文明毁于战争?但是有多少人在讴歌战争?什么战争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战争是落后制度的掘墓人,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加油站,战争有一种凄凉的美。人类的智慧难道不能在利害生死之间找到一条光明之道吗?老子给我们指出了这样一条路,却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听。所以老子感叹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 话语间充满了惋惜与无奈。就好比你劝一个人不要再抽烟喝酒一样,他会听吗?“我抽了一辈子,喝了一辈子,戒不了了”。抽烟喝酒造成的危害他比你还清楚,就算是苦口婆心又能有什么用?老子说:“无为之益,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之”。说不管用,只有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怎么教?让你看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金刚经》也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何去弘扬佛法?光靠说不管用,主要是要能展现出自己得道的风采来,世人看见也就相信了。《金刚经》还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为什么这样说?你给世人说无为法他们听不懂,你给世人说有为法,一是说不清,二是不管用。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未来人类文明的基点在哪里?就在人本身,是生命的进化和飞跃。其实人类在文明之初,就已经有别于其它的动物,就有了避免弱肉强食的能力和方法。但是各种各样的歪理邪说把社会的进程引向了恶性竞争和战争。

    现在的人类文明还处在盲人摸象的阶段,每一个学说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终极真理。但每一个学说都是片面的,都只展现了事物本质的某一个侧面。老子学说向我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在生命之上有一个“道”,是智慧与力量的结合体。无大无小,无相无形。生命是道的外化,道是生命之母。不是什么上帝造人,也没有什么国父国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之下是天,天之下是地,地之下是人。中间没有什么上帝真主,没有什么神佛圣人,也没有什么皇帝领袖。也就是说在地和人之间,并没有一个独立的超然的群体存在。若是哪一个学说构建了这样一个群体,它就是魔说。世上只有觉悟的人和迷茫的人之分。觉悟了就是圣人就是佛,没有觉悟就是凡人。
那么上帝是怎么回事?上帝与佛差不多处在同一个层次,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佛无我而上帝有我。《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一个有我相的上帝其实就是一个魔。所谓我相,其实就是我的利益,我的情感,我的欲望,我的威严。我们可以看看《圣经》和《古兰经》,一个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不容置疑的,严酷无比的上帝或者真主。信我就可以得救,不信那你就会死的很惨,你就是火狱的材料。即便你投降认输也不会得到真主的饶恕,因为你毕竟不信,还是死路一条。这样的人是救世主吗?更可气的是那些打着上帝真主神佛圣人天才领袖旗号的凡夫俗子,本身就有七情六欲,凭什么去教导别人,审判别人,杀害别人?神化自己是他们惯用的手段,扒下那层神圣的外皮,呈现的是丑陋,无耻,荒淫和残暴。每一个成功的独裁者,暴君都极富人格魅力,这是他们成功的先决条件。古代的商纣王,隋炀帝,尼禄,冈比西斯,现代的希特勒,斯大林,萨达姆,卡扎菲,莫不是如此。因人格魅力而盲目的崇拜一个凡俗之人是当代人的悲哀。如果说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把歌唱得非常好,那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歌迷吗?一群歌迷,迷失的是自己的生活。当一个民族迷失在皇帝君主领袖的魅力与权势的淫威之中的时候,付出的是自己的现在与未来鼓吹战争的学说,鼓吹侵略扩张的学说,鼓吹杀人的学说都是魔说。有兴趣的可以到人类文明史上去找一找,哪一个宗教派别,哪一个学术理论在鼓吹战争,提倡杀人?这样的宗教派别就是邪魔外道;这样的学术理论就是歪理邪说!
一个真正引导人类走向美好光明幸福的未来的学说中是没有这样一个超然在人类之上的实体存在的。若是有这样一个实体存在,那么他们的利益,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方式绝对跟人类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他们根本不可能为了人类的福祉去做任何事情。我们会去关心蚂蚁的幸福吗?我们会去关心蚂蚁的喜怒哀乐吗?对于蚂蚁来说,我们就是上帝。如果蚂蚁干扰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会毫不留情的把它们消灭。这就是我们给蚂蚁的真理。同样如果我们惹得上帝真主不高兴了,他也会把人类消灭。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佛法是人的佛法,不是蚂蚁的佛法,不是神佛皇帝领袖的佛法,也不是外星人的佛法。人通过修行成了菩萨成了佛成了圣人,依然不离人类社会,因为人类社会是他们的出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对人类社会感同身受,所以才会有慈悲。佛把慈悲的范围扩大到众生,是从生命的本质去看问题,就是《圆觉经》的“本际平等”,即从生命的本质上是平等的,也可以说在细胞这个层面上是平等的,只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差别。在生存的竞争中人类抢占了制高点难道就能无往不胜?在与细菌病毒的生死搏斗中,人类取得完胜的只有天花病毒,其它的都处于胶着状态。我们说治好了病,其实不是消灭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而是暂时与细菌病毒处于一种互相压制的共生状态。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让人类在微观层面的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老子学说
佛法博大精深,认清了差别法的相对性和虚幻性。“由来同一梦”,因为生存竞争而灭绝其它种类的动物,因为生存竞争而灭绝其它的民族,都是对生命本身的伤害。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保护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佛说无我,而凡俗之人以为有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境界?越是把自己弄得崇高伟大,神圣不可侵犯的,就越是渺小猥琐,越是心怀鬼胎。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其实人类生活就是那点事——吃喝拉撒睡,搞得那么复杂干什么?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齐备了,人民的生活就幸福了。“我无事而民自朴”,其实无忧无虑的简单生活就是幸福。你一个团体,一个家族把全世界的财富都聚敛到自己手中,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吃喝拉撒睡,还不是生老病死?什么“觉悟极大的提高,物质极大的丰富”,地球的资源就那么多,都开采完了,让我们的子孙喝西北风去?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衣食住行,生活就这么简单。这些条件达到了,这里就是天堂。不远的将来,人类文明会成为一个整体。宗教不再主宰人们的心灵而演变成民俗。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觉悟的人,都是圣人,都是佛。他们在长大成人觉悟以后,本身具足。不再依赖任何人,也不再支配任何人。做自己该做的工作,过自己该过的生活。这就是大同世界,这就是理想国,或许,这就是让我们困惑不已的共产主义。

    我在前面说过,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整合人类文明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可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觉悟了,意识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和利益之所在。不再争抢,不再迷茫。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文明的整合其实又非常简单。那就是把我们所崇拜,相信,畏惧,顺从的上帝,真主,神佛天子,皇帝领袖该换成“道”就可以了。“道”是万物之母,“道”无处不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道”。“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一切神魔鬼怪慈父领袖就都现了原形。国际歌中有一句话,“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自己”是一个觉悟了的,一个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本质,能把握自身各种潜在功能,一个本身具足的群体,有能力去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有能力把人类的文明,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更高的阶段。老子的《道德经》给我们指明了这样的一条“道”
    要说的话都说的差不多了,下面该进入正题了。我的“解老”无可避免的会片面,错误。还有很多章句不清楚老子说的是什么意思。牛顿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解老”可没有这样的感觉,没觉得自己比老子站得高看得远,虽说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但距老子的境界差的太远了。老子创造了一个思想体系,我只是试图把老子的意思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出来。我的能力有限,能把自己的一隅之得说出来,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结果如何,我不清楚,也管不了,留给后人去纠结吧。 最后,引用龚自珍的一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完)

    我接触《道德经》到现在也有将近三十年了,从一无所知到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道德经》要用心去感悟,倒不是说这就是最好的方法,而是这是我唯一可以采用的方法。因为我无人可以请教。只能结合自己对生命与人生的感受去理解老子的本意。不是说我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多强,甚至可以说我对《道德经》也只是一知半解,因为老子《道德经》涵盖的范围太广,内容非常丰富。在阅读了很多解老的书以后发现,在我所看过的各种解老的著述中,竟没有一个人能正确的解读《道德经》。这令我十分的困惑。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