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王有震新闻网 博爱永恒 //www.sinovision.net/?5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http://www.lobooo.cn/mama/main.htm母爱无边网 愿世界到处都洒满爱的阳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南日报 谭长有:从黄土地走上“大殿堂”

已有 3862 次阅读2011-7-24 21:24 分享到微信

河南日报 谭长有:从黄土地走上“大殿堂”_图1-1

河南日报 谭长有:从黄土地走上“大殿堂”
2011年07月25日 星期一 08:46

河南日报 谭长有:从黄土地走上“大殿堂”
2011年7月25日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王有震 舒小坡 朱太柱 文/图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目前担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理事、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客座教授。他就是盘古赤子、泌阳县高邑乡高邑村农民谭长有。

  苦练技艺 以写为乐

  谭长有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练字。当时,学校开设了书法课,每周一三五练习大楷,二四六练习小楷。从那时起,谭长有就爱上了练字。很快,他的字就出现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学校的黑板报上。后来,学校索性把出墙报、刷标语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他。

  高中毕业后,谭长有回乡锻炼了3年。后来因为字写得好被生产大队推荐去高邑初中教书法。再次回到学校的谭长有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练字中,并揽下了全校刻蜡板、刻印复习资料及试卷的活,直到1981年他离开学校。这6年,他不但有充足的时间练字,还能在学校的刻印工作中实践自己的小创意。更重要的是,他有机会把自己的书法教给学生,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写出漂亮的小楷,他就觉得自己也在写字――书写美好,书写未来。

  离开学校后,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热爱。“我临过的帖子有40多册,每册临摹都在3000遍以上。”谭长有说。为了节省练字开支,他先用墨水把纸涂黑,制成墨纸,然后用笔蘸水在上面写,晾干后再重复利用。他在学习和借鉴历代名家碑帖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并把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及对世事万物的感悟巧妙地融入其中。他的行草书法作品大气浑然、苍劲有力,用笔行云流水,洒脱飘逸。

  厚积薄发 一鸣惊人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1995年,他从《书法报》上得知湖南将举办“洗笔泉海内外书法大赛”,就试着以谭天为笔名寄去了一份作品――《翰墨铸情》,没想到的是,不但得了个三等奖,还被编入《筋骨墨缘书法撷英》一书,这为他打出了名气。从那时起,全国各地举办的书法大赛,都会给他寄来邀请函,他的作品远销海内外。

  作为中国的实力派书法家,虽然谭长有不想出名,但是荣誉却接踵而至。他先后获得了“当代书画家百杰”、“二十一世纪著名书法家”、“华夏民族笔魂”等多项殊荣。

  不改本色 回报桑梓

  泌阳县是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大县。谭长有在家务农时,为解决香菇灭菌灶灭菌时间长、耗能多、费工费时甚至杀菌不彻底等难题,经过10年上百次试验,于2004年发明了食用菌“快速灭菌节能灶”。使用这种灶,不但可以缩短时间、节约大量的燃料成本,还能彻底灭菌。为了使这一新技术能早日被菇农掌握,他自费在媒体上做宣传,面向社会免费传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正着手申报科技成果奖。

  只要碰到真正喜欢他书法的人,他从不在意钱财。而在家乡,他经常把自己的作品赠送给朋友和老乡,这种风范也受到了家乡人的肯定和赞扬。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