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大概很少人会拒绝“成功来自勤奋”这种说法。就像大多数人拥有梦想的人一样,说不定凌晨四点,你就踏上了一天的征途,去迎接一整天的忙忙碌碌和东奔西走,好不容易处理好一天的工作,顾不上身体被掏空,又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我相信,你这么一复一日地努力,无非想结果更好一些,离成功更近一点,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时间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舍昼夜地消逝。不经意间小半年过去了,接着一年又没了,直到你盘点收获时,才尴尬地发现以下事实:
1、之前计划好的雅思没有准备好,只得弃考或者硬着头皮裸考,导致无法出国;
2、一直想提高的演讲和写作技能也没大长进,所以那次难得的公众表达机会就这么白白溜走;
3、甚至你一直期待的“减肥成功后,自信满满地向女神大胆表白”这样的美好画面也没有出现,原因想必大家都了解。
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你制定目标时的雄心壮志想去甚远,压迫着你的神经,以至于你会显得忿忿不平:我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实在是不公平!
事实上,我认为“说时间不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进一步解释,时间甚至是绝无仅有跨越国籍限制、打破阶级边界、罔顾古今之别的神奇资源,它被无差别地分配到了每一个人手中。而具体到用相同的时间资源产生大不同的结果,原因也是有的,即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和利用效率不同。这一点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里已经详细剖析过了——不同的心智水平会让同样的时间资源在不同人那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我看来,优秀的心智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策略利好,它会对你的实践起到“思维工具性质”的帮助。但是,如果让我拿一辆法拉利跑车为例,如果一名老司机想要真正发挥其威力,那除了“跑车足够新、司机足够老”之外,还有一点不可或缺——油箱里必须有足够的油。
所以,我质疑的从来不是“勤奋有没有用”,而是认为“表演勤奋”的这种行为没有价值,这种看似勤奋的行为实质上是一个人“思维懒惰”的保护色。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概括: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你很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而这种“思维懒惰”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你成为了文章开头中所提及的“低品质勤奋者”。
还是结合文章开头的场景来谈:
你听完罗辑思维的语音后,一时心血来潮地下单了很多书,却从来不看——不难理解,毕竟买书的行为容易,看书则要困难得多;而更加困难的是,你完全没有思考过你应该系统地读哪些书来更好地解决你的实际问题,哪些书对你的帮助最大。
你下了血本,花了大几千块去听风头正劲的某大咖演讲,哪怕他标价¥38 的书里所阐述的思想完全一样——这也好理解,毕竟听演讲这个行为有逼格又轻松,况且还可以勾搭上大咖;而相对让人不那么愉悦的还是埋头看书这件事了,至于能否勾搭上大咖,我认为唯一靠谱的判断标准就是你的咖是不是够大,但是思维懒惰者总会有自欺欺人的理由。
至于“旅游去体验生活”这件事,我很认同其价值,不过我认为其美好特质依然与思维懒惰者无缘。我问过好多朋友:你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令我吃惊的是,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好像没几个人能真正说出一个让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
当然,有一个女生想得比较清楚,她认为“旅行是一种让自己从例行公事般日常脱离,去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机会”,也许正是她的这种认真思考所带来的对于旅行的认同感,让她分外珍惜每次旅行的机会——往返机票和住宿的预订、装备行李的配置,以及记录心情的旅行札记——无一例外的精心规划。我几乎能想象出这种积极的准备态度会让她拥有怎样高品质的旅行经历。
以上行为的价值有高有低,但毫无例外,你很有可能就选择了价值更低的那种。在此声明,虽然我用的代词是“你”,实际上也是“我”,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倾向。事实上,一旦我们选择了“思维懒惰”,我们也就选择了做一名“低品质勤奋者”,同时也就选择了低价值的行为和由此而来的低价值结果。
到这里,我有了这么个初步结论:“思维懒惰”所带来的“低认知水平”才是“低品质勤奋者”产生的原因。不过依然困扰着我的是:费这么大劲,苦也没少吃,福却没多享,从经济学角度看,“低品质勤奋者”的勤奋行为性价比极低,完全不具备投资价值,那为什么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么多人还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也许美团王兴的一句话道破了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