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黑洞之王”的说法不严谨
原创/简浩
神秘的黑洞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或可尽情的对她进行暇想、炒作。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反复计算,得到了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就是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被称作“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以致让人们看不见她的真实面目,这种神秘的“隐居天体”,后来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2019年11月29日,科技日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发现黑洞之王的背后》的新闻报道。
报道称:11月28日凌晨,《自然》在线发布了中国天文学家主导的一项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上限,颠覆了相关认知,势必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为此,各大媒体也是炒作的沸沸扬扬。
有媒体称,这项研究是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的观测,基于LAMOST(中国兴隆)、加纳利大望远镜(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凯克望远镜(美国夏威夷)和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美国)的观测数据完成的,本研究共包括55位作者,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波兰和荷兰7个国家28家单位。
我觉得题为《中国发现黑洞之王的背后》报道称为“黑洞之王”的说法不严谨、不妥当、不确切,果真是“黑洞之王”吗?我认为不是!试问:如果今后发现比现在70倍太阳质量大的恒星级黑洞该如何称呼呢?其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认为,现在世界天文学家对宇宙的研究与观测,仅是“皮毛”、一知半解,很多的理论与学说,仅是处在假说与探索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不成熟性,所以不要随意和过早的下结论、定论。说不定今天是对的,明天或可能就是错的,还有很多重大天文问题和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我认为黑洞的那些事:
黑洞的三个级别:一是宇宙中心的黑洞集团,统领和拉着宇宙中的所有星系团,让大家都围绕着她公转,形成独一无二的超星系集团,从而进行宇宙自转运动;二是统领每个星系中心的黑洞;三是围绕星系中心黑洞公转的恒星级黑洞。
黑洞的本征:质量特大、引力特大、密度超大、能量超大、热能超大、磁场超强、自转超快、体积超小。因此,光线也逃不脱黑洞强大引力的吸引,所以称为黑洞。
星系中心的黑洞的起源:每个星系形成之初,中心都有一个超级恒星,恒星越大,寿命越短,超级恒星很快演变成超新星爆炸,爆炸的残核具有超强的引力,急剧收缩成为星系中心大黑洞。
研究认为,粗略估计,星系中心的黑洞下限至少要大于350倍太阳质量;恒星级黑洞质量大概在350倍太阳质量至40倍太阳质量之间;如果低于40倍而高于30倍太阳质量的超新星,“晚年”爆炸后只能形成磁星、中子星或脉冲星。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物质来源,很可能就是低于30倍太阳质量的超新星爆炸或中子星碰撞爆炸而引起的聚变物质,然而,就是这些聚变的重元素物质,经过自然演化的精密排列组合,不可思议的创造了能够理解她的人类文明。
星系中心黑洞的本质:进行天体物质的“循环回炉”、“脱胎换骨”、“物质洗牌”,黑洞的本质就是一座超高温、超高压、超高能的核“聚变工厂”。
星系中心黑洞吞噬的物质去向:被黑洞吞噬的大多数天体,都是已经衰老的天体物质,经过黑洞的聚变深加工,喷射出新生的高能粒子,散发到星系的四面八方,从此焕然一新,成为“返老还童”年轻的新粒子、新物质。
星系中心黑洞喷射的高能粒子,超过99.99%都形成了氢元素物质,后来形成了新恒星,根本不存在被神化的白洞、虫洞。宇宙来自简单、自然,演变确实深奥、复杂。
宇宙中心黑洞和星系中心黑洞的强大引力在宇宙中的力量与作用:一是黑洞有无比巨大的引力,拉扯着星系不能相互远离,不能膨胀逃跑。二是如果没有黑洞,星系就会四分五裂、横冲直撞,宇宙史就会改写。
结语:还有很多深藏不露在350倍至40倍之间太阳质量的超大恒星级黑洞没有被发现,还有很多超大恒星级黑洞在围绕着星系中心黑洞公转,这些都属于恒星级黑洞之列,比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发现的70倍太阳质量大的恒星级黑洞还很多,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更不会颠覆相关认知,更不会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因为你原来的黑洞理论就不准确、不成熟、不定性、不定量、不承认,那些都是急功近利的产物。
科学探索,如履薄冰。越是深入,越觉力不从心;越是浮浅,越是欣喜若狂。
(作者信箱:jh070115@163.com)
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