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宇杂谈】爱是什么(一)——爱与性爱
2010-04-12初稿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明白却至今没有人能给出完整明确回答的问题。基督教讲爱,佛教讲慈悲,老子讲慈。三者有什么区别?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真的很难,尤其是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有人说这是执着于名相,是西化思潮,但是不如此怎么能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这是一个不能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能说清楚的问题。
爱这一范畴涉及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和它没有关系的领域。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总纲,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爱是生命最主要的情感之一,也是最复杂的情感之一,变化万千,难以捉摸。
爱是有为法,既然是有为法,就摆脱不了二律背反的原则,总有一个相反的命题形影不离的跟随着它。所以没有永恒的爱,没有绝对的爱。爱是相对的,与它伴随的就是恨。爱是虚幻的,相伴一生也未见得就能确定我真的爱这个人,或者这个人真的爱我。爱是有条件的,当条件不再的时候爱也就不再了。爱是虚伪的,有多少罪恶是假借爱的名义实施的。爱可以是形而上,也可以是形而下。无论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都是有为法的范畴。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展开的一种情感,自我是有限的,爱也就是有限的。在世俗生活中讨论爱的无限性、无我性意义不大。爱必须有目标,爱不能离相。所谓的泛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成立的,因为它会依一定的条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爱变成恨,情变成仇。
爱分情爱与性爱,这一分别把人们搞糊涂了。就像物理学家一直想建立一个统一磁场和引力场的统一场论。也有人想把情爱与性爱统一起来,能做到么?那我们就先要弄明白爱到底是什么。
基督教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关于爱的观念。有一句话“爱是自私的”,基督教的“博爱”很动听,也很靠不住,与文革中的“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西方文化大举入侵的今天,弄清楚爱的含义非常重要。这能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比这些要高得多。
爱与慈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就会造成叙述和认识的混乱.慈悲,“同体大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爱众生是一种慈悲,是把自己划归人类的一种自我认同,也是修行的一种心态。老子说:“天将建之,以慈卫之”。慈是修行的守护神。有一种爱叫真爱,也叫无差别爱。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一些父母对幼子的爱才和它相似,是一种局限在很小范围内的“真爱”。如果说还有别的,那就是只有到了无我的境界才会有的爱,所谓真爱无爱。
爱是生命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只是人类特有。单就人类而言,随着文明的进步,爱也在不断变换表现形式,逐渐脱离野蛮状态。世俗的爱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的,都在五蕴当中流转。世人迷茫于其中就是因为不了解爱的本质。何以有爱有恨,因爱生恨,因恨生爱,爱恨交加。何以有异性恋,有同性恋?
下面是我对爱的定义----“爱是占有、是扩张、是感觉的共鸣、是性别的认同与自我认同。”在这个命题中前三个判断还比较好解释,第四个判断就有点绕了。
首先,爱的行为就是在相互关系中自我的占有和扩张。占有和扩张的意思有些相近,在这个问题中它们的差别就是:占有是以自我为中心,把爱的对象纳入自己的范围之内,扩张则是暂时的放弃自我而融入到超出自我的相互关系之中。这是对爱的一种中性的定义,并由此引申出爱的善与恶的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
身为心之舍,身体是心灵的屋子,或者说是家、宅、所。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它对心灵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种重要性就体现在对自身的爱。而自身的体现就在于受,感同身受。当这种受长时间的保持不变或者不能如自己所愿的变化时,就会产生厌烦乃至于对自己身体的厌倦。这是一种内在的压力,与自身长的漂亮不漂亮没关系。人为什么会厌倦自己的身体?一个不满意自己的居所的人,自然会羡慕别人的居所,这也是爱的初衷之一。寄居蟹因为爱而抢夺另一个的外壳,在生命这一层次,灵魂却不能进入别人的躯壳。只能以情爱以及性爱的方式,感受着别人的感受。一般来说爱着自己躯壳的人,也会小心呵护自己喜爱的别人的躯壳,而厌恶自己躯壳的人,也不会在意别人的躯壳。有一种情况,一个极端厌恶自己的人,可能会选择自杀,也可能会选择杀人。选择自杀就一了百了,而选择杀人则是在杀死别人的同时也仿佛杀死了自己却同时在身心上获得了新生。这种新生的感觉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再次陷入厌倦的痛苦之中,会再一次杀人并且杀人成瘾。这种类型的杀人不同于报复杀人和激情杀人。对于这种类型的故意杀人犯必须判处死刑,这是符合他们自己心愿的判决,也是对将来可能被他们杀害的人的最有效的保护。废除死刑看似是人道主义,其实是背离了人道主义。不符合杀人者以及被杀的人及其亲属的同样的愿望。
其次,感觉的共鸣是爱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爱,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来电。自我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物,当他与另一个存在物产生共鸣时,这一存在物就被定义为无限。因为对意识至关重要的感觉完全取决于另一个存在物,而此时的自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共鸣是相同才会发生,两个音叉震动频率相同才会有共鸣.而爱的定律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就有点拧巴了。那么二者之间必定有一个是错的。如果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对的,就无法解释性取向的多样性。如果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错的,那么这个物理学的定律就得改了,因为这个定律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从整体看应该改为同体位相吸,异体位相斥。于是就产生了性别的认同的问题。
第三,性别与性别的认同不是一回事,一个人可以把自己认同为男性,也可以把自己认同为女性,这叫性别的自我认同。正是这种相异的自我认同产生了异性恋和同性恋。那么自我认同在两性关系中是怎么展开的呢?对于以下的说法可能很多人不赞同。在正常的两性关系中,男人通常把自己认同为女性,并且与和自己相对应的女性产生感觉的共鸣。同样女人也是把自己认同为男性,并对和自己相对应的男性产生感觉的共鸣。如果男人把自己认同为男性,那他就只会对男性产生共鸣,这就是同性恋。一般来说同性恋对爱的渴求远远大于异性恋,那是因为爱的对象的范围非常小。一个男性同性恋者只爱男人,但是男人中的绝大多数却不爱他,甚至鄙夷他,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比方说一个男人,一个又老又丑的男人被一个女人多看了几眼,他会心中暗喜,认为自己身上的某些地方吸引了对方.而一个男同性恋者被他中意的男人瞪了一眼,他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会转为对自己身体的厌恶和憎恨,这种厌恶和憎恨会强烈到毁损自己身体的地步。
爱需要性别的自我认同的同时,还需要对对方进行性别的认同。当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妻子的时候,他就不再把对方认同为女性。那么爱在满足性别的相互认同的条件时,欲望的冲动又源于何处?欲望的冲动源于消除差别的强烈的愿望。性爱需要两个条件,除了性别的相互认同之外,就是相互之间要有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是表象上的差别,另一方面是内心感受的差别。有一种说法,爱情的保质期是30个月,过期之后就即无冲动也无激情。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厌倦了,不再认同了,爱就消失了。这种看法的错误就在于把激情与疯狂当做了真爱,一旦这种激情与疯狂不在了,就会移情别恋,去寻找新的激情与疯狂。一种是相互认同还在,经过磨合期差别缩小了,冲动与激情归于平淡,拉着对方的手就像自己的左手摸右手。这样有可能向着真爱的方面发展,就像一些相守一生的老夫妻,两个人互为精神支柱,心心相印,拉一下手、相视一笑就是幸福。这种爱常常受到文学作品的推崇,但有一个弊端,如果其中一个人离世,另一个人的心也就死了。
爱有两种特例,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叫无差别爱,只有情爱,没有性爱。因为没有差别,对方就是自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和对未来的寄托。做父母的为了子女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而不求回报,但不会产生性的欲求,或者把这种欲求限制在一个合理且合礼的范围之内、因为子女的健康成长高于一切。这是正常的,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认知。若对自己的子女产生了性爱,就是一种情感的畸变,是不理性的的行为。现在社会当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女儿是父亲,儿子是母亲上一辈的情人,为父女恋母子恋乃至乱伦制造理论上的依据。还有一种就是兄妹、姐弟之间的爱,有三个条件决定了不能成为性爱,一、一奶同胞,从小一起长大。情感和利益的矛盾冲突难以形成相互的认同。二、还是因为一起长大,之间的差别太小不能形成消除差别愿望。三、习俗和道德底线的约束。
我们如何界定爱在文明中的地位?如果把爱提到高于一切的位置,那爱就必须具有无为法的特质。爱有吗?显然没有。即使是最纯真的,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是发生在两个有限的人身上;伟大的父爱母爱也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流星划过夜空,霎时间展现在我们目前。但最后不外是“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自古及今,爱情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真有假、有爱有恨、有善有恶。弄清楚爱的本质,把爱与慈悲区分开来,实在是非常的有必要。爱是有为法,是世俗法,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弄清楚爱的含义和爱的本质,就能更为平静的面对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两性关系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性爱的前提是要有性欲,没有性欲就没有性爱,就没有性交,就没有后代,俗称绝户。没有性欲的人都被淘汰了,所以性欲就成了一个正常人的标志,是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冲动,在人的业力中所占的分量最重。什么是业力?一个人所做的事,包括善事和恶事,如果到了能够强烈改变真气态的程度,这个改变了的真气态和与之相应的意识相就以业力的形式进入遗传基因之中,从而遗传给自己的后人。
这篇文章谈到的是什么是爱,什么是性爱。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谈谈什么是性交,什么是性高潮。就爱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这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佛教讲戒淫邪,了解了爱的机理,应该对于那些在欲望,放纵,焦虑与悔恨中苦苦挣扎的青少年戒除淫邪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